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6567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66490.9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充电站功率有序调控方法、充电站预制舱、终端及存储介质,根据各充电接口的充电需求功率及各充电接口当前输出功率计算充电总需求功率,并将充电总需求功率与预存储的限制功率或充电站设计容量进行比较,结合变压器运行温度及高压接线端子温度、低压接线端子温度,动态调节各充电接口的实际输出功率。本发明旨在避免无序的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对电网造成的潜在危害,有序控制多车充电情况,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做到既保证运营的经济性、减少充电设施运营商的投资成本,又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充电客户的充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93282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468902.2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站预制舱及充电站功率有序调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预制舱和充电终端;所述预制舱包括:高压室、变压器室、低压室、整流室、控制室,控制室内至少配置有工控机及功率控制单元,控制室通过采集配电设备信息和充电功率信息,实时调节多回路功率输出;所述充电终端将车辆充电需求送至控制室,并计量消耗电能。本发明避免了无序的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对电网造成的潜在危害,能够有效利用预装式充电站配置的配网资源,充分挖掘充电站服务能力,有序控制多车充电情况,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做到既保证运营的经济性、减少充电设施运营商的投资成本,又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充电客户的充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5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40785.X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N3/0442 , G06F17/10 , G06F18/21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用户充电行为特性的电动汽车可调潜力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分析不同用户的充电行为特性建立电动汽车不同充电行为特性的详细边界模型,并基于闵可夫斯基求和理论对电动汽车参数进行聚合;根据电动汽车不同充电行为特性的详细边界模型利用PSO‑LSTM算法对聚合的电动汽车参数进行预测;针对用户意愿的不确定性建立基于后悔理论的三支决策模型并考虑用户意愿建立自调度模型,基于预测的电动汽车参数以及自调度模型计算电动汽车集群可调度潜力,使电动汽车集群可以更好的实现负荷削峰填谷和提供备用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2616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1622854.4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肖伟 , 吕晓荣 , 林元华 , 段薇 , 张浩 , 赵明宇 , 赵翔 , 龚栋梁 , 耿群锋 , 张建伟 , 惠琪 , 赵彦涛 , 邓超 , 戴敏 , 宋旸 , 郭云翔 , 董自波 , 权强强 , 申庆祥 , 蒋伟 , 郑凯 , 鲍恩奇
IPC: B60L53/60 , B60L53/62 , B60L5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充电系统的切换系统及存储介质,基于充电系统的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机交互单元,用于显示充电桩的基本信息,获取用户基本充电需求信息并发送至充电控制单元;充电控制单元,用于基于用户基本充电需求信息,控制充电桩的实际输出功率;功率输出单元,用于基于充电桩的实际输出功率,向用户车辆输出充电桩的输出直流电能。本发明提供基于新一代充电系统的切换技术,将有限的充电容量,按需分配至各充电桩,确保新一代充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932826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468902.2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站预制舱及充电站功率有序调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预制舱和充电终端;所述预制舱包括:高压室、变压器室、低压室、整流室、控制室,控制室内至少配置有工控机及功率控制单元,控制室通过采集配电设备信息和充电功率信息,实时调节多回路功率输出;所述充电终端将车辆充电需求送至控制室,并计量消耗电能。本发明避免了无序的电动汽车充电行为对电网造成的潜在危害,能够有效利用预装式充电站配置的配网资源,充分挖掘充电站服务能力,有序控制多车充电情况,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做到既保证运营的经济性、减少充电设施运营商的投资成本,又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充电客户的充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986220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87084.4
申请日:2014-05-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LC的电动汽车自适应充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控制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接口;PLC通信信号耦合:在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中,在CP线与PE端子之间连接电容CPLC和与电容CPLC一端相连接的PLC模块,在CP线与电容CPLC的公共端连接一电感L,并将电感L的另一端与第一检测点相连接,最后在电感L的两端并联一电阻;充电控制的装置自适应;充电控制的参数自适应;充电过程控制;充电结束控制。本发明将PLC信号耦合在导引控制线CP、PE上,完成装置自适应、参数自适应,使电动汽车进行能源补充时,能够忽略供电设备的不同及各地充电参数的差异,简化了充电的操作性,安全可靠性高,对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起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218440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70761.1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10/7088 , B60L11/18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设备的功率智能调节电路及方法,首先计算电动汽车荷电状态SOC及电动汽车负荷,绘制负荷曲线;通过绘制同类型多辆电动汽车的负荷曲线,判断负荷曲线是否收敛,若负荷曲线收敛则输出负荷曲线,若不收敛则重复上述操作;根据所述电动汽车负荷曲线确定整个充电站的最大输出功率,各终端充电设备根据电动汽车的荷电状态SOC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决策模型,将充电过程分为能量补充阶段、功率保持阶段及小电流补充阶段三个阶段,动态分配各充电口的功率。本发明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有效预测,充分利用充电机实现有序充电控制,保障电动汽车灵活、快速充电,同时兼顾区域负荷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03985922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186474.X
申请日:2014-05-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高防水保温电池箱。其包括密封的箱体和箱体内的若干电池单元,还包括设置于箱体内且与若干电池单元相连的散热装置,每个电池单元设置加热装置,所述的箱体内还设置通过控制电路与加热装置相连的电池箱控制器。本发明设计中空散热板为每块电池单元模块散热,保证电池单元模块散热均匀,提高散热效率。加热装置用于电池箱低温状况下对电池箱进行电加热,保证动力锂电池可以可靠运行,通过对加热板实时监控,保证电池包的温度均匀性,解决了电动乘用车电池工作时的散热和冷启动时的加热等问题,安全可靠,拆卸方便快速。
-
公开(公告)号:CN10374642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007065.9
申请日:2014-01-07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接口智能识别技术的直流充放电控制方法,包括充放电接口智能识别控制,充放电握手控制、充放电模式选择及充放电参数配置控制,充放电过程控制,充放电结束控制几个步骤,通过研究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放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的通信原理及通信需求,提出一种适用于该通信的充放电控制方法,以实现电动汽车充放电操作的调度管理,保障电动汽车可靠、灵活接入电网进行充放电,同时有利于电网侧负荷预测及负荷调节特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15512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32147.8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网电流谐波抑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本发明基于单相并网逆变器输出电压、并网电流和并网处电压,进行并网下垂控制和能量成型控制,获得控制并网逆变器的调制波控制电压,可有效进行多阶次谐波抑制,整个过程仅含有一个控制参数且物理意义明确,控制简单,对并网逆变器系统滤波参数一定范围内的扰动具有鲁棒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