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291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46808.1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入电压驱动的直流变频蓄能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换热器、电子膨胀阀、第二换热器、泵、第三换热器和蓄能系统;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通道与第二换热器的一端连接,第二阀通道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第三阀通道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第四阀通道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第一换热器通过电子膨胀阀与第二换热器连接;直流电源输入所述机组,直流电源供电,电压波动控制压缩机功率;所述第二换热器依次与蓄能系统、第二电动调节阀、第二电磁阀、第三换热器、第一电磁阀、泵串联连接。本发明基于直流变频技术,通过直流电源供电,电压调节压缩机功率输出,提供稳定的电能供应,同时利用蓄能系统调节峰谷。
-
公开(公告)号:CN112270449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011215184.5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5B13/02 , G06F18/2113 ,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N5/01 , G06N20/20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82 , G06N3/0895 , F22B35/1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相关性的工业系统时延确定方法,自工业系统采集传感器特征和数据,提出结合预测目标Spearman的相关性系数、梯度提升机对海量特征进行特征选择后,根据TD‑CORT时延算法得到各特征与预测目标之间的时延大小;本发明也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相关性的工业系统时延确定方法的受控量预测方法,由时延大小进一步进行特征选择,并重构输入数据集,输入融合模型进行受控量的预测;本发明将各传感器参数的时滞时间量化,经过时延检测的数据,可以准确划分输入数据窗口,有效避免数据窗口不准确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在提高预测的准确性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模型的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18680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92978.3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冰洁 , 王盛 , 胡晓燕 , 陈琛 , 葛毅 , 李泽森 , 陈浩 , 马亚辉 , 郭磊 , 王林钰 , 邹风华 , 陈爱康 , 江海燕 , 史文博 , 陈光 , 丁一帆 , 韩四维 , 周佳伟 , 翟俊义 , 刘澜 , 朱迪 , 赵杨阳 , 徐海华 , 陈杰军 , 陈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层LMDI的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及系统,该分析方法包括获取数据,构建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将获取的数据输入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模型,计算历年总碳排放量及总碳排放增量,分析人口、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能耗强度以及碳排放系数对碳排放增量的影响,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政府碳减排规划的政策制定和目标实现提供支撑;其中,获取的数据包括待测地区历年人口数据、产业结构数据、各产业GDP数据、各产业对各类型能源的消耗数据以及各类型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该系统被配制实现上述分析方法。本发明能够快速衡量多种复杂因素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从而为政府政策规划制定和目标实现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611336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910960418.X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双级需求侧响应的园区多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法。本发明包含双级需求侧响应的园区多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包括:系统最优化运行求解方法包括:对用户负荷进行预测,得到优化周期内的用户电负荷、热负荷随时间的曲线;分别建立CHP机组的能源转化模型、光伏机组能源输出模型、储电装置充放电模型;建立多能源系统中的多种能量流模型:以系统的总体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目标指标函数;求解最优化问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双级需求侧响应的多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相对于仅考虑用户侧响应的多能源系统,由于在优化运行求解中,同时将电网端需求侧控制量及用户端需求控制量作为优化变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611336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960418.X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双级需求侧响应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法。本发明包含双级需求侧响应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包括:系统最优化运行求解方法包括:对用户负荷进行预测,得到优化周期内的用户电负荷、热负荷随时间的曲线;分别建立CHP机组的能源转化模型、光伏机组能源输出模型、储电装置充放电模型;建立多能源系统中的多种能量流模型:以系统的总体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目标指标函数;求解最优化问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双级需求侧响应的多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相对于仅考虑用户侧响应的多能源系统,由于在优化运行求解中,同时将电网端需求侧控制量及用户端需求控制量作为优化变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89727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111154210.2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物元可拓模型的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区域能源互联网评价指标体系;S2、构建改进物元可拓模型;S21、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S22、计算确定区域能源互联网发展评价的物元矩阵;S23、对区域能源互联网发展评价的经典域物元矩阵、节域物元矩阵进行计算确定;S24、计算确定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等级的关联度;S3、通过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等级的关联度确定区域能源互联网的评价等级。本发明从经济效益、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节能高效和协同运行五个维度,构建了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全面、完整的对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99291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646808.1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入电压驱动的直流变频蓄能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换热器、电子膨胀阀、第二换热器、泵、第三换热器和蓄能系统;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通道与第二换热器的一端连接,第二阀通道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第三阀通道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第四阀通道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第一换热器通过电子膨胀阀与第二换热器连接;直流电源输入所述机组,直流电源供电,电压波动控制压缩机功率;所述第二换热器依次与蓄能系统、第二电动调节阀、第二电磁阀、第三换热器、第一电磁阀、泵串联连接。本发明基于直流变频技术,通过直流电源供电,电压调节压缩机功率输出,提供稳定的电能供应,同时利用蓄能系统调节峰谷。
-
公开(公告)号:CN111711206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0621404.8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IPC: H02J3/24 , H02J3/3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计及热网动态特性的城市热电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选定的城市热电综合能源系统建立供能设备模型;步骤2:根据选定的城市热电综合能源系统中供热网络结构及参数,结合步骤1中的各个供能设备模型,进而建立线性化的城市电力网络模型;步骤3:根据选定的城市热电综合能源系统中供热网络结构及参数,计算各热力节点质流量与各管道传输延时等参数;根据计算的热网参数建立热力管道动态模型、混合节点温度模型和换热站等效管道模型;根据热网模型结合热网拓扑结构建立城市供热网络的整体动态模型等步骤;该方法用以解决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高渗透率接入下城市热电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9727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1154210.2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物元可拓模型的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区域能源互联网评价指标体系;S2、构建改进物元可拓模型;S21、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S22、计算确定区域能源互联网发展评价的物元矩阵;S23、对区域能源互联网发展评价的经典域物元矩阵、节域物元矩阵进行计算确定;S24、计算确定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等级的关联度;S3、通过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等级的关联度确定区域能源互联网的评价等级。本发明从经济效益、安全可靠、绿色环保、节能高效和协同运行五个维度,构建了区域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全面、完整的对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12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42594.7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光储直柔系统并网惯量的电热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基于等效热参数的建筑虚拟惯量模型,根据所述建筑虚拟惯量模型确定建筑内部热惯量转换为并网惯量的参考值;S2、控制所述光储直柔系统的并网功率,基于虚拟同步发电策略以及并网惯量的参考值,将所述建筑内部热惯量转换为并网惯量,以提升光储直柔系统的并网惯量,对光储直柔系统的并网惯量进行提升;无需额外配置储能设备即可提高光储直柔系统的并网惯量,减少了初始建设投资,充分挖掘了建筑内部贮藏的热惯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