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反向散射通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9013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23923.3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环境反向散射通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在环境反向散射通信系统中执行,所述系统包括:一个源节点、一个接收节点和至少一个反射节点;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问询轮次,接收节点根据问询轮次问询反射节点;反射节点根据问询结果,确定反射节点能量状态;接收节点根据接收反射节点的信号强度及反射节点的能量状态,利用预设分组规则对反射节点进行分组并排序;其中每一组中包括至少一个强信号和一个弱信号,且各信号的强度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根据分组顺序,反射节点依次向接收节点传输。利用分组提高单次传输信号量,并提高信道利用率。

    远程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49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00105.9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远程通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应用于馈线终端远程通信模块,包括馈线终端、处理器及通信模组,通信模组融合公网频段及电力无线专网频段,包括:处理器接收到馈线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判断第一数据的数据类型;处理器确定数据类型为字符串命令,将第一数据发送至通信模组;或者,处理器确定数据类型为业务协议数据,获取第一数据的传输类型,确定馈线终端的通信类型,基于通信类型将第一数据发送至通信模组;通信模组根据第一数据查询得到查询数据,将查询数据发送至处理器并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处理器接收并发送至馈线终端,馈线终端将查询数据经由数据传输通道发送至业务主站。本公开提高了远程通信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一种基于无线路由策略的通信链路配置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420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87690.9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路由策略的通信链路配置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通信技术领域,服务终端构建路由链接信息,对路由链接信息进行广播;数据传输中间端接收路由链接信息,并解析路由链接信息中的路由链接信息,识别出通信终端节点地址信息,向所述通信终端节点发送路由链接信息;通信终端节点接收到路由链接信息,并解析路由链接信息,向数据传输中间端发送路由反馈信息;数据传输中间端将路由反馈信息发送给服务终端;服务终端接收路由反馈信息,并存储与所述通信终端节点通信的传输路径。本发明构建了通信终端节点之间的通信链路,优化通信方式,避免网络局部拥塞,影响通信质量。

    反向散射通信数据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1202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09145.2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反向散射通信数据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反向散射发射机先获取环境中的长期演进(LTE)信号;然后确定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的各个导频OFDM符号;接着利用射频信号反向散射原理向反向散射接收机发送反向散射通信数据;所述反向散射通信数据仅包括通过各个导频OFDM符号承载的反向散射符号,由于反向散射符号仅承载在导频OFDM符号上,而导频OFDM符号中的CRS符号可通过小区搜索获得,反向散射接收机可利用CRS进行信道估计,并采用低复杂度的相干接收机提升反向散射符号检测性能,由于检测性能的提升,反向散射符号也可以采用高阶正交幅度调制(QAM)调制,从而提升了环境反向散射通信(AmBC)的数据速率和带宽效率。

    同步方法及相关设备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67679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451448.0

    申请日:2023-11-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同步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第一主同步信号序列的中心对称特性,计算其与本地主同步信号序列的相关结果;基于相关结果和自适应门限值之间的关系,得到根序列索引值和粗半帧定时位置;基于粗半帧定时位置和原始主同步信号序列,确定主同步信号序列段,并将其与根序列索引值对应的本地主同步信号序列进行循环卷积计算,得到第二相关结果序列;基于第二相关结果序列的峰值的位置,得到精定时同步点和小区组内身份标识号,实现同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预处理原始主同步信号序列,降低了数据处理的复杂度,且基于中心对称特性,简化了相关结果计算的步骤,并提出了二次精同步方案,有效降低了主同步信号的错误检测率。

    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5835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38897.3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及存储介质,数据传输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物联感知终端、实时动态差分播发平台及物联网平台,物联感知终端被配置为获取感知数据;实时动态差分播发平台被配置为接收并存储物联感知终端发送的感知数据,接收到物联网平台发送的数据请求指令,将数据请求指令对应的目标感知数据传输至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被配置为发送数据请求指令,接收实时动态差分播发平台发送的目标感知数据。在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的同时,物联感知终端仅需接入实时动态差分播发平台即可,减少了终端的内存、网络带宽等资源消耗。同时,物联感知终端仅需管理实时动态差分播发平台的认证信息即可,减少信息泄露或误用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