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117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23833.4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安徽明生恒卓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电路监控设备领域的一种配网用智能监拍终端管理系统,本申请一旦发现存在自然灾害风险的画面,高精度监控模块切换到工作状态,并根据有风险的视频数据进行快速定位,对局部地区进行高清拍摄,在确定存在风险时,释放出一个子监控终端对风险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并联系维护终端,及时安排维护人员进场进行风险排除工作,如山体加固和人员及时撤离等工作,本申请通过利用现有的电缆机器人技术实现对电网进行滑行监拍,通过常监控模块和高精度监控模块的配合,在保持低功率工作的前提下,增加监测的准确度,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增加了在无人危险地区监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1095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51782.1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安徽明生恒卓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联网设备远程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物联网管理平台和边缘物联代理;物联网管理平台及电力物联网的边缘物联代理分别初始化两者之间的接口协议信息;接口协议信息初始化后的边缘物联代理向物联网管理平台发出注册信息;物联网管理平台根据注册信息完成边缘物联代理的注册,实现边缘物联代理与物联网管理平台之间的交互。本发明是一种电力物联网云边交互方法,可以比传统方法更高准确度、快速的进行云边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1291095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110051782.1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安徽明生恒卓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联网设备远程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物联网管理平台和边缘物联代理;物联网管理平台及电力物联网的边缘物联代理分别初始化两者之间的接口协议信息;接口协议信息初始化后的边缘物联代理向物联网管理平台发出注册信息;物联网管理平台根据注册信息完成边缘物联代理的注册,实现边缘物联代理与物联网管理平台之间的交互。本发明是一种电力物联网云边交互方法,可以比传统方法更高准确度、快速的进行云边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218470624U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222388893.4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安徽明生恒卓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9/04 , G01N29/26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防护性电力故障分析设备,包括两个卡设于待测电缆上的两个转动半环、设于转动半环内环面上的故障分析机构、以及可固定设于电缆上且通过限位组件连接两个转动半环的固定机构,限位组件包括设于两个转动半环端面上均开设有呈半环状限位槽内的限位块、以及一端垂直转动半环设于限位块上另一端与固定机构垂直连接的联动杆;两个转动半环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且开设于两个转动半环上的限位槽相互贯通组成环状的槽;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超声波探头出现损坏,提高了超声波探头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3819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855224.0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融冰系统领域的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智能融冰系统,包括设备端和系统端,设备端包括设置在输电线缆上的融冰设备,融冰设备包括移动车,移动车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融冰处理箱,移动车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预融板和束线结构;系统端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上连接有控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储存模块和监测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融冰设备工作;控制模块内设置有动态除冰模式和固定除冰模式,便于根据线缆上监测数据,控制融冰设备进行动态除冰模式和固定融冰,使融冰设备在移动过程中根据线缆上冰层状况调整工作模式,移动时对薄冰区域融冰,在厚冰层处自动进行固定除冰;以此进行高效率的融冰工作,保证线缆上冰层被充分、快速的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356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61170.X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5B19/418 , G06F11/14 , G06N3/044 , G06N3/0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化系统智能运维的管理方法,包括管理中心,管理中心连接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分析模块、故障预警模块、信息提取模块、决策支撑模块、大数据模块、管理区域划分模块、现场监测模块、持续监测优化模块及现场视频采集模块,用于利用摄像头对现场采集监控视频;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企业数据采集单元和企业数据传输单元;企业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对企业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并将企业信息数据通过企业数据传输单元发送至企业数据整合模块,生成正常企业部门信息数据;数据处理分析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单元及数据分析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对正常企业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对提升业务连续性、降低成本、改善用户体验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7952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23308.7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 G01R31/11 , G01J5/48 , G01J5/00 , G06Q10/0635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Q10/047 , G06F30/18 , G06F30/27 , G06F111/10 , G06N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输电线路风险测距方法,涉及输电线路测距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待观测输电线路网络中存在风险的输电线路段,分析并处理后得到风险点第一数据;依据风险点第一数据,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建立风险点分析模型,生成输电线路风险位置距离系数,得到输电线路风险位置评估点;将待观测输电线路网络进行划分,针对不同区域的输电线路风险位置评估点划分预警等级并发出对应预警。输电线路风险测距方法通过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和数据支持,显著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减少故障损失和提高电网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1869197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011681.1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V20/10 , G06Q10/0631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输电线路图像识别方法,该输电线路图像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目标区域输电线路网络的各个输电线路标号,通过图像识别获取各个输电线路的第一数据,所述输电线路第一数据包括环境条件数据和输电线路健康指标数据;根据第一数据基于深度学习建立维护紧迫度分析模型,生成维护紧迫度系数;将各个输电线路的维护紧迫度系数降序排序,生成维护紧迫排序表;根据维护紧迫排序表筛选出预设可维护线路数量,判断维护等级,并进行输电线路维护。本发明通过对输电线路的图像识别,实现对各种复杂线路组件的准确维护,从而提高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0044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14452.5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2J13/00 ,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中台的微电网配置管理系统,涉及微电网配置管理技术领域。该基于数据中台的微电网配置管理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分析模块;其中,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对微电网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数据中台获取微电网参数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微电网参数数据得到微电网配置程度评估指数;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微电网配置程度评估指数分析微电网配置情况并进行微电网配置管理。本发明根据微电网配置程度评估指数分析微电网配置情况,从而根据微电网配置情况快速高效地对微电网配置进行管理,解决了难以通过对微电网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高效准确地明确微电网配置管理状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12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72058.X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信息运维监控方法,涉及电网信息运维监控技术领域,通过在监控云端划定历史关联周期,通过提取周期内的电网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各电网采集装置的监控评价阈值,对电网传输线路的各采集装置进行统计,通过运维监控,分析每个采集装置的监控评价值,将各采集装置的监控评价阈值与实际评价值进行比对,得到监控评价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反馈预警,全面覆盖了电网信息运维监控的关键环节,具备监控的综合性、实时性以及预测性,有助于提高电网运行的整体效能,减少潜在的故障风险,确保电能传输的安全,同时通过反馈机制,还可以不断优化监控系统,提高其适应性和智能化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