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259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82271.5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故障解决方法以及配电网故障解决装置,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利用5G通信网络,实时从配电网中各节点采集电流值数据,并通过设置于配电网边缘的计算节点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本发明能够通过5G边缘计算实现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位置,利用电流矢量变化分析和自适应的保护策略调整,能够精准地识别各种类型的故障,这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因数据处理和传输延迟导致的故障处理延误,极大地缩短了故障停电时间,减少了对用户的影响,提升了配电网的供电连续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3978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4552.5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地下电力排管通风装置,包括保护管和散热装置;中心轴沿保护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在保护管内;支架沿中心轴的轴线固定设置在中心轴上,支架外侧为环形结构;散热座设置有多个,散热座围绕支架的轴线均匀固定设置在支架的周壁上;散热件与散热座一一对应,散热件设置在散热座远离支架的一侧;连接管沿保护管的轴线设置在保护管端部的一侧;隔板固定设置在连接管内;排风装置设置在连接管内,排风装置一侧贯穿于隔板,贯穿于隔板的排风装置部分用于进风,排风装置的进风部分和排风部分被隔板分隔。本发明保证了保护管内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散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76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37446.0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架空配电线路分布式无功补偿系统,属于配电网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分布式无功补偿系统:所述分布式无功补偿系统分散安装在10k架空V配电线路中,经“协调优化控制器”的协调优化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线路电能损耗、提高线路输送容量、改善供电质量;该发明根据VVO进行模型预测控制,考虑未来光伏与负荷预测波动,决定当前5分钟所有设备控制动作,实现配电网经济运行。为避免秒级不确定性可能的导致电压越限,设计在地实时控制策略,进一步自适应调整模型预测控制得到的控制结果,从而迅速驱动所有光伏逆变器的无功调节能力,保证实时的电压安全,并保持实时控制结果几乎不偏离模型预测控制结果,保证实时控制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3314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998831.7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06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节点化计算的工业园区10kV线路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包括:在主干线上选取关键计算节点,获得各节点接入的企业用电需求及光伏出力的有功无功功率;以线路末端电压10kV为初始条件,采用迭代法自下而上计算各个节点电压值,直至计算到首端电压为10.5kV默认值,选取此时各节点有功、无功功率作为线路各个节点的功率值,自上而下计算出从电源点至线路末端各个节点的目标电压值;根据主干线的电压指标边界条件、有功功率边界条件判断各个节点的目标电压值和节点前有功功率二者是否均未越限,若是则判定为未超出最大光伏消纳能力,否则判定超出。本方法能够定点定容分析现状线路及规划线路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867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43052.4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IPC: H04L67/125 , G01D21/02 , H04L67/025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缆施工作业沟道环境监测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电力电缆施工沟道环境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线缆施工作业沟道划分模块、作业沟道环境层面统计模块、作业沟道环境监测模块、数据整合分析中心、作业预警云提示终端和WEB信息平台,本发明有效实现了在高压电力线缆沟道的施工作业前期,针对电力线缆沟道环境进行合理高效的分析,因而提高了对沟道环境进行监测分析的系统性和及时性,为后续施工作业可行性的判定提供了数据支撑依据,进而极大地保障了对沟道施工作业可行性进行评估的时效性,大幅降低了工人以及相关设备的安全风险,同时还避免因采取临时性的额外调整措施而导致施工项目成本的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563538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94137.0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金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绝缘引流线夹及其制造加工设备,包括两个L型结构的夹线柱,两个夹线柱的竖直段通过U型锁箍相锁定,夹线柱的侧面设置有对U型锁箍进行自锁定的卡夹部件;夹线柱铸造完成后通过夹线柱打磨装置将其弧形槽进行打磨处理,所述夹线柱打磨装置包括对夹线柱进行夹持锁定的夹持部件以及对夹线柱的弧形槽进行打磨处理的打磨部件。本发明在U型锁箍将两个夹线柱锁定时通过卡夹部件能够将U型锁箍的位置进行锁定,增加U型锁箍的稳定性;本发明夹线柱打磨装置能够针对不同型号的夹线柱将其进行贴合锁定,通过转动的打磨件配合夹线柱移动的方式将夹线柱进行批量化打磨,进而增加夹线柱的打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8128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68543.X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主配网电网运行风险管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基于大数据的主配网一体化电网风险管控平台,通过将目标电网划分为主网段和配网段,进而分别对主网段和配网段进行运行指标监测,由此依次分析目标电网对应主网段的运行风险系数、配网段的运行风险系数,与此同时分析主配网接界点的电能传递效果和主配网的互联风险系数,进而结合上述综合评估目标电网对应的运行风险系数,实现了主配网一体化电网运行风险的全面合理精准评估,相对于现有评估技术,本发明遵循了主配网一体化电网的运行特点,不仅扩展了运行风险管理维度,还将互联风险分析落到实处,大大提高了运行风险评估的准确度和及时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38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33710.X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一种电力检修用电缆临时支护装置,包括安装架、支撑模块和缠绕模块,安装架截面呈L型结构,安装架上设置有滑槽一,滑槽一内对称滑动设置有支撑模块,两个支撑模块之间设置有缠绕模块,缠绕模块安装在安装架侧壁上。本发明可以实现对破损电缆的支撑固定功能,同时对电缆的破损处进行包裹保护,防止电缆对人体造成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17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33535.5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合肥中科立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比例光伏场景的高压配电网分散式无功优化方法,涉及无功优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各个光伏逆变器的电网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构建基于GCNN的无功容量预测模型中,得到各个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需求预测值;建立Volt‑Var曲线,并通过实时计算当前高压配电网电压偏差系数,用于动态调整步长值并基于各个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需求预测值和调整后的Volt‑Var曲线采用Volt‑Var曲线的控制策略调整各个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解决了传统方法无法准确预测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需求,同时有效解决了电网在高光伏渗透率下的电压波动问题,从而提升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1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33535.5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合肥中科立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比例光伏场景的高压配电网分散式无功优化方法,涉及无功优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各个光伏逆变器的电网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构建基于GCNN的无功容量预测模型中,得到各个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需求预测值;建立Volt‑Var曲线,并通过实时计算当前高压配电网电压偏差系数,用于动态调整步长值并基于各个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需求预测值和调整后的Volt‑Var曲线采用Volt‑Var曲线的控制策略调整各个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解决了传统方法无法准确预测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需求,同时有效解决了电网在高光伏渗透率下的电压波动问题,从而提升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