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29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86017.3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 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变电站高压细水雾风洞实验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包括地下变电站、风洞实验室、高压细水雾系统和集水盒;所述风洞实验室用于模拟正压送风系统;高压细水雾系统喷出的水雾方向朝地下变电站设置且垂直于风洞实验室的出风方向。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在大尺寸风洞实验室环境下定量观察外界不同风速工况下高压细水雾系统对地下变电站各部位喷雾强度的影响,以及能够判断在排烟和正压送风系统风速影响下高压细水雾系统的灭火性能;并且可实现分析不同外加环境风速对变压器细水雾系统喷雾强度的影响,研究地下变电站细水雾系统喷雾强度在不同风速下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实验数据对底下高压细水雾系统对变电站的灭火效率做出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5650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66524.1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变电站消防用自检水箱、监测预警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水箱本体、自检台、水位传感器、控制器,所述水箱本体上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自检台设于水箱本体外侧,所述自检台朝向水箱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检测腔室,所述水箱本体位于自检台的投影位于第一检测腔室的进口区域内。本发明中,通过在自检台上设置第一检测腔室和第二检测腔室,并在其内置检漏传感器,两个检漏传感器能够对水箱本体是否漏水进行两次检测,同时可结合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数据以及环境温湿度数据判断是否误检,从而提高了漏水报警的监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677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766523.7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水侵故障的消防水箱及变电站细水雾灭火系统,包括两个水仓、调水架、水位计,所述调水架上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两端均连接有贮水袋,两个所述贮水袋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水仓内,且任一所述贮水袋能够沿所述连接通道延伸至另一所述贮水袋内,两个所述水仓上均设有水位计,且两个所述水仓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管路上设有水泵。本发明中,通过贮水袋间接储存在泄漏的水仓中,既有效阻止了水的继续泄漏,同时在不占用其它空间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水的原位储存,避免了泄露导致水侵电气设备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414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76081.8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细水雾灭火在线监测数字孪生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在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水箱和泵组连接处,布置以太网数据传输流量传感器,以组成流量传感器网络,据以采集得到流量传感器传输数据;在远端消控室上位机,接收并实时处理流量传感器传输数据;监测获取火灾报警信息,联动处理流量传感器传输数据、火灾报警信息,以求取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工作状态、故障状态;在远端消控室上位机,显示细水雾灭火系统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以监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远程状态。本发明解决了远程监测及故障排查困难,导致细水雾灭火系统可靠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597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66525.6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8B17/103 , G08B21/18 , G08B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变电站的分级预警式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终端、监测模组,所述监测模组包括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与中央控制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烟雾传感器包括固定连接的光电烟雾传感器、失效应急部。本发明中,当捕获单元捕获一定数量的烟尘或灰尘后,在其自重下会致使下部相对于上部沿断裂线断开,下部相对上部下坠,从而使光敏传感器和报警器内腔中脱出,光敏传感器检测到光束后发出警报,相较于传统的光电烟雾传感器,失效应急部的存在可以提供一份保险,在光电烟雾传感器失效时,可以继续监控烟雾,增加烟雾检测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整个检测系统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769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20539.5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变电站的复合型灭火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灾监测装置、控制器、复合型泵组供液装置,地下变电站设有不同的防护分区,所述防护分区内设有细水雾灭火喷头或全氟己酮灭火喷头或细水雾灭火喷头和全氟己酮灭火喷头,所述防护分区分别通过供液管路与复合型泵组供液装置相连。本发明中,通过火灾监测装置能够采集地下变电站不同分区内的火灾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不同分区的火灾监测装置信号,控制复合型泵组供液装置提供全氟己酮或细水雾灭火剂,能够将带压的灭火剂喷放到对应分区进行灭火,适用于地下变电站灭火,同时全氟己酮或细水雾灭火剂共用一套供液装置,降低了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756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69148.X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路电弧发生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管理模块、圆周运动驱动模块、电弧拉弧模块、电弧采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包含上位机、计算旋转角度模块和云端服务器,上位机通过计算旋转角度模块连接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控制圆周运动驱动模块和电弧拉弧模块,电弧采集模块将采集的信息传至云端服务器,圆周运动驱动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无线充电模块、副蓄电池、第四电机控制器,第四电机控制器驱动第四单相永磁直流有刷电机运转,从而驱动齿轮减速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路电弧发生装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齿轮减速器采用蓄电池供电和有线供电的双模供电模式,无需单相交流电和开关电源,适应野外作业、有线供电受限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2201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76428.0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或换流站用磷酸盐无机膨胀阻燃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涂料的原料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磷酸盐30‑50份、改性玻璃粉10‑20份、无机阻燃剂5‑20份、填料3‑20份、固化剂5‑10份、助剂3‑10份;所述改性玻璃粉为500℃熔点的玻璃粉、700℃熔点的玻璃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与350℃熔点的玻璃粉混合后经硅烷偶联剂改性而成。本发明制备的磷酸盐无机膨胀阻燃涂料,1200℃灼烧时,可生成膨胀阻燃炭层,能够对基体材料起到良好的防火作用,1200℃耐温时间达60min以上,且其可实现常温固化,并且涂料配方中无铬元素,提高了磷酸盐膨胀阻燃涂料的环保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5923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0502280.0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同荷电状态锂电池热失控危险性定量评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在恒流放电模式下放电至不同荷电状态,构造指标集;实验获取锂电池热滥用致燃差压、火焰特征直径、热释放速率、氧气浓度、排烟管道燃烧产物温度、有毒及窒息气体浓度。基于热释放速率评估公式及有毒气体或窒息气体评价模型,评估锂电池热失控致燃的热危险性指数无量纲火焰热释放速率、有毒气体危险性指数或窒息气体危险性指数,建立评价集。采用熵值法确定各危险性指数权重系数,构造一电池危险度定量评估公式,获得不同荷电状态下的电池危险度。本发明解决了缺乏定量评估及危险性评估不全面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315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61615.X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电弧拉弧灭弧模拟装置,包括支撑结构、高压电极结构、转动结构和接地电极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上设置有呈周向均匀分布的六组高压电极结构,所述转动结构设置在支撑结构上,三组接地电极结构以六组高压电极结构形成的周向中心为中心周向均匀设置在转动结构上,驱动转动结构带动接地电极结构围绕高压电极结构转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模拟装置通过六组高压电极结构以及能够转动的三组接地电极结构的配合设置,能够实现三路电弧同步或异步发生、单相或多相接地、控制极柱之间的角度、距离以及一组三相切换成另一组三相等多种应用场景的模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