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8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42919.3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信大新型成像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高压GIL/GIS原位检测的轨道变形偏移纠正方法,圆形轨道上设置有射源和探测器,在圆形轨道的中心放置载物台,在载物台上放置坐标标定模体,坐标标定模体包括柱状本体和嵌入柱状本体内的两个金属小球;旋转载物台一周,或射源和探测器沿圆形轨道旋转一周,在旋转过程中,采集多帧坐标标定模体在探测器上形成的图像,获取每帧图像中两个金属小球的投影坐标;通过对每帧图像对应的物理位点进行单独校正,解决了轨道变形对图像重建质量的影响,从而提高CT图像重建的准确性,使系统能够适应多种非标准的圆轨迹,提高其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减少了由于几何标定不准确带来的返工或重新检测需求,从而降低整体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25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62197.6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信大新型成像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N23/046 , G01R31/12 , G01R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GIL导体连接机构原位CT检测装置,包括射线源(11)、探测板(12);环状导轨(21),射线源(11)、探测板(12)沿环状导轨(21)的径向相对设置,并分别设置在环状导轨(21)的两侧;通过调节组件(30)改变射线源(11)、探测板(12)的朝向角度,环状导轨(21)一侧的射线源(11)以一定角度向GIL导体(13)发出射线,穿过GIL导体(13)并由环状导轨(21)另一侧的探测板(12)对应接收,能够规避GIL导体(13)连接处的法兰(14)、螺栓等结构的遮挡,避免导致GIL导体(13)连接处的图像叠加干扰,同时射线源(11)、探测板(12)同时沿环状导轨(21)相对滑动,从而更加完整地确定GIL导体(13)的缺陷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222543454U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21347630.1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信大新型成像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PC: F16M11/06 , G01N23/046 , G01R31/58 , G01R1/04 , F16M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T检测用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环(10),固定环(10)上通过两个连接板(21)安装有射线源(22)、探测板(23),射线源(22)、探测板(23)沿固定环(10)的径向相对设置;连接板(21)与调节板(24)的端部转动连接,调节板(24)与射线源(22)或探测板(23)固定,连接板(21)与调节板(24)之间设有调节组件(30),用于使调节板(24)绕其端部转动,从而改变射线源(22)或探测板(23)的朝向角度,便于选择最佳的入射角度,从而能够更好地规避法兰(12)、螺栓等结构的遮挡,确定GIL管道(11)连接处的缺陷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222735669U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21406531.6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信大新型成像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郑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 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IPC: H02G1/02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GIL管道CT检测用双齿环导轨,包括环状导轨(10),环状导轨(10)上滑动设有射线源(21)、探测板(22),射线源(21)、探测板(22)沿环状导轨(10)的径向相对设置;环状导轨(10)由两个半环导轨(23)组成,两个半环导轨(23)能够相对设置并固定形成环状结构;将环状导轨(10)分为两个半环导轨(23)进行组装和拆卸,便于装置从GIL管道(13)之间的作业空间中移走或进入,实现装置的快速组装或拆卸,使用灵活便捷,适用于对现场服役状态的GIL管道(13)的缺陷检测,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同时能够保证射线源(21)及探测板(22)平稳的相对运动,不影响成像精度,又能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222735668U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21406518.0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信大新型成像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郑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 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IPC: H02G1/02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GIL管道CT检测抱紧定位辅助装置;固定环(11);多个固定座(21),固定座(21)内滑动设有舌块(22),舌块(22)的端部能够与GIL管道(10)的外壁抵接;锁定组件(30);通过调节舌块(22)在固定座(21)内的位置并通过锁定组件(30)进行锁定,以适应不同直径的GIL管道(10),调节方便、抱紧稳固,避免GIL管道(10)在检测操作的过程中发生位移,避免影响CT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同时舌块(22)能够为固定环(11)提供稳定的支撑力,实现对GIL管道(10)的抱紧并提升固定环(11)的稳定性,减小在缺陷检测过程中固定环(11)的变形引起的检测误差,提高CT成像的准确性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22577788U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21347578.X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信大新型成像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PC: F16M11/06 , G01N23/046 , G01R31/58 , G01R1/04 , F16M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T检测用旋转支撑装置,包括射线源(11)、探测板(12);环状导轨(21);滑板(22),滑板(22)上转动设有导向轮(23),多个导向轮(23)相对设置在环状导轨(21)的内外两侧并与环状导轨(21)相互配合;在相对设置在环状导轨(21)内外两侧的导向轮(23)的导向作用下,滑板(22)能沿环状导轨(21)稳定滑动,从而分别带动射线源(11)、探测板(12)沿环状导轨(21)的周向相对同步转动,以对GIL管道(10)以对GIL管道(10)进行有限角度的扫查检测,相较于传统的CT设备,减轻了体积和重量,适用于对现场服役状态的GIL管道进行缺陷检测,无需拆装管道,避免对管道和设备造成损伤,提升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1344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26882.4
申请日:2025-01-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静磁场调整半硬铜残余应力的方法,将半硬铜样品放入静磁场进行静磁场处理;本发明通过将半硬铜样品在磁化腔室进行静磁场处理,利用超导磁体提供的静磁场调控半硬铜残余应力,避免了因脉冲磁场的涡流焦耳热效应导致的材料软化;本发明通过外部引入静磁场调整半硬铜残余应力,具有步骤简单、处理效率高、绿色无污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50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18225.0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朝华 , 杜君莉 , 寇晓适 , 程涣超 , 李超 , 赵永峰 , 陈二强 , 王一林 , 史书怀 , 曹桂州 , 刘鑫 , 朱元付 , 王伟 , 王朝乐 , 穆云龙 , 廖羽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套管电容芯子内部缺陷的超声检测方法,属于变电设备绝缘部件检测领域。包括:将多个超声晶片与电容芯子的表面耦合连接;超声晶片沿与电容芯子轴线平行的方向等间距设置;根据超声晶片的探测能力在电容芯子内确定目标探测区域,在目标探测区域内确定多个探测点;依次对每个探测点进行探测,获取每个探测点的探测数据;依次根据单个探测点的探测数据对目标探测区域进行缺陷识别;根据所有探测点的缺陷识别结果,定位缺陷位置并确定缺陷当量尺寸;调整超声晶片的位置再次执行上述步骤,直至完成对整个电容芯子的检测。本发明利用超声波检测技术来定位电容芯子内部缺陷位置和缺陷大小,获取缺陷类型,提升对电容芯子质量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11430.X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nventor: 炊晓毅 , 刘泽辉 , 张博 , 林研 , 潘杰 , 冯光 , 姚德贵 , 寇晓适 , 吕中宾 , 叶中飞 , 伍川 , 刘光辉 , 谢凯 , 张世尧 , 岳婷 , 宋晓源 , 王朝华 , 杜君莉 , 李梦丽 , 宋高丽 , 陈钊 , 张帅 , 张晓茹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往复型梯度结构金属镍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电化学沉积方式,以镍为消耗性阳极,通过控制电流密度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以及电镀液温度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在直流电流的作用下在基体上沉积形成往复型梯度结构金属镍。本发明在金属镍中制备出不同分布形式的往复型晶粒尺寸梯度,同时具有梯度分布形式和梯度取向的双调控,进一步拓宽梯度结构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为面向未来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储备。
-
公开(公告)号:CN1162007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658113.1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离子溅射镀膜机及超薄薄膜连续金属化方法。该真空离子溅射镀膜机包括真空罩、靶材、柱盖、升降柱、旋转基台、电动横杆、制冷装置、样品夹具、侧柱、底座、空心柱等,通过升降柱在水平面内的转动以及旋转基台和其上的样品夹具同步转动,实现了均匀镀膜;通过升降柱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运动及电动横杆的转动,实现了样品夹具的翻转;通过制冷装置的散热和降温作用,保证超薄薄膜始终在低温下进行金属化,避免出现凹陷、热击穿和镀膜不均等现象。整套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及维护方便、金属膜层质量好、自动化程度高等一系列优点,在真空离子溅射镀膜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