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07091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510598864.2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B3/00
Abstract: 一种电力设备带电作业用手摇移动式载人装置,包括移动用支承管,移动用支承管的一端设置有支承管固定件,将移动用支承管通过支承管固定件架接固定在待维护、抢修的电力设备上,支承管的另一端则伸至在待维护、抢修的电力设备的一侧,移动用支承管上设置有一滑轮组件,通过手摇该滑轮组件使得滑轮组件可以在移动用支承管上来回移动,滑轮组件在其下部连接设置有载人组件,操作工人可以坐在该载人组件上对滑轮组件进行手摇操作。本发明支承稳定可靠,不会发生晃动,安全性高;且本发明操作方便,操作工人只需坐在载人组件就可手摇操作滑轮组件,使其在移动用支承管上移动,而反向手摇滑轮组件即可将载人组件及操作工人返回初始出发点,作业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74034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306260.7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越障功能的输电线路在线巡检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蛇形爬线机器人、通信装置和后台控制装置,蛇形爬线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驱动器、摄像头、光电测距传感器、互感取电单元、智能控制单元和为整个蛇形爬线机器人供电的电源,驱动器、摄像头、光电测距传感器和互感取电单元均连接智能控制单元,智能控制单元通过通信装置连接后台控制装置,机器人本体预先缠绕在待巡检的输电线路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输电线路在线巡检系统和方法可跨越障碍物,并将机器人自主行走与后台人工操控相结合,有效填补人工及无人机作业的不足,有效提升巡视质量和巡视频次,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604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60875.2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诸光机械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整串绝缘子脱离方法,使用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的第一联接板7,所述第一联接板(7)横担侧连接绝缘子串,另一侧通过支撑块3和第二联接板(14)平行、均匀连接多分裂导线。所述支撑块(3)形成有用于嵌入固定所述第一联接板(7)斜边的凹槽,在对整串绝缘子进行更换脱离时,通过所述支撑块(3)上的挂钩(1)及走二走三滑车,收紧导线至所述耐张绝缘子串松脱,钢索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联接板(14)和横担,所述耐张绝缘子串下垂至地面进行更换,更换后的绝缘子串复原原位,进行下一串耐张绝缘子串更换。根据本发明,可减轻特高压输电线路整串绝缘子带电调换时的脱离重量,且卡具不容易滑出,降低工作难度,方便对绝缘子串进行轻松的带电调换。
-
公开(公告)号:CN1187975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60151.0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误报警数据特征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收集输电线路监控报警数据,并识别监控报警数据的整体特征;计算线路数据,并基于线路数据识别监控报警数据的线路特征;计算线路杆塔数据,并基于线路杆塔数据识别监控报警数据的线路杆塔特征,进行报警线路杆塔识别及误报警识别;计算报警事由数据,并基于报警事由数据识别监控报警数据的报警事由特征;基于线路数据、线路杆塔数据和报警事由数据,计算监控报警数据的重复报警特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快速准确地识别报警数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07091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98864.2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B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B3/00
Abstract: 一种电力设备带电作业用手摇移动式载人装置,包括移动用支承管,移动用支承管的一端设置有支承管固定件,将移动用支承管通过支承管固定件架接固定在待维护、抢修的电力设备上,支承管的另一端则伸至在待维护、抢修的电力设备的一侧,移动用支承管上设置有一滑轮组件,通过手摇该滑轮组件使得滑轮组件可以在移动用支承管上来回移动,滑轮组件在其下部连接设置有载人组件,操作工人可以坐在该载人组件上对滑轮组件进行手摇操作。本发明支承稳定可靠,不会发生晃动,安全性高;且本发明操作方便,操作工人只需坐在载人组件就可手摇操作滑轮组件,使其在移动用支承管上移动,而反向手摇滑轮组件即可将载人组件及操作工人返回初始出发点,作业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955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46976.8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导线自适应控制电磁感应取能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固定于输电导线的电磁感应取能装置获取第一电磁感应电动势;若第一电磁感应电动势小于工作电磁感应电动势,则电磁感应取能装置基于第一电磁感应电动势自适应控制磁芯单元在线圈单元内进行伸进或缩回,得到第二电磁感应电动势;对第一电磁感应电动势或/和第二电磁感应电动势进行滤波整流和电压转换处理,得到电磁感应输出电压;基于电磁感应输出电压选择进行用电设备供电或充电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自适应控制磁芯单元在线圈单元内进行伸进或缩回,以获取电磁感应电动势,并选择进行用电设备供电或充电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6121341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47733.3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超高压输电线路应急抢修用耐张杆塔,由长方框架形耐张杆塔立柱模块组合构成,所述长方形耐张杆塔立柱模块由三个立体正方形耐张杆塔立柱单元一体组合而成,长方形的四个角上有四根空心圆柱,以承担应急抢修用耐张杆塔垂直向负荷。所述耐张杆塔立柱模块的上、下端面各有12‑24个安装孔,用来固定直向组合安装的耐张杆塔立柱模块,所述耐张杆塔立柱模块上端面的四个角上有四个导向定位销,用于直向组合安装耐张杆塔立柱模块时的导向和定位。本发明的应急抢修用耐张杆塔的耐张杆塔立柱模块可一体式制得,无须采用分体式制造后组合,由此,提高效率及成本,使用方便。抗轴向压力和拉力,弯矩及剪力大。搬运轻便,搭建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269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68405.4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B25J15/08 , B25J9/16 , B25J19/02 , H02G1/02 , B64U20/00 , B64U20/87 , B64D47/00 , B64U10/13 , B64U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辅助夹持架空导线安置传感器的拆装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无人机、机械臂和互锁机械手,无人机连接机械臂,互锁机械手包括外形框架,以及安装在外形框架内的探测仪、导线定位模块和弹簧夹持模块,弹簧夹持模块通过互锁的弹簧力夹持架空导线,实现快速拆装;无人机与机械臂之间采用软连接的连接方式,为安装时提供缓冲;对应的方法中通过深度相机获取输电导线待挂载目标点的图像,利用通用图像分割识别模型对图像进行处理和识别,同时结合地面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目标点的框选或点击,最后由无人机搭载机械手对识别出的输电导线待挂载点进行追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拆装方便快速、安全可靠、挂载准确率和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95525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46976.8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导线自适应控制电磁感应取能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固定于输电导线的电磁感应取能装置获取第一电磁感应电动势;若第一电磁感应电动势小于工作电磁感应电动势,则电磁感应取能装置基于第一电磁感应电动势自适应控制磁芯单元在线圈单元内进行伸进或缩回,得到第二电磁感应电动势;对第一电磁感应电动势或/和第二电磁感应电动势进行滤波整流和电压转换处理,得到电磁感应输出电压;基于电磁感应输出电压选择进行用电设备供电或充电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自适应控制磁芯单元在线圈单元内进行伸进或缩回,以获取电磁感应电动势,并选择进行用电设备供电或充电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564732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86689.6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数据的数据资产交易数字签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户身份信息,对该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身份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完成身份信息登入,否则,重新获取用户身份信息;身份信息登入后,确定待交易的数字资产,获取该待交易的数字资产对应的历史数据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对该历史数据信息进行数字签名,并添加带有时间标签的数字水印;将身份信息登入期间发生的所有进行所述数字签名的数据汇总,并封包,然后对封包数据进行二次签名;对二次签名后的封包数据进行数据加密后上传至服务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保证了数字资产交易过程的溯源问题,确保了数字资产的跨平台交易过程更加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