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电路以及振动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6654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1980035594.0

    申请日:2019-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电路以及振动发电装置,该电源电路将从振动发电元件输入的电力向外部负载输出,其具备:对从振动发电元件输入的交流电力进行整流的整流电路;蓄积从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力的第1电容器;斩波电路,其具有对斩波定时进行控制的开关元件,且输入部与第1电容器连接;以及向开关元件供给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生成部,并且控制信号生成部不参照第1电容器的电压而生成控制信号。

    振动发电元件以及振动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4210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1980028585.9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在利用来自外部的振动从输出线输出交流电的振动发电元件中,具备:中间电极,其未与输出线连接;多个驻极体电极,其与中间电极对置配置,且在与中间电极对置的面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驻极体;保持部,其将中间电极与多个驻极体电极保持为彼此相对振动自如;以及电荷注入器,其向中间电极注入与形成于多个驻极体电极的表面的驻极体相反特性的电荷。

    静电型设备、静电型设备中间体以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06666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080040859.9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静电型设备具备:形成于同一基板的固定部、可动部以及对上述可动部进行弹性支撑的弹性支撑部;第1玻璃封装件,其以上述固定部及上述弹性支撑部相互分离的状态阳极接合于上述基板的表背两面中的一方的面;以及第2玻璃封装件,其以上述固定部及上述弹性支撑部相互分离的状态阳极接合于上述表背两面中的另一方的面,且在与上述第1玻璃封装件之间形成配置上述可动部的密闭空间,在上述固定部及上述可动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驻极体,在上述第2玻璃封装件形成有与上述固定部连接且在上述第2玻璃封装件的外表面露出的第1电极、以及与上述弹性支撑部连接且在上述第2玻璃封装件的外表面露出的第2电极。

    振动发电元件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0283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80009817.9

    申请日:2020-01-21

    Abstract: 振动发电元件具备:固定电极部及可动电极部,其形成于隔着绝缘层而设有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基板的上述第二层;框体,其由隔着上述绝缘层而设置的上述第一层和上述第二层形成,且在上述第二层支撑上述固定电极部;弹性支撑部,其形成于上述第一层,且利用与上述框体的上述第一层连结的梁部来弹性地支撑上述可动电极部;以及第一导通部,其将上述可动电极部与上述弹性支撑部电连接。

    振动发电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50409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80068784.3

    申请日:2017-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从外部施加的振动能从低加速度至高加速度能够效率良好地整流以及蓄电的静电方式的振动发电装置。具备:可动侧部,其通过振动能而能够在预定的振动方向上振动,并具有沿振动方向的第一面;以及固定侧部,其构成为具有以使可动侧部能够在振动方向上振动的方式与可动侧部的第一面隔着预定的间隔而对置的第二面。在可动侧部的第一面以及固定侧部的第二面各自的表面,在振动方向上交替地形成有多个凹部和凸部。在固定侧部和可动侧部的至少一方形成有驻极体膜。构成为具有与可动侧部的第一面侧和固定侧部的第二面侧的间隔相应的值的力系数(机电转换系数)在可动侧部的振动振幅小时变小,在可动侧部的振动振幅大时变大。

    振动发电元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9730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80071712.4

    申请日:2017-11-13

    Abstract: 振动发电元件具备: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其相对于第一电极沿预定的方向移动;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其相对于第三电极沿预定的方向移动;以及支撑部,其以能够沿预定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沿预定的方向配置,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对置面的至少一方、和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的对置面的至少一方带电,支撑部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静电力、和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的静电力沿预定的方向平衡的状态支撑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