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72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68482.5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概率预测和可信调节潜力量化的系统配置方法及装置,将典型场景的源荷数据输入训练好的QRLSTM模型,获得源荷概率预测结果,通过少量场景描述光伏和负荷的时序相关性,并实现预测不确定性的有效量化;采用鲁棒优化算法先后聚合热网和冷网的灵活性资源,实现热电、热冷以及冷电的调度解耦,精确量化热网、冷网对电网向上/向下的最大可调节潜力和可信调节潜力,克服了各能源系统之间信息壁垒强的问题;本发明以源荷概率预测和灵活资源可信调节潜力为边界,以最小化成本为目标构建双层多场景协同优化配置模型,准确刻画了源荷的不确定性,量化了灵活性资源的调节能力,从整体提升了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运行的经济型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7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17141.9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原凯 , 丁羽頔 , 穆云飞 , 吴志军 , 孙充勃 , 郭铭群 , 董朝武 , 李敬如 , 罗金山 , 宋毅 , 潘东 , 朱刘柱 , 郭浩辰 , 王绪利 , 李红军 , 万志伟 , 颜景娴 , 赵锋 , 徐斌 , 施天成 , 孟锋 , 聂铭 , 庾雅琪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优化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能源设备的相关数据并输入至综合能源系统,构建基于碳能协同枢纽的IES模型,根据所述基于碳能协同枢纽的IES模型,结合预先设定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低碳优化控制模型,采用改进精英策略的NSGA‑Ⅱ算法求解所述低碳优化控制模型,得到优化控制方案;本发明能够挖掘综合能源系统源荷储各侧的减碳潜力,实现碳能协同优化,提升碳排放的减排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1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72014.4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施天成 , 潘东 , 王绪利 , 朱刘柱 , 原凯 , 刘忠健 , 李志伟 , 种亚林 , 周帆 , 张辉 , 丁羽頔 , 杨欣 , 代磊 , 刘念 , 延肖何 , 崔佳璇 , 孙充勃 , 万志伟 , 胡斌 , 赵锋 , 周远科 , 徐斌 , 王萍萍 , 郭汶璋 , 胡旭东 , 聂元弘 , 孟晓星
IPC: H02J3/46 , H02J3/32 , H02J3/06 , G06Q10/063 , G06Q30/018 , G06Q50/06 , G06F17/16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碳耦合机理的中压层级碳排放指标测算方法,包括:进行潮流计算,得到各个节点的有功功率;构建节点有功通量矩阵、支路潮流分布矩阵、负荷分布矩阵以及分布式电源注入矩阵;基于源侧碳排放量求解电源碳排放因子矩阵,计算系统中荷侧、储侧各时点的节点碳流率,以及网侧支路有功损耗碳流率;获得典型日中压层级网荷储全环节碳排放量。本发明合理划分碳排放责任,对网侧和负荷侧的碳排放进行溯源分析,确保了碳排放责任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电源、用户等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理分配;提高碳排放测算精准度,简化测算步骤,增强计算结果的全面性和可信度;精准识别高碳排放区域,为制定和实施节能减排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8500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31689.X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深度脱碳的城市配电系统碳能协同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包括:选出影响城市配电系统综合能效的主要影响因素;搭建城市配电系统碳能协同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城市配电系统碳能协同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值和综合分值;选取综合得分较低的区域进行减碳项目建设。本发明深入分析已有相关标准规范,应用帕累托法则,进行影响因素及影响指标筛选,确保指标体系的完整和均衡;本发明考虑了不同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配电网结构的客观存在的差异,以及指标体系的开放性和先进性,以适应被评价对象的发展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1099.6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杨欣 , 周远科 , 田佳 , 王绪利 , 朱刘柱 , 原凯 , 刘忠健 , 李志伟 , 种亚林 , 周帆 , 施天成 , 张辉 , 丁羽頔 , 孙充勃 , 万志伟 , 胡斌 , 郭汶璋 , 胡旭东 , 聂元弘 , 孟晓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协同控制的分布式能源区域自治调控系统,包括:省调自动化系统,将实时控制目标由省级自动发电控制模块传递至地调的自动功率控制模块进行分解和跟踪执行;地调自动化系统,逐级将电网模型、聚合实时数据上送,同时,下发控制指令至县配自动化系统;县配调自动化系统,执行分解后的指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级协同控制的分布式能源区域自治调控方法。本发明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响应速度;提升了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最大化地实现了新能源利用;减少了数据处理负担,并通过边缘计算保护了用户隐私;具备快速应急响应能力,能够在电网发生故障或紧急情况下迅速调整负荷分布,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0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72055.3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王绪利 , 潘东 , 施天成 , 朱刘柱 , 原凯 , 刘忠健 , 李志伟 , 种亚林 , 周帆 , 张辉 , 丁羽頔 , 杨欣 , 代磊 , 刘念 , 延肖何 , 崔佳璇 , 孙充勃 , 万志伟 , 胡斌 , 赵锋 , 周远科 , 徐斌 , 王萍萍 , 郭汶璋 , 胡旭东 , 聂元弘 , 孟晓星
IPC: H02J3/32 , H02J3/06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10/063 , G06Q10/067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节点平均碳势的低碳配电网储能配置方法,包括:提取当地配电网典型日负荷及分布式光伏、风电出力数据;进行配电网潮流及碳流计算;选取碳势高的节点作为储能配置位置;建立储能的成本与收益模型,以及配电网的碳排放成本模型;利用优化算法对储能的容量和功率进行优化配置,同时对储能一日之内的充放电功率进行时序生产模拟,得到储能的最优配置解和运行解。本发明有效地降低了配电网的碳排放,能够显著减少高碳排放节点的碳流率,实现整体配电网的低碳运行;实现储能配置成本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平衡,确保配电网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增强系统灵活性和稳定性;极大的降低了一次性求解混合整数规划问题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2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92689.3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637 , H02J3/38 ,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多主体混合博弈的源网荷储协同规划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考虑源网荷储主体主从‑合作混合博弈的配电网协同规划模型,所述配电网协同规划模型为双层模型,包括配电网运营商与其他主体的上层主从博弈子模型和源荷储侧主体之间的下层合作博弈子模型;采用目标级联分析法和自适应系数交替方向乘子法相结合的求解策略对所述配电网协同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获得线路新建、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最佳规划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实现源网荷储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协调利用、提升规划可靠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71296.3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通信负载转移和备用储能聚合的配电网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移动用户进行集群划分,建立考虑通信负载各区域空间可转移特性的5G基站功耗模型;基于储能电池运行约束,建立用于对区域内所有备用储能能量进行聚合的二阶近似能量变化边界模型;基于所述5G基站功耗模型和二阶近似能量变化边界模型,构建配电网合作博弈模型,求解获得配电网最优运行策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有效降低5G基站低负载时期的功耗,增加储能可调度能量,从而在配电网运行中实现5G基站运营商收益最大化以及各利益主体的互利共赢。
-
公开(公告)号:CN1183160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93147.5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06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互联装置多电压等级协同规划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给定多电压等级配电网的配电网参数信息;根据获取的配电网参数信息,生成给定多电压等级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装置规划场景;基于生成的柔性互联装置规划场景,构建给定多电压等级配电网的考虑综合收益的柔性互联装置多电压等级协同规划模型;对构建的考虑综合收益的柔性互联装置多电压等级协同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给定多电压等级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装置规划设计方案,本发明能够降低配电网运行成本且提升供电可靠性,可以广泛应用于配电网规划设计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39168.4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包括:S1,设定配电系统的备选指标库;S2,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确定所述备选指标库中的指标的相对层级关系;S3,设定配电系统的技术发展阶段的类型,并构建每一技术发展阶段与多个层级的指标的映射关系;S4,获取待评价的配电系统及其技术发展阶段,根据待评价的配电系统的技术发展阶段对应的指标进行评分,得到待评价的配电系统的综合评价结果。本发明方案,可实现新型配电系统的不同技术发展阶段的关键指标评价,解析新型配电系统的综合建设成效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