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31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73483.7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动态响应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交直流混联电网直流落点近区搜索故障集,再采用机电‑电磁暂态仿真方法进行故障分析,得到故障集中每一故障对应的系统动态响应曲线,结合无监督学习算法对系统动态响应曲线进行聚类,并标注类别;最后以故障对应的电网潮流态信息和故障的故障信息作为模型输入,并以故障对应的系统动态响应曲线作为模型输出训练随机森林模型,通过将实时故障信息以及电网潮流态信息输入训练完成的随机森林模型,即可输出对应实时发生故障的系统动态响应曲线类别。该分析方法可以深度挖掘电网潮流态信息和故障信息与电网电压、频率动态响应特性之间关联,快速判断电网电压、频率响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050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564320.0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1/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输电系统模型校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给定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模型,建立用于直流输电系统模型校验的等值电网模型;步骤2)根据电网潮流态信息,初始化暂态稳定仿真得出状态变量初始值;步骤3)采用数值积分方法对所述等值电网模型进行混合仿真,步骤4)使用插值算法将在线相量测量单元采样周期与仿真步长保持同步,周期性注入测量数据以替代仿真过程中网络方程求解得出的相应值;步骤5)将交流侧功率曲线与实测功率曲线进行对比,以评估直流输电系统模型的准确性。该方法支持不同电网运行工况下多种扰动后的暂态响应,全面分析交直流互联系统的动态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5422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69545.7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 H02J3/46 , H02J3/06 , G06F30/27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快速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稳态与机电‑电磁暂态模型;步骤2)生成具有典型性的电网运行工况;步骤3)采用机电‑电磁混合仿真技术模拟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落点近区不同交流侧故障后直流系统响应;步骤4)记录LCC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标识,并统计连续换相失败次数;步骤5)以交直流电网稳态信息和故障信息为输入,LCC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总数为输出,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以快速评估LCC直流系统换相失败情况。有益效果:相较于现有的仿真方法可大幅提升评估速度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3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75669.8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王之伟 , 黄俊辉 , 刘柏良 , 韩杏宁 , 祁万春 , 许偲轩 , 高正平 , 王旭 , 赵菲菲 , 刘国静 , 汪惟源 , 孙文涛 , 王荃荃 , 张文嘉 , 葛毅 , 王国腾 , 黄莹 , 李中烜 , 韩笑 , 范逸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联断面构建方法和系统,该方法采用以电力系统短路超标风险缓解能力最大化原则,确定所述输电线路中交直流线路的组合方式,并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电压支撑能力最大化原则,确定直流线路采用的换流站类型,且以电力系统功率不平衡容忍度确定交流线路输电量,以及在直流线路N‑1故障下,以交流线路承载直流线路转移潮流能力确定直流线路输电容量,该方法多维度地对混联断面的安全性、稳定性、可控性进行考虑,满足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对电网结构的要求,可以有效推进电网结构优化与规模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5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83308.5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N7/02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电网运行状态评估方法,充分考虑各决策矩阵本身重要性的基础上,重新排列决策矩阵的顺序,设置与位置相关的权重向量,突出位置权重对决策的重要影响,实现电网运行的准确安全评估。首先,根据电网运行特征,构建一个层次化且多维度的电网指标评估体系;然后,对现有的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q‑阶正交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其次构建四等级隶属云模型,展示评估指标运行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最后使用模糊算子和模糊综合评价原则综合评估指标权重和评估指标隶属度,获取电网运行状态的评估结果,完成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多层次、多维度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6930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56704.4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2 , H02J3/00 , H02J3/4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移相器接入电力系统的经济性评价方法,该方法构建了电力系统应用场景需求集合,获取多个可控移相器接入方案以及每一可控移相器接入方案的投资成本,再在每一可控移相器接入方案下,获取接入可控移相器后的电力系统末端功率,并基于电力系统末端功率,获取可控移相器接入后源荷网电气应力变化范围以及可控移相器接入后电力系统暂态电气量变化特性,进一步获取每一可控移相器接入方案的总运行成本和风险成本,并基于每一可控移相器接入方案的投资成本、总运行成本以及风险成本进行可控移相器接入电力系统的经济性评价。该方法能够全面评估移相器工程接入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电力系统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20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07594.8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系统构网变流器需求评估方法,通过同步机转子运动方程表达系统遭受扰动后的有功与频率之间的动态关系,获得有功‑频率动态模型,根据所述模型获取系统等效惯量;建立了系统频率动态响应模型,计算得到考虑频移率和最大频率偏差约束的系统最小惯性要求;采用各个惯量源的加权平均表达系统的等效惯量,通过增加构网型变流器的数量增加系统的综合惯量以满足或超过系统最小惯性要求。有益效果:能够准确评估构网型变流器在不同电力系统条件下的需求,确保系统在遭受频率扰动时仍能保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67689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53370.9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高渗透型电网惯量的多维度评估方法,包括:采用运行机组总发电机动能表征不同时段下系统的惯性水平;基于所述惯性水平引入新能源渗透率提出惯性变化率指标,根据惯性变化率指标得到系统惯性缺额情况;基于惯性分布指数,进行离散化处理,评估系统惯性空间分布情况。有益效果:提出了基于节点惯量源网络传导特性的电力系统惯量空间分布评估策略,填补了系统稳态情况下节点惯量计算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1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88058.7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HPFC一次接线方式的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在求解HPFC控制参数时采用了分步计算方法,先计算HPFC内部的等效电压源的电压,将SEN变压器和串联侧电压源二者的电压相整合,再根据等效电压源的电压进一步计算SEN变压器和串联侧电压源的电压,实现二者电压的解耦求解,解决由于因HPFC结构复杂导致的控制参数计算困难问题,可以为HPFC控制特性的研究提供模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57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356665.1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直流潮流控制的电力系统阻塞管理方法,该方法根据电力系统节点模型的运行数据进行相关于输电线路的线路潮流计算,并对电力系统是否存在阻塞进行判断,再采用TCSC装置对电力系统进行输电能力的补偿,并通过注入功率模型获取TCSC装置的注入功率及其等效电抗数据,再根据等效电抗数据迭代更新电力系统节点模型的运行数据,避免以往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最优位置辨识而造成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考虑到对全局影响因素,实现了TCSC装置的精准定位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