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17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51396.X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Inventor: 夏大伟 , 曹桂州 , 张少锋 , 卜海波 , 王星海 , 刘伯康 , 孟凯 , 王琛 , 武志东 , 朱哲然 , 薛秀梅 , 陈俊良 , 李珍平 , 史书怀 , 刘静宇 , 王放放 , 蔡云贵 , 蒋玲芳 , 朱辉 , 程龙 , 杜蜻蜓 , 王洋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1
Abstract: 一种融合三角距离和改进灰色关联分析度的火电机组发电能力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集区域内各火电机组发电能力成效指标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成效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成效指标归一化矩阵;基于得到的归一化矩阵,计算各成效指标的权重构成成效指标的规范化矩阵;基于得到的规范化矩阵,计算各火电机组各指标与其正、负理想解的三角距离;计算各火电机组成效指标的正、负灰色关联度;基于获得的三角距离和正、负灰色关联度,计算各火电机组的相对贴近度;基于得到的各火电机组的相对贴近度,计算火电机组综合评价值的区分度,并通过算例说明本方法的有效性。本发明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度对机组发电能力进行评价,采用三角距离削弱欧式距离因指标相关性的影响,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8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98796.7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20/00 , G06F18/2135 , G06F18/214 , G06N5/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区域居民供热负荷预测方法,包括步骤:采集区域内各台供热机组小时级居民供热流量和机组所在地市的小时级温度、湿度、雨量数据;通过温度、湿度、雨量求解一次偏移量,将温度、湿度、雨量、温度偏移量、湿度偏移量、雨量偏移量与供热流量基于时间线进行合并,得到数据样本;验证数据样本的正态分布,并清洗数据样本;数据样本标准化,并进行数据样本降维,得到新的数据样本;通过新数据样本对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并测试训练后的机器学习模型;通过测试完成后的机器学习模型对区域居民供热负荷进行预测。本发明提取对供热负荷结果影响最相关的特征,实现数据降维的同时,提升区域供热负荷的中长期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25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152424.3
申请日:2024-02-0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晶闸管的测试装置、方法,属于晶闸管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晶闸管触发单元,测试电压施加至串联晶闸管,每一晶闸管上并联晶闸管触发单元,晶闸管触发单元包括脉冲变压器、电容器、稳压管和二极管,脉冲变压器、第一稳压管和电容器串联,第二稳压管与二极管串联后,与电容器并联,电容器用于产生脉冲触发电流,电容器电压被第二稳压管钳位,待晶闸管电压高于第一稳压管电压后,第一稳压管被击穿,通过脉冲变压器产生脉冲电流,从而触发晶闸管,进行测试。本发明能够解决串联晶闸管测试的均压、取能和电位隔离问题,而且测试操作便捷、灵活,准确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82512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26907.9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直流中心
Abstract: 一种可控硅截面金相样品的制备方法,属于金相样品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可控硅截面金相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树脂对可控硅进行包裹;步骤2、使用水刀对可控硅进行切割;步骤3、将切割得到的试样使用树脂进行冷镶;步骤4、打磨;步骤5、抛光。本发明填补了可控硅截面金相样品制备的空白,为可控硅制造工艺改进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数据和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470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27086.1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nventor: 夏大伟 , 李敏 , 王星海 , 刘伯康 , 李玲 , 张步庭 , 张少锋 , 张小科 , 曹桂州 , 胡松 , 向军 , 苏胜 , 李寒剑 , 史书怀 , 王放放 , 刘静宇 , 蔡云贵 , 刘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环境条件影响取煤过程监测的煤堆密度在线评估装置、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斗轮机,所述斗轮机上设置有取煤用的斗轮,所述斗轮通过皮带秤与所述斗轮机主体相连,所述斗轮上设置有斗轮卫星定位系统,所述斗轮机的主体顶部设置有3D激光轮廓仪、视频监控系统和斗轮机卫星定位系统。基于所述装置本发明通过对煤堆的体积和密度进行综合分析计算,消除因天气、煤场顶棚等原因导致的斗轮卫星定位错误或者偏差,解决了煤堆密度在线评估时精度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12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05402.5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迫空气对流循环的IGCT换流阀散热系统,涉及换流站阀厅IGCT换流阀散热技术领域。一种强迫空气对流循环的IGCT换流阀散热系统,系统包括:阀厅,以及设置于所述阀厅上下两侧的上部通风循环系统和下部通风循环系统;所述阀厅内设置有IGCT换流阀及附件,所述IGCT换流阀及附件的上下两侧设置有上侧均压罩和下侧均压罩;所述上侧均压罩和所述下侧均压罩上均设置有通风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强迫空气对流循环的IGCT换流阀散热系统,对传统的换流阀散热系统进行改进,该散热系统通过改变IGCT换流阀上下均压罩的结构、每个阀塔上下增加辅助通风循环系统来提高IGCT换流阀及附件的散热效率,提高IGCT换流阀散热能力和运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1847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268077.1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昌航空大学
IPC: G01P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内部绝缘油不均匀流速场声学成像检测方法,利用分布式阵列声学传感器探测变压器不同声学路径上的声信号频率偏移值,并对参量数据进行逆向求解,获得变压器测量截面上不同区域的频率变化值,得出绝缘油流速的差异,通过变压器不同位置上对应的流速值扩展绘制出流速图。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利用超声波多普勒频率偏移效应,通过多点、多角度扫查,以及以频率偏移为参量的超声层析技术应用,实现变压器内部不均匀流体场流速探测,提出变压器内部不同位置绝缘油油道流速的测量和评估,提升设备精益化运维检修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93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84192.6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双有源桥式变换器的多占空比调制策略,双有源桥式变换器包括通过电感L和高频变压器连接的一次侧H桥和二次侧H桥,一次侧H桥包括开关管Q11、Q12、Q13、Q14,二次侧H桥包括Q21、Q22、Q23、Q24,一次侧H桥的输入端连接储能设备,二次侧H桥的输出端连接储能系统直流母线,调制策略为通过控制D1、一次侧H桥开关管Q11触发信号和二次侧H桥开关管Q21触发信号的外移相角度比D2以及二次侧H桥开关管Q21触发信号与开关管Q24触发信号的内移相角度比D3,降低相同传输功率下的电流有效值,扩展双有源桥式变换器中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范围,提升双有源桥式变换器效率,实现双有源桥式变换器控制器的优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6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97874.8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交流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同步汽轮发电机转子的改造方法,以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的调相功能改造,包括如下步骤:将同步汽轮发电机的转子励磁绕组整体从转子槽中抽出;保留转子绕组线棒,将绕组端部打开;对绕组的端部进行重新连接,其中原同心式绕组最外侧线圈的上层边与原绕组最内侧线圈的下层边连接,接着依次对其它线圈的端部顺次相连,直至原同心式绕组最内侧线圈的上层边与原绕组最外侧线圈的下层边连接;转子励磁绕组的一端引出线不发生改变,另一端由原绕组的最内侧线圈转移至最外侧线圈的下层边;将经交错连接的绕组线棒重新放回转子槽;将转子槽口处的槽楔替换为高导电率槽楔。此方法降低改造成本和节约改造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193070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85167.1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L31/112 , H01L31/032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二硒化钯柔性自驱动宽光谱光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光电传感器包括以下部分:柔性栅介质层、源电极、二维二硒化钯、绝缘层、漏电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柔性透明衬底。本发明是通过简单、快速的方法制备了所述的光电传感器,通过引入静电场对二硒化钯进行原位掺杂形成同质结,从而构筑了柔性光电传感器,由于二硒化钯对红外光和可见光的宽吸收范围和光电传感器结构的合理设计,该柔性光电传感器可实现自驱动宽光谱探测,而且制得的光电传感器结构简单,制备工艺难度小,适合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