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1873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1464886.7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最大流最小割定理的含多能量枢纽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输入规划所需参数值、划分源/汇点、计算最大流最小割、制定规划优化方案、修正规划优化方案、输出规划优化方案等主要步骤,以解决现有规划方法中存在的模型构造不完备、求解方法不合理等问题,提高了规划优化方案对系统运行可靠性提升的基础保障水平。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基于最大流最小割定理的含多能量枢纽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21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62072.4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蓄热式智能负载的三相不平衡抑制系统,包括有功控制模块、关键性负载、非关键性负载、电力弹簧,非关键性负载包括分别与电力弹簧串联的三个蓄热负载单元、一个热量输出单元以及热量输出控制单元,三个蓄热负载单元分别并联于三相母线的三相上,有功控制模块调节三个蓄热负载单元的功耗,热量输出控制单元控制三个蓄热负载单元的热量输出。通过蓄热负载单元与电力弹簧形成单相智能负载分别调节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通过源荷互动改善三相负载不均衡状况,从而改善电能质量,三个单相蓄热式智能负载结合热量输出单元,热量输出单元额外单独供热实现用户用热需求与用电需求解耦,能够实现更灵活可靠的多能需求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0726889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0904842.2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调相机变压器组保护试验模型试验方法及系统,输入物理试验参数至预先构建的包含调相机试验机组以及一、二次设备的大型调相机组继电保护物理试验系统模型,输出调相机物理试验运行工况,试验机组根据调相机真机物理特性进行等效缩比模型的试验机组的选取;输入仿真实验参数至预先构建的RTDS和实际工程用的二次设备相结合的大型调相机组继电保护仿真试验系统模型,输出调相机仿真试验运行工况。优点:本发明利用物理动模与调相机真机物理特性相近进行模型有效缩比,建立涵盖试验机组以及一、二次设备大型调相机组继电保护物理试验系统;利用RTDS可模拟调相机组实际参数,两种试验模型相辅相成,共同保证试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57172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810578457.9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数模仿真系统的变送器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被测试变送器、信息反馈装置和实时数模仿真系统,实时数模仿真系统根据被测试变送器所需测试参数建立变送器测试仿真模型,通过小功率信号方式输出电流和/或电压信号至被测试变送器;信息反馈装置结合被测试变送器输出的电信号及相应被测参数的设定值,根据过量逻辑测试压板检测被测试变送器输出端的电信号是否满足过量逻辑测试条件,根据欠量逻辑测试压板检测被测试变送器输出端的电信号是否满足欠量逻辑测试条件,将检测结果以接点信号的形式反馈至实时数模仿真系统;实时数据仿真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接点信号对测试结果进行正确与否判别。本发明可大幅度提高变送器的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400613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810109217.4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并网过程中发电机与调相机启机过程识别方法,综合利用启机过程并网断路器位置接点正常和异常两种状态,并网断路器位置状态正常时,以断路器的位置作为并网条件主判据,当断路器位置状态异常时,以电压、频率、电流电气量以及其他辅助接点信息作为并网条件的主判据,采用多种节点信息作为启机识别条件,启机识别准确率高、显著降低保护误动作、故障拒动的发生率;支持单位置和双位置两种方式的并网断路器状态接入,适用于多种并网断路器的位置接入,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52844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64888.6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可靠性约束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方法,包括输入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所需参数值、构造协同规划主问题模型、构造检验协同规划方案电力系统运行可行性子问题模型、构造检验协同规划方案天然气系统运行可行性的子问题模型、构造检验协同规划方案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子问题模型、输出考虑可靠性约束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方案等步骤,以解决传统协同规划过程中模型构造不完备、求解方法不合理等问题,提高了协同规划对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基本保障作用。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考虑可靠性约束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协同规划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072688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04842.2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调相机变压器组保护试验模型试验方法及系统,输入物理试验参数至预先构建的包含调相机试验机组以及一、二次设备的大型调相机组继电保护物理试验系统模型,输出调相机物理试验运行工况,试验机组根据调相机真机物理特性进行等效缩比模型的试验机组的选取;输入仿真实验参数至预先构建的RTDS和实际工程用的二次设备相结合的大型调相机组继电保护仿真试验系统模型,输出调相机仿真试验运行工况。优点:本发明利用物理动模与调相机真机物理特性相近进行模型有效缩比,建立涵盖试验机组以及一、二次设备大型调相机组继电保护物理试验系统;利用RTDS可模拟调相机组实际参数,两种试验模型相辅相成,共同保证试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565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1118465.1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H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效计算模型动态切换的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方法,1)采用省略接地变励磁阻抗支路的等效计算模型计算接地电阻值;2)若步骤1中计算的接地电阻值大于等于预设的阻值门槛值,则采用计及接地变励磁阻抗支路的等效计算模型计算接地电阻值,并将其作为最终的接地电阻值;若步骤1中计算的接地电阻值小于预设的阻值门槛值,并且注入式电源电压小于预设的电压门槛值,则步骤1中计算的接地电阻值为最终的接地电阻值。同时也公开了相应的系统。本发明根据不同的情况切换不同等效计算模型的结果,准确得出当前接地电阻计算值,提升了接地电阻的测量计算方法在全范围内的健壮性和准确性,提高了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94013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109215.5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被保护对象的启机保护配置方法,包括:对于发电机变压器组按被保护对象划分为发电机、主变压器、厂用变压器、励磁变压器,分别为各被保护对象配置启机主保护,所述启机主保护包括启机差动保护;对于调相机变压器组按被保护对象划分为调相机、主变压器、励磁变压器,分别未各保护对象配置启机主保护,所述启机主保护包括启机差动保护。本发明还包括配置启机过流保护和启机零序电压保护。本发明在启机阶段,任意被保护对象范围内发生故障,均能在两个电气周期时间内识别出故障,能够快速切除故障,进一步保证设备和电网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112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802105.4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效能和传热的换热器模型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换热器模型,在两流体支路的入口和出口上建立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换热器模型的换热方式包括顺流、逆流或交叉流;获取流体支路入口和出口之间的温度差,以及流体的流量;计算换热器模型的传热单元数、传热效能和最大可能传热量;基于传热效能确定换热器模型的换热效率;基于传热单元数,确定是否对换热器模型的换热面积进行调整;基于最大可能传热,计算流体之间的实际传热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较少的参数对换热器模型进行计算,计算简单,通过计算得到的指标能够对换热器模型的效率进行有效的评价,对换热器模型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