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保压作用的原状土勘察取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94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32498.9

    申请日:2024-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保压作用的原状土勘察取样装置,包括探杆,探杆内设有静力触探器,探杆钻入地层后,推动静力触探器向下钻进以进行原状土勘察;原状土勘察完成后取出静力触探器,将取样器置于探杆内;取样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柔性膜,壳体底部设有底板储存仓,顶部设有外层顶板,柔性膜两端分别与底板储存仓内环和外层顶板连接,形成密封的外腔,柔性膜内侧形成内腔,内腔内有内层顶板,外层顶板设有顶板挡块,底板储存仓内设有底板模块;取样时通过内腔顶部的内层顶板对取样的土体产生向下的压力,并向外腔通入液压介质,通过柔性膜对内腔内的土体施加侧向的压力,转动底板模块,封住内腔下部开口,保持内腔内土体的受压状态。

    一种防磁隔振的电力设备基础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6629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32495.5

    申请日:2024-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磁隔振的电力设备基础防护装置,防护装置设置于基坑内,包括气垫系统、液压充气减震器和钢珠组;气垫系统包括沿电力设备基础周向均匀布置的若干第一气垫结构和设置于电力设备基础底部的至少一第二气垫结构;所述第一气垫结构和第二气垫结构均包括气垫本体、设置于气垫本体两端的顶板和套在气垫本体上的腰环;所述减震器设置于第一气垫结构和第二气垫结构的气垫本体内部,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气垫本体两端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钢珠组设置于第一气垫结构的气垫本体内部,包括与气垫本体两端的顶板连接的长绳和吊挂在长绳上的若干钢珠;振动时,气垫本体和减震器同步压缩并回弹以抵消振动,所述钢珠互相碰撞以抵消振动。

    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9989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02404.0

    申请日:2022-0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该方法针对储能电池组状态不一致性与均衡控制系统的优化管理,设计一种基于解耦与扰动快速抑制技术的均衡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储能电池组均衡拓扑,构建系统均衡控制模型,寻求最优均衡目标,实时调节均衡电流。该方法合理优化控制响应时间,有效抑制因模型失配带来的系统扰动,实现储能电池组荷电状态的一致性。这对于提高电池均衡效率,改善电池工作性能,维持电池使用寿命等具有重要价值。

    一种基于映射关系的项目申报数据整合与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870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683638.X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映射关系的项目申报数据整合与分析方法机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项目申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S2、将经过预处理的数据存储至数据服务器后,转发至特征服务器进行特征提取;S3、特征服务器基于待审核的数据条目的特征向量在特征数据库中进行相似性检索;S4、根据审核记录提取相关数据,生成审批文档。通过特征提取与卷积运算,将每一条数据转化为特征向量,通过计算相似度判断数据之间的关联性,突破了传统人工比对和基于规则的比对方式,提高了数据比对的效率,能大幅缩短比对时间;在数据比对和关联性判别完成后,自动化生成相关的审批文件,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了人工填写错误的风险,提升了审批流程的效率。

    一种绿色变电站建设方案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9264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50311.0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绿色变电站建设方案评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绿色变电站建设方案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建设方案信息提取、居民居住信息采集、遮挡物信息采集、环境合理性分析、供水管道信息采集分析和变电站建设方案确认;本发明通过分析各建设方案对应环境层面和水源层面的合理性评价指数,从而分析各建设方案的综合合理性评价指数,提高了各建设方案的综合合理性分析的覆盖面,降低了目标城区中计划修建变电站的建设方案确认的误差性,提高了变电站的建设方案确认结果的合理性和说服力,同时通过分析噪音污染和电磁辐射污染对居住居民的影响以及变电站对水源的影响,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促进了城区的绿色发展。

    一种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51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31750.8

    申请日:2023-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步骤包括:计算两种典型结构变电站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强度;计算典型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空调房间供暖制冷能耗强度;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生产阶段碳排放;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运输阶段碳排放;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建造阶段碳排放;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拆除阶段碳排放;计算目标变电站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该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快速评估法能够帮助设计师和决策者在短时间内计算变电站建筑的碳排放数据,从而更好地进行设计优化和决策,也能够在初步设计阶段为相关人员提供关键的碳排放信息,以便更早地采取减排措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