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配网相间平衡的城区电网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873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22916.5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一种基于配网相间平衡的城区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通过部署在配电网关键节点的智能传感器和测控装置,实时获取配网运行数据;根据采集到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负荷预测并通过聚类算法进行负荷聚类,根据负荷聚类结果和负荷结果,评估负荷状态;计及电网拓扑、配网运行数据、负荷预测结果和负荷评估结果,采用多智能体协同优化,确定最优的负荷调度指令;将得到的最优调度指令转化为基于相间平衡的实际控制动作,对电网进行优化控制。本发明可将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度从23.6%降至8.4%,有效提升了供电质量和运行效率。

    一种基于动态孤岛划分的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4588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122526.2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孤岛划分的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配电网内联络线的建设情况和配电网区域内各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建立主动配电网运行连通分量模型;根据主动配电网运行连通分量模型,建立考虑网络结构限制与微网控制器限制的负荷恢复模型;求解所建立的模型,获取故障时间内配电网的动态孤岛划分方案;建立配电网线性潮流模型,并根据动态孤岛划分方案,求解配电网线性潮流模型,得到各发电机的发电规划,结合动态孤岛划分方案进行故障恢复。本发明可以协同分段开关、断路器与分布式电源,实现配电网在大停电后的快速恢复,统一配电网故障恢复中的孤岛划分与网络重构过程,提升配电网运行弹性。

    一种基于动态孤岛划分的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458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1122526.2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孤岛划分的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配电网内联络线的建设情况和配电网区域内各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建立主动配电网运行连通分量模型;根据主动配电网运行连通分量模型,建立考虑网络结构限制与微网控制器限制的负荷恢复模型;求解所建立的模型,获取故障时间内配电网的动态孤岛划分方案;建立配电网线性潮流模型,并根据动态孤岛划分方案,求解配电网线性潮流模型,得到各发电机的发电规划,结合动态孤岛划分方案进行故障恢复。本发明可以协同分段开关、断路器与分布式电源,实现配电网在大停电后的快速恢复,统一配电网故障恢复中的孤岛划分与网络重构过程,提升配电网运行弹性。

    基于响应面法的电力系统负荷组成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0216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51083.8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响应面法的电力系统负荷组成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于电力系统中的各类负荷建立包含各类负荷占比的参数化的电力系统综合负荷模型;步骤二:基于电力系统综合负荷模型计算电力系统中的节点i在时刻tg的电压响应面;步骤三:获取电力系统中的节点i在时刻tg的实际电压响应;步骤四:基于电力系统中的节点i在时刻tg的电压响应面和实际电压响应之间的误差最小进行求解,得到各类负荷的占比而确定各类负荷的构成比例。本发明将动态模型的大量计算通过响应面法转化为离线计算,可以快速计算出负荷的组成成分,避免了传统辨识方法中大量的动态模型计算,可以提高辨识效率分。

    一种基于虚拟区域动态切换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3435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97123.9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一种基于虚拟区域动态切换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网络拓扑模型,并根据网络拓扑模型建立配电网结构约束;根据网络拓扑模型和约束,建立基于各类发电机输出功率限制的负荷恢复线性模型;求解建立的模型,获取动态孤岛划分方案,选取虚拟区域中心,以虚拟区域中心支持负荷恢复,形成负荷恢复方案,并求解各发电机的发电规划。本发明考虑联络开关与断路器可以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提出网络结构线性化建模方法,建立负荷恢复与发电规划联合的故障恢复线性模型,实现配电网网络结构与分布电源协同配合的恢复效果,从而充分利用大停电后配电网的发电能力,增强配电网弹性,并且能为建设坚强电网的运行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