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6756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88384.1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台区配电网网络约束的分布式资源可传输调节能力评估方法,属于分布式资源调节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台区配电网潮流方程、线路容量约束、节点电压约束建立台区配电网网络约束模型;基于可调节分布式资源的功率、容量、荷电状态、充放电状态建立可调节分布式资源的运行模型;基于所述网络约束模型和运行模型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对可调节分布式资源可传输调节能力进行评估。本发明通过考虑线路容量、节点电压等网络约束建立台区配电网网络约束条件,基于配电网网络约束模型和分布式资源运行特性对分布式资源可传输调节能力进行评估,提高了其调节能力评估的准确性,为台区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5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82775.X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充电系统技术领域,其具体地公开了一种用于充电系统的功率因数改善控制方法,其获取输入电流的时间序列和输入电压的时间序列,并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来进行所述输入电流和所述输入电压的局部时序关联和时序特征显著聚合,以此基于所述输入电流和所述输入电压的时序聚合表示特征之间的交互响应关系来智能地得到推荐的占空比比例值。这样,能够根据输入电压和电流的时序动态变化来及时调整控制策略,使得即使在负载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也能保持高功率因数,同时防止过度补偿引起的电网功率振荡和电压波动,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49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895237.4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ε‑约束法的多台区虚拟增容方法,属于柔性资源调节技术领域,包括:构建虚拟增容及调节成本目标函数,基于电动汽车、变频空调、储能、台区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构建虚拟增容模型;采用ε‑约束法得到所述虚拟增容模型目标函数的帕累托解集,选取离原点最近的解作为电动汽车、变频空调、储能各时刻的功率并得到主变压器及台区变压器虚拟增容的容量。本发明针对分层多台区场景利用电动汽车、变频空调、储能设备多种柔性资源通过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实现台区虚拟增容的同时兼顾调度成本,提高了台区变压器的剩余容量,充分挖掘了台区负荷的灵活性,为分层多台区场景下电力系统虚拟增容提供了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633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17519.7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F18/24 , G06F18/23213 , G06F18/21 , G06F18/213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基于行业相关性特征提取方法的负荷分类体系,属电网运行管理领域。包括:负荷分类,建立行业负荷分类体系,采用基于划分的k‑mediods聚类算法进行负荷曲线聚类,使用DBI指标评估最优聚类方案,构建以行业为分类标准的负荷聚类评估体系,采用基于行业相关性的负荷曲线特征,有效评估负荷曲线的周期性、形状特征和波动特性。其通过将负荷按照行业分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电力负荷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行业综合相关指标;采用k‑mediods算法对行业负荷聚类,并利用DBI指标评估最优聚类方案;负荷曲线周期归一化后消除了幅值差异的影响,可有效评估负荷曲线周期性、形状特征和波动特性,用于电力负荷的中、短期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38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38078.8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地调自动化设备故障智能分析与定位的方法,属于电网故障分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故障分析方式复杂且待分析数据不全面导致故障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方法包括:对故障运维记录和专家知识库进行预处理后,构建故障知识图谱,并划分为多个社区;实时监控电力地调自动化设备的数据获取故障信息;根据故障信息和故障知识图谱获取专家诊断方案;根据故障信息得到待分析故障向量,根据待分析故障向量从多个社区中提取出关联故障;将故障信息与关联故障融合后传入训练好的推理大模型中,获取推理诊断方案;合并专家诊断方案和推理诊断方案得到综合方案,根据综合方案定位故障。实现了多模态的故障分析和定位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3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8078.8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地调自动化设备故障智能分析与定位的方法,属于电网故障分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故障分析方式复杂且待分析数据不全面导致故障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方法包括:对故障运维记录和专家知识库进行预处理后,构建故障知识图谱,并划分为多个社区;实时监控电力地调自动化设备的数据获取故障信息;根据故障信息和故障知识图谱获取专家诊断方案;根据故障信息得到待分析故障向量,根据待分析故障向量从多个社区中提取出关联故障;将故障信息与关联故障融合后传入训练好的推理大模型中,获取推理诊断方案;合并专家诊断方案和推理诊断方案得到综合方案,根据综合方案定位故障。实现了多模态的故障分析和定位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5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82767.5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充电系统的功率因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其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信号处理和分析算法来进行输入电流信号和输入电压信号的小波分析和时频特征提取,以此根据所述输入电流信号和所述输入电压信号之间的全局交互聚合表示特征来自动地得到PFC驱动信号的空占比值。这样,能够更准确地捕捉电网和负载的动态信息,以快速响应电网电压波动和负载变化,减少输入电流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从而降低充电系统因功率因数下降而导致的不稳定风险,进而来维持电网的稳定,为此提高了功率因数控制的自动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4921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95237.4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ε‑约束法的多台区虚拟增容方法,属于柔性资源调节技术领域,包括:构建虚拟增容及调节成本目标函数,基于电动汽车、变频空调、储能、台区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构建虚拟增容模型;采用ε‑约束法得到所述虚拟增容模型目标函数的帕累托解集,选取离原点最近的解作为电动汽车、变频空调、储能各时刻的功率并得到主变压器及台区变压器虚拟增容的容量。本发明针对分层多台区场景利用电动汽车、变频空调、储能设备多种柔性资源通过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实现台区虚拟增容的同时兼顾调度成本,提高了台区变压器的剩余容量,充分挖掘了台区负荷的灵活性,为分层多台区场景下电力系统虚拟增容提供了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9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19686.8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Q30/0201 , G06F17/10 , G06Q30/018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配电网台区虚拟增容的全要素评估方法,包括:根据各个方案的数据计算各个方案的全要素指标,得到各个方案的全要素指标后,通过AHP法计算各个二级指标的主观权重,通过熵权法计算各个二级指标的客观权重,通过松弛因子将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结合,得到各个二级指标的组合权重,通过方案的各个二级指标以及其对应的组合权重计算各个方案的效益值,选取效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实施的虚拟增容方案。本发明通过围绕提升配电网容量可靠性和灵活性展开,研究全要素效益评估方法,实现分布式资源大规模接入及调控对配电网剩余容量提升带来的效益的量化评估,作为配电网优化运行目标的评价基础,指导配网台区虚拟增容方案的制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36756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88384.1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台区配电网网络约束的分布式资源可传输调节能力评估方法,属于分布式资源调节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台区配电网潮流方程、线路容量约束、节点电压约束建立台区配电网网络约束模型;基于可调节分布式资源的功率、容量、荷电状态、充放电状态建立可调节分布式资源的运行模型;基于所述网络约束模型和运行模型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对可调节分布式资源可传输调节能力进行评估。本发明通过考虑线路容量、节点电压等网络约束建立台区配电网网络约束条件,基于配电网网络约束模型和分布式资源运行特性对分布式资源可传输调节能力进行评估,提高了其调节能力评估的准确性,为台区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