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94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31874.7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器件组成的超薄短通道隧穿晶闸管结构,属于金属‑半导体技术领域。包括:衬底层结构、半导体模块、绝缘介质层模块、电极模块以及顶层结构;半导体模块位于衬底层结构的上方,且中间有间隙;绝缘介质层模块位于半导体结构的上方的一端;电极模块位于半导体结构的的上方的另一端,且不与绝缘介质层模块连接;顶层结构位于绝缘介质层模块上方;半导体模块采用二维半导体材料;绝缘介质层模块采用电介质材料;电极模块采用二维半金属电极材料和传统金属电极材料;二维半金属电极材料面内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层间采用范德华堆叠。本发明中有助于基于二维半导体的晶闸管结构设计和优化,扩展新型半导体材料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02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73341.1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PC: H01L21/332 , H01L21/28 , H01L29/74 , H01L29/16 , H01L21/6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极和介电层共同转移的二维晶闸管构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实验衬底,将铜箔基底上的石墨烯转移至所述实验衬底上,获得石墨烯薄膜;在所述石墨烯薄膜上依次制备介电层、金属电极层、粘附层和支撑层,获得层叠结构;利用水的张力,将所述层叠结构从所述实验衬底的表面剥离;构筑二维晶闸管的衬底,作为目标衬底;将剥离的层叠结构贴合到所述目标衬底上,并将所述粘附层和支撑层去除,进而完成二维晶闸管的制备。本发明利用水的张力进行金属电极和介电层共同转移方法,保证了二维材料界面的平坦、清洁,且具有普适性,有助于基于二维半导体的晶闸管结构设计和优化,扩展新型半导体材料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0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73274.3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晶闸管的构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二维半导体材料、二维金属电极材料、电介质材料和传统金属电极材料;基于传统金属电极材料进行电极沉积;将电介质材料转移到沉积好的电极的基底上,然后将二维半导体材料转移堆叠在电介质材料上,将二维金属电极材料转移至二维半导体材料的一侧,并将传统金属电极材料转移到二维金属电极材料上作为阳极,将传统金属电极材料转移到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另一侧作为阴极,完成二维半导体材料晶闸管的构筑。本发明将二维半导体材料和二维金属材料引入晶闸管,同时进行与之匹配的晶闸管结构设计,提升晶闸管的性能,为基于二维材料的晶闸管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90057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57673.0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Inventor: 夏大伟 , 曹桂州 , 张少锋 , 孟凯 , 王星海 , 尤顺 , 刘伯康 , 李珍平 , 史书怀 , 刘静宇 , 王放放 , 蔡云贵 , 蒋玲芳 , 薛秀梅 , 卜海波 , 陈俊良 , 朱辉 , 程龙 , 杜蜻蜓 , 王洋
IPC: G06Q10/0639 , H02J3/46 , G06Q50/06 , G06F17/18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火电机组保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信息熵的火电机组保供能力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机组顶峰能力;计算电厂电煤库存目标完成率;计算电厂可用存煤天数;计算机组尖峰平均负荷率;计算保供可用小时数;计算机组发电贡献率;计算机组的保供能力评价结果。本发明评价方法提出六项保供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基于信息熵方法提出保供能力评价方法,为火电机组电力保供提供有效评价指标和规则。
-
公开(公告)号:CN117801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39877.5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直流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橡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闸管用耐老化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晶闸管用耐老化硅橡胶,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硅橡胶基体材料100份、硫化剂0.8~2份、抗氧化剂0.2~1份、结构控制剂6~8份、填料70~100份、耐热添加剂1~4份;其中,所述填料包括氢氧化铝、气相法白炭黑和纳米氧化锌;氢氧化铝、气相法白炭黑、纳米氧化锌的质量比为(45~60):(20~30):(5~10);所述耐热添加剂包括三氧化二铁和炭黑;所述耐热添加剂中的三氧化二铁与炭黑的质量比为(0.5~3):(0.5~1)。本发明提供的晶闸管用耐老化硅橡胶在晶闸管工作环境中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能够长期保持在良好的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4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83507.1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IPC: G06F30/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3/08 , G06F119/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生物质电厂顶峰能力分析的动态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质机组给料量到机组功率的过程分成给料‑热量、热量‑主蒸汽压力和主蒸汽压力‑功率三个过程;设计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分别建立给料‑热量的动态模型、热量‑主蒸汽压力的动态模型和主蒸汽压力‑功率的动态模型;将所建立三个动态模型组合,形成含有未知静态参数和未知动态参数的初步动态模型;求解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得到最终的面向生物质电厂顶峰能力分析的动态模型。本发明同时考虑了炉内燃烧过程和机组出力对生物质机组的顶峰能力的影响,能够为分析燃料热值对机组功率的影响提供机理模型,为生物质机组顶峰期间的燃料管理和调度策略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35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68047.7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直流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触头材料表面纳米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处理的电触头的表面进行打磨,然后依次置于丙酮和无水乙醇中进行超声清洗,再将清洗后的电触头进行干燥处理;(2)将经过步骤(1)预处理后的电触头固定于密封腔内的滚轴上,开始对密封腔内进行抽真空处理;(3)密封腔内真空度达到要求后,开启转动电机和振动电机,通过振动电机带动钢球对转动电机带动步骤(2)中滚轴上的电触头进行不停地轰击,即得表面纳米化的电触头材料。本发明表面纳米化处理方法使电触头材料的晶粒尺寸达到纳米化,提升了电触头的电导率、导热率、良好的耐磨性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8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6338.7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垃圾电厂电力保供的燃料供应方法与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夏季垃圾电厂燃料信息和冬季垃圾电厂燃料信息;计算夏季和冬季化验燃料不同发酵时间下的燃料平均热值分布;分别取夏季和冬季燃料平均热值最高的时间为最佳发酵天数,得到夏季最佳发酵天数和冬季最佳发酵天数;在预测的夏季和冬季需要电力供保的时间点,分别提前夏季最佳发酵天数和冬季最佳发酵天数对燃料进行发酵处理,得到夏季备用燃料和冬季备用燃料;在夏季和冬季电力供保时间点时,分别采用夏季备用燃料和冬季备用燃料作为供应燃料进行发电。本发明能够为垃圾电厂电力保供时发挥最大的顶峰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电网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442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54969.0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电机组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需求驱动的发电机组网络化安全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发电机组输出电压和电流表征的状态空间模型;当网络通信可靠时,利用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设计基于需求的调度传输机制,对发电机组数据进行处理,去除噪声和扰动对发电机组数据的影响;当存在网络攻击引起的网络通信不可靠时,设计弹性传输机制,对发电机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弹性网络化安全控制。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需求驱动的发电机组网络化安全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够提高容许不可靠网络通信带来的影响,成本可控且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7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64037.4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不可靠网络中基于需求驱动的分布式协同调度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由个体独立的多个发电机组组成的多智能体模型,通过多智能体的协同误差收敛求解一致性误差系统的调度参数;利用决策函数描述数据更新的需求,以获得包含调度参数的多智能体之间的数据交互驱动机制;判断攻击区间内是否存在传输尝试,并根据数据交互驱动机制和安全传输调度协议针对攻击传输尝试实施多智能体的分布式协同调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