-
公开(公告)号:CN1179775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372528.7
申请日:2023-10-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河海大学
IPC: H02J3/02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层级Copula函数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柔性互联配电网系统分为若干子系统;所述的子系统级按照交直流系统的不同分为交流子系统和直流子系统;以元件的故障率为分析对象,将每个元件的故障率看作是其相应的边缘分布,子系统的故障率看作是每个元件的故障率的联合分布,基于Copula函数模型,并利用不同元件故障率的边缘分布来评估子系统的故障率;用Kendall秩相关系数τ来评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不同元件故障率的边缘分布的相关系数对系统每一层的数据进行更新,实现多层嵌套Copula模型的柔性互联配电网网可靠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936407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65292.5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化设计管理平台共享GIM模型的方法,涉及电力系统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GIM模型上传步骤、GIM模型检测步骤及GIM模型出库展示步骤;其中,GIM模型上传步骤包括GIM模型框架分类梳理和变电工程模型共享积分统计;GIM模型检测步骤包括模型检测入库流程与积分规则和模型几何信息数据结构分析,其中,模型几何信息为组成模型几何形体的点、边、面和体等几何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拓扑关系;GIM模型出库展示步骤包括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对某个产品模型有需求,可通过设计单位的模型共享账户登录数字化设计管理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404858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124010.2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6/22 , G06F16/2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GIM模型扩展实物ID的应用方法和系统,通过解析GIM模型及其存储结构,获取GIM模型及其属性信息;根据GIM模型及其属性信息,建立实物ID与所述GIM设备模型的关联关系;遍历GIM系统工程层级关系结构,获取目标节点地址信息;根据所述目标节点地址信息,添加实物ID信息;能够通过在GIM模型中扩展实物ID信息,为GIM模型附加一个实物ID的编码,使三维设计模型与“实物ID”相互关联,为施工、运维阶段使用三维设计成果打下数据基础。通过本申请,在电网施工阶段,可实现物资到货、施工进度等基于实物ID的快速信息管理,并模拟施工;在运维阶段,可实现运维应急演练,运维数据可视化监控等内容。
-
公开(公告)号:CN11166878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682058.4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异形HGIS设备,多个第一母线出口的排列方向、多个第二母线出口的排列方向均垂直于多个主变进线入口的排列方向,且第一母线出口和第二母线出口均设置在多个主变进线入口的排列方向同一侧。一种电气主接线,包括被配置为单母线接线的母线组、主变进线和出线回路,母线组包括并列设置的至少两条母线和用于连接两条母线的母线联络线,至少一条所述母线为分段母线,其中一条主变进线通过两组并联设置的隔离开关分别与分段母线的两段邻设母线段连接。它的连续性指标、充裕度指标十分接近双母线接线,其可靠性与双母线接线一致。一种应用前述的电气主接线的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电气设备分别设置在母线组的两侧。它的占地面积小,易于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8848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0130236.0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8/2411 , G06F18/27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1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输变电工程数据综合分析治理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多源输变电工程数据,包括从传感器网络、历史记录和实时监控单元中收集的电压、电流、频率和环境数据;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格式统一,并标识关键性能指标;进行环境因素分析,分析不同环境条件如何影响输变电设备性能,从而判断对输变电工程数据的影响;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特征分析,挖掘潜在的故障模式和性能退化趋势。本发明,揭示环境变化如何影响设备运行,帮助识别那些对特定环境条件更为敏感的设备或组件,不仅有助于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点,还能够针对特定环境条件优化设备的设计和运行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4943725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62152.2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设计成果管理平台实现GIM图元检测的方法,涉及电力系统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GIM模型解析步骤、图元校验步骤以及校验结果输出步骤;其中,GIM模型解析步骤包括GIM模型框架梳理和MOD文件读取;基于有GIM文件解析和读取出的MOD文件信息,分别进行图元完整性、图元合规性、参数完整性和参数合规性的自动校验;通过对模型mod文件内Entity实体的参数项、布尔类型、对简单类型Entity的引用关系、是否满足规范格式要求,进行完整性和准确性检查判断,并以列表形式输出判断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739079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361736.3
申请日:2020-11-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密封防尘电力柜,包括柜体、柜门和导热油箱,所述柜门通过铰链铰接安装在柜体上,所述柜门和柜体之间还设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用于对柜体形成密封,所述导热油箱固定在柜体底部且埋于地面以下,导热油箱内储放有导热油,柜体内通过隔板被分隔为呈上下分布的安装腔和换热腔,其中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换热机构用于将安装腔内的热量传递给导热油箱进行释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的实现换热,对柜体内的设备进行降温,而且虽然存在热量的交换,但是柜体仍然可以保证与外界的隔绝,有效避免外界水汽、灰尘等的侵入,保证柜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以及保证相关设备的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6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51740.7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变电站交流电源管理系统及方法,涉及输变电工程技术领域,该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变电站交流电源管理系统包括系统搭建模块、站用变容量选择模块、回路负荷电流计算模块、交流电缆空开选型模块及校验模块;系统搭建模块,用于搭建变电站交流电源系统及数据库;站用变容量选择模块,用于基于变电站负荷总容量选取站用变容量;回路负荷电流计算模块,用于基于变电站回路负荷电流筛选断路器型号;交流电缆空开选型模块,用于基于短路电流筛选电缆型号。本发明通过构建完整的交流系统结构和数据库,实现了各类电力设备和数据的全面集成与信息共享,解决了传统系统中信息孤岛和数据割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54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6332.8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碳排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碳排放管理和优化技术在变电站应用的方法,包括:建立模型、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和优化控制,所述建立模型包括影响因素分析和具体数据计算,所述影响因素分析通常指变电站在进行正常运转过程中的具体负荷、同时设备运转过程中的具体状态。该一种碳排放管理和优化技术在变电站应用的方法通过优化能源结构,碳排放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地管理变电站的能源消耗,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该技术可以通过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能源浪费,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可以减少电力系统的污染物排放,从而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9002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09465.9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形杆塔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环形杆塔微型桩基础,包括环形杆塔,还包括:抱箍架,周向固定在环形杆塔上,并沿环形杆塔轴线方向限定出第一区间;固定底架,周向固定在环形杆塔外、且与环形杆塔之间限定出第二区间;加固组件,被配置为分别与抱箍架和固定底架相连,以赋予第一区间与第二区间之间形成有L型支撑结构;微型桩,被配置在固定底架下;本发明将电杆和基础通过若干螺杆连接,提高二者协同性,能够提高环形杆塔的承载力,降低倾覆的概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