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97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1187.0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栓松动监测装置及螺栓,装置包括采集系统、主控系统、通信系统和终端装置;采集系统采集螺栓松动数据发送给主控系统,经主控系统处理后的螺栓松动数据再发送给通信系统,由通信系统无线传输给终端装置;其中,采集系统、主控系统、通信系统集成在一块可折叠的柔性PCB板上,以及柔性PCB板上设计有预先设置的折痕,按照折痕折叠后,形成螺母样式。本发明不仅在螺栓松动发生时,不需要拆卸监测系统,而且系统固定在螺栓头部,受到重力的作用,会牢牢紧固在螺栓头部上,降低系统脱落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29903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73841.7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时钟故障判断及自动切换系统和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时间同步领域,包括通过光纤链路环形连接的多个站点,GNSS接收机输出两路时间信号,一路时间信号TGNSS进入无缝切换模块并输入到电力设备,另一路时间信号进入光纤时间同步模块产生时间信号TA,光纤时间同步模块将时间信号TA与两个相邻站点的时间信号分别进行时间比对,得到时间延迟tAB、tAC,当两个时间延迟均超出设定阈值时,光纤时间同步模块再生出与其中一个相邻站点同步的时间信号TB或TC;保证故障站点与相邻站点电力设备时间的高精度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17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55601.X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G06F18/213 , G06F16/36 , G06F16/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知识图谱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性建模方法,涉及基于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性建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车充电负荷历史数据,构建电车充电负荷知识图谱库,并进行知识提取构建不确定性电车充电负荷知识抽取模型,基于不确定性电车充电负荷知识抽取模型进行数据聚类,构建电车充电典型特征自动生成模型,本申请通过提出的基于知识图谱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性建模方法,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实现了精细化挖掘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征,多维度自主可控建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典型负荷特性模型,为电网安全稳定奠定安全基础,为电网运行管理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69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30051.6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N20/0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8 , G06F18/10 , G06F18/2433 , B60L5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能量路由器的快充站资源聚合与互动调控方法,涉及电动汽车充电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能量路由器采集快充站参数数据,将采集到的充电站参数数据通过本地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算快充站资源利用情况评估指数;根据快充站资源利用情况评估指数及快充站资源利用分析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构建快充站资源聚合模型;根据快充站资源聚合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优的快充站资源聚合模型;本发明通过快充站资源聚合模型分析资源利用情况数据,达到了快速明确快充站的资源利用充分程度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难以快速明确快充站资源利用充分程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57995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77035.1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H01M10/058 ,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D04H1/728 , D04H1/4382 , D01F6/54 , D01F1/10
-
公开(公告)号:CN116109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387142.7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电站安全评价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大型电池储能电站安全性分析评价方法,通过对储能电站电池室内存放单元格内的电池单体的表面温度进行采集,进而基于各存放单元格内电池单体的表面温度进行储能电站运行风险评价,有效弥补了以储能电站电池室内环境温度作为评价依据存在的评价局限,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储能电站存在的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度,与此同时在对储能电站进行运行风险评价时基于电池单体表面温度和电池单体所在位置的散热条件对运行风险的影响考虑采集各电池单体所在位置的空气风速,将其结合电池单体表面温度进行储能电站运行风险的综合评价,有利于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0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71140.9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27 , G06F16/29 , G06F18/24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燃气向电力管道扩散的耦合实时风险评估方法,属于风险评估领域。步骤如下:S1:对燃气管道和电力管道进行管段划分;S2:判断燃气泄漏类型,获得不同的扩散边界危险性,计算土壤渗透性、路面修正因子;S3:获取燃气管道和电力管道耦合风险影响因子;S4:获得燃气管道和电力管道耦合的风险;S5:针对不同电力管道敷设方式设定不同修正系数,计算不同电力管道敷设方式下燃气聚集的横截面面积,计算燃气扩散的速度,获取电力管道的封堵修正因子,计算燃气扩散到危险浓度的最大距离;S6:获得电力管道的风险。本发明可为燃气向电力管道扩散耦合事故的排查、预警和处理提供依据,可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城市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5168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85041.9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IPC: G09B25/00
Abstract: 基于缩尺寸的燃气与电力管道耦合模拟装置及方法,属于燃气安全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下全尺寸实验研究燃气与电力管道耦合风险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大的问题;本发明设计的一种模拟燃气泄漏至电力管道的实验装置,能够研究和评估其耦合效应,进行缩小尺寸的耦合实验研究可以节约成本,更方便地理解和预测燃气泄漏在电力管道中可能引发的风险,并为制定相关的安全标准和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燃气管道泄漏扩散与电缆沟耦合系统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城市能源基础设施的整体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3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39034.5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用户双维度响应意愿的电动汽车可调度潜力评估方法,建立不同激励水平下用户参与电网调度不确定性模型,包括电动汽车用户参与调度的响应率模型及充电时间裕度的不确定性响应模型;基于不同激励水平下用户参与电网调度不确定性模型,计算电动汽车的接受度,量化电动汽车用户参与调度的响应意愿;基于用户接受度,评估电动汽车集群的可调度潜力。本发明针对电动汽车用户参与电网调度接受度分析不全面的问题,对不同用户在不同激励水平下的响应度和响应偏差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电动汽车用户在不同激励水平下的响应率模型,反映了用户在不同激励水平下的调度意愿,从而提高了电动汽车可调度容量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90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73842.1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J3/06 , H04B10/25 , H04B10/112 , H04B10/032 , H04B10/038 , H04L67/12 , G01S19/25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纤时频传递的电网时频同步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时间同步领域,包括环形连接的一个主站和多个从站,主站包括第一GNSS接收机、主站守时原子钟和第一光纤时频同步设备,从站包括第二GNSS接收机、第二光纤时频同步设备、时钟无缝切换设备和电力时统设备,第一光纤时频同步设备接入主站守时原子钟输出的时间信号和频率信号,各个从站的第二光纤时频同步设备持续接收第一光纤时频同步设备输出的激光信号,从站输出激光信号到第一光纤时频同步设备进行时间比对后恢复出与主站同步的时间信号;天基GNSS卫星授时系统和地基光纤时频传递系统互为备用,主站和多个从站采用环形组网的方式连接,提高时间同步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