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0322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810477429.8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站的配置优化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潜在能源站中各类供能子系统的输入侧一次能源的功率上限确定潜在能源站的最大供能潜力;根据所述潜在能源站的最大供能潜力确定所述潜在能源站中的可用能源站组;根据所述可用能源站组中供能子系统与负荷中心间的配置优化指标值确定所述供能子系统的可用供能子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一种分布式能源站的配置优化方法,使混合能源站的配置建设成本最优,使全寿命周期建设运维总费用、碳排放及能效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560087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82587.8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CN)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层能量管理的并网型多站融合综合能源总系统,包括多个综合能源系统,各个综合能源系统均接入主网,各个综合能源系统均包括两两相互连接的分布式电源站、能源转换单元和储能站,并网型多站融合综合能源总系统采用双层能量管理模型进行优化调度,双层能量管理模型包括下层规划模型和上层规划模型,下层规划模型以系统总用能成本最小为目标,上层规划模型以各个综合能源系统之间的能源交互费用减去并网型多站融合综合能源总系统与主网之间的能源交互费用的差值最大为目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利于降低单个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并且提升多站融合综合能源总系统的整体收益,还能减轻主网所承受的电能交互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44681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810100962.2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能量枢纽模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能量枢纽模型中各能量转换器的故障率和修复率计算每种能量转换器的投产因子;根据所述投产因子得到能量枢纽的供能能力;结合所述能量枢纽的供能能力、能量消费者的用能需求以及所述投产因子得到能量枢纽的可靠性。本发明填充了能量枢纽模型可靠性评估的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1789221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88326.2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F18/2411 , G06F18/2433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异构能源站点态势感知监测方法,属电力能源领域,解决了分布式异构能源站点态势感知异构和分布性处理不足提高实时监测问题。包括采集每个能源站点历史时间段的态势要素进行预处理并标注得到站级样本集训练站级态势感知模型;将所有能量站点的站级样本集进行特征关联,将关联性高的样本转换为向量,将向量和标签作为系统级样本训练系统级态势感知模型;将实时采集的每个能源站点态势要素进行预处理输入站级态势感知模型,根据各站级态势感知模型输出结果对各能源站点态势要素标注后特征关联,将关联性高的态势要素转换为向量及对应标签输入系统级感知模型得到系统级感知结果。实现对分布式异构能源站点运行状态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0859652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714879.4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清华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需求侧综合能源站协同运行优化调度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多个能源站控制器的每个能源站控制器作为分布式计算节点和通信节点;至少一个机电设备控制器作为分布式计算节点和通信节点;至少一个智能传感器作为分布式通信节点;以及至少一个智能执行器作为分布式通信节点。该系统按照既定时间步长,由任意一个能源站控制器定时发起协同优化计算,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分布式计算求解优化问题,确定各个能源站当前时刻的制冷功率、制热功率、发电功率的最优值,实现多能源站协同运行调度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7787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114380.X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F11/46 , F24F11/64 , F24F11/84 , F24F11/85 , F24F11/88 , F24D3/02 , F24D3/10 , F24D19/10
Abstract: 基于管网蓄能的全电能源站与电网互动调控系统与方法,调控系统包括第一旁路和第二旁路;第一旁路设置在全电能源站内,包括: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一电动调节阀;第二旁路设置在距离冷水机组最远的换热站内,包括:压力传感器、第二电动调节阀、流速传感器;当全电能源站未与电网互动时,第二电动调节阀关闭;当全电能源站与电网互动时,第二电动调节阀开启,并根据流速传感器所测流速与预设流速目标值的关系调节第二电动调节阀的开启程度;当全电能源站与电网互动时,根据压力传感器所测供水压力与预设压力目标值的关系,调节第一旁路中水泵的运行频率和运行台数。提高能源站与电网互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227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84141.0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天津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多区域电‑冷‑热互联分布式能源站量质协同规划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建立不考虑互联协同的分布式能源站综合模型;基于电‑冷‑热互联管线模型,建立电‑冷‑热互联的分布式能源站综合模型;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以分布式能源站规划设备型号、容量与能源站#imgabs0#效率为决策变量,经济最优为优化目标,引入量质协同约束,构建多区域电‑冷‑热互联分布式能源站量质协同规划模型,可用于充分考虑各区域负荷差异性,进行多区域分布式能源站考虑量质协同的电‑冷‑热互联规划,降低能源站设备配置冗余,提高能效,降低系统总成本与碳排放量,提高环保效益;其次,可促进能源高品质利用,兼顾考虑能量的“数量”与“品质”双重属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146616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04619.4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活配置的移动式能源供给分配装置,涉及热能源供给分配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框架、换热壳体、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对接结构、换热壳体对接结构、固定框架对接结构和限位固定机构;限位固定机构用于将相邻两组固定框架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将相邻两组所述换热组件进行限位固定和相邻两组所述换热壳体进行限位固定。本发明可根据需要使用的能量对该灵活配置的移动式能源供给分配装置进行自由组合,灵活配置能源,使用更加方便灵活;通过限位固定机构将对接后的固定框架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将换热组件进行限位固定、换热壳体进行限位固定,只需操作一次限位固定机构即可,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050322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477429.8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站的配置优化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潜在能源站中各类供能子系统的输入侧一次能源的功率上限确定潜在能源站的最大供能潜力;根据所述潜在能源站的最大供能潜力确定所述潜在能源站中的可用能源站组;根据所述可用能源站组中供能子系统与负荷中心间的配置优化指标值确定所述供能子系统的可用供能子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一种分布式能源站的配置优化方法,使混合能源站的配置建设成本最优,使全寿命周期建设运维总费用、碳排放及能效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71466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404619.4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活配置的移动式能源供给分配装置,涉及热能源供给分配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框架、换热壳体、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对接结构、换热壳体对接结构、固定框架对接结构和限位固定机构;限位固定机构用于将相邻两组固定框架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将相邻两组所述换热组件进行限位固定和相邻两组所述换热壳体进行限位固定。本发明可根据需要使用的能量对该灵活配置的移动式能源供给分配装置进行自由组合,灵活配置能源,使用更加方便灵活;通过限位固定机构将对接后的固定框架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将换热组件进行限位固定、换热壳体进行限位固定,只需操作一次限位固定机构即可,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