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048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40963.1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固废生物干化装置及方法,有机固废生物干化装置包括罐体、曝气设备和尾气循环系统。罐体内设有发酵仓、干化仓和储料仓,发酵仓和干化仓上设有抽气口,曝气设备安装在发酵仓和干化仓内,尾气循环系统包括蒸发箱、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控制阀,控制阀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抽气口的出口与蒸发箱的进口连通,蒸发箱的出口与控制阀的第一进气口连通,蒸发器与压缩机和冷凝器连接,冷凝器设于发酵仓内,第一出气口与发酵仓连通,第二出气口与外界连通,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可选择性的打开和关闭。本发明的有机固废生物干化装置可以对有机固废发酵尾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有利于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82674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1910126618.5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3B1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投资成本低,建造方便,不会造成生态破坏的以废弃隧道或者防空洞作为储能容器的变工况无水坝抽水蓄能系统及方法。所述的蓄能系统,包括水源、水泵机组、储能容器、释能管路、水轮机机组和发电机;所述的水源通过管道与水泵机组的进水接管相连通,水泵机组的出水接管与储能容器相连通;所述的储能容器通过释能管路与水轮机机组的进水接管相连通,水轮机机组的输出端与发电机的输入端相连通,发电机的供电端与外部的电网并网连接;所述的水轮机机组的出水接管通过管道与水源连通;所述的水泵机组的供电端连接外部电网;所述的储能容器还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压缩机;所述的储能容器采用密封处理后的废弃隧道或者防空洞。
-
公开(公告)号:CN103234380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139361.X
申请日:2013-04-19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F28F25/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冷却塔的集水装置和方法,以解决常规冷却塔需要消耗大量输送冷却水的电力,以及降低雨区噪声污染的问题。所述集水装置位于冷却塔的填料层下方;所述集水装置包括分集水槽,所述分集水槽为U型水槽,悬吊或支撑在冷却塔的淋水架构上;冷却水通过集水装置收集到分集水槽中,汇流到主集水槽,流出冷却塔;其中,所述主集水槽与所述分集水槽垂直,且通过U型口与所述分集水槽终端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使循环水泵的静扬程大大减少,节省后期运营成本,同时在高处收集冷却水,降低噪声污染,也提高冷却塔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9921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216479.5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气复合蓄能发电系统及方法,属于电网调峰领域,系统包括:压力水箱(1)、水池(2)、水轮机(3)、高压氮气储存罐(4)、一级压缩机(5)、二级压缩机(6),一级膨胀机(7)、二级膨胀机(8)、低温蓄热器(9)、高温蓄热器(10)、常压氮气储存罐(12)、多个连通管道(13)以及多个阀门(14),利用不易溶于水的氮气替代空气,避免了对水轮发电机的叶片造成汽蚀损害,提高了蓄能发电系统的耐用性;且在蓄能时对压缩氮气的能量进行梯级利用,一部分低压氮气储存在压力水箱(1)中,另一部分高压氮气储存在高压氮气储存罐(4)中,使不同压强的氮气都能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蓄能发电系统的蓄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74898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10237531.3
申请日:2012-07-09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具体公开一种漂浮散热装置,包括浮体机构、超温水提升机构及超温水喷射机构,其中:所述超温水提升机构及所述超温水喷射机构安装于所述浮体机构的浮体上,以浮于水体的水面上;所述超温水提升机构的潜水泵从水体底部水体中泵入超温水并提升到预设扬程高度;所述超温水喷射机构通过配水管与所述超温水提升机构连通,以将提升的超温水喷射到空气中散热,冷却后的超温水自然落入水体中。本发明可充分利用水体水面设置散热装置进行水体散热和增氧,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降低电耗,实现节能环保之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106306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42615.6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塔配水系统建模方法,包括:读取初步布置方案图;对该布置方案图进行转化,包括将冷却塔竖井简化为点;将配水槽、配水分槽、配水管划分为管段;简化喷头及与其连接的短管、三通为节点;各个管段均简化为直线段;以冷却塔竖井为起始点,遍历各管段,对每一管段进行编号,并对应编号保存该管段的起始节点和终端节点坐标、以及各个管段与配水设计相关的属性信息;保存每个管段与下游管段的连接关系信息;将上述遍历过程中记录的各个管段的数据保存在一个数据集中。本发明提供的冷却塔配水系统建模方法,能够读取先期初步设计完成的冷却管路布置方案图,并形成数据集作为冷却配水计算的模型,利用该模型可方便的进行配水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2930130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345631.8
申请日:2012-09-17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基于进风口阻力高位集水冷却塔阻力计算装置和建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计算常规冷却塔进风口区域阻力的方法不适用于高位集水冷却塔,无法得到高位集水冷却塔阻力,不能建造高位集水冷却塔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建立高位集水冷却塔的物理模型;测量物理模型中淋水面积和塔壳底面积,得到淋水面积与塔壳底面积之比并由此确定试验常数;通过实验确定填料阻力系数;根据进风口区域阻力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进风口区域阻力;并结合冷却塔其他阻力计算得到高位集水冷却塔阻力;对高位集水冷却塔的结构尺寸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结构尺寸建造高位集水冷却塔。提出了适用于高位集水冷却塔的进风口区域阻力计算公式,计算装置和建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774898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37531.3
申请日:2012-07-09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C02F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具体公开一种漂浮散热装置,包括浮体机构、超温水提升机构及超温水喷射机构,其中:所述超温水提升机构及所述超温水喷射机构安装于所述浮体机构的浮体上,以浮于水体的水面上;所述超温水提升机构的潜水泵从水体底部水体中泵入超温水并提升到预设扬程高度;所述超温水喷射机构通过配水管与所述超温水提升机构连通,以将提升的超温水喷射到空气中散热,冷却后的超温水自然落入水体中。本发明可充分利用水体水面设置散热装置进行水体散热和增氧,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降低电耗,实现节能环保之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941758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58017.9
申请日:2010-08-19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固定硝化细菌处理电厂含氮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运行1年以上的脱氮污水处理系统中分离筛选高效优势硝化菌,对其进行驯化并扩大培养;(2)采用包埋、吸附法结合的固定化技术将硝化菌固定在软性聚氨酯泡沫填料上投加到流化床反应器中,投加体积为反应器有效体积的25-35%,菌体投加量为1g湿菌种/150mL填料;(3)反应器运行初期采用间歇培养方式,进水为生活污水并投加营养物质,控制C∶N∶P的质量比为100∶15-20∶1,间歇运行10d后,至水中聚乙烯醇溶出较少时(表现为液面上泡沫较少或基本没有)污水处理系统开始正式运行,进行污水脱氮处理。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污水脱氮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62992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15765.6
申请日:2017-01-10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拦污装置,属于循环水取水过滤领域。该拦污装置包括至少一道导流墙、至少两块拦污网和压缩空气释放系统。本发明通过在任意相邻的两道导流墙之间及位于两侧的导流墙与泵房前池的池壁之间分别固定设置一块拦污网,且在泵房前池底部设置压缩空气释放系统,当拦污网两侧的水位差达到第一预设数值时,压缩空气释放系统释放压缩空气,以使附着在拦污网上的污物由拦污网上脱离而漂浮在拦污网远离泵房的一侧水面上,使得水流可顺利通过拦污网,避免任一拦污网和位于其两侧的导流墙或泵房前池的池壁之间的连接点在水的压力作用下断开,导致污物堵塞格栅、鼓网等循环水过滤设备,进而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