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1331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011161056.7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与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身份的匿名认证方法、服务器及用户终端设备,旨在解决在服务器被挟持的情况下攻击者能够窃取用户信息的技术问题,具体包括:根据注册请求中的用户ID生成完整私钥和完整公钥;用户终端设备根据完整私钥和完整公钥生成知识签名;根据知识签名及相应的发送时间戳对用户终端设备进行认证,若认证成功,则计算认证参量并向用户终端设备发送认证参量,以使用户终端设备根据认证参量对服务器进行认证,否则,中断与用户终端设备的通信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信双方在安全认证的同时,即使服务器是恶意的,攻击者也无法获得用户任何敏感信息,从而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30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95144.X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方能源数据隐私计算的恶意参与行为检出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密钥生成中心发送的秘密信息,通过同态加密公钥对自身能耗数据进行加密获得节点密文,计算并发送第一签名和承诺值给数据融合中心;接收数据融合中心返回的第一消息集合;计算并将第二签名、解承诺值和第一证明发送给数据融合中心;接收数据融合中心返回的第二消息集合;计算并将聚合密文、部分解密结果和第二证明发送给数据融合中心,通过数据融合中心进行结果聚合,在同态加密过程中,增加了一轮承诺操作,能够有效应对流氓攻击的安全风险,提高了数据融合的安全性,同时实现了对恶意行为的精准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299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97942.9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F21/60 , G06F16/245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税电数据安全融合方法、税电节点、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结合税务数据和电力数据计算税电数据融合指标;接收安全查询中心根据门限秘密共享算法拆分保序密钥获得的密钥分片;根据所述密钥分片对所述税电数据融合指标进行联合加密获得税电密文;基于接收到的查询区间从所述税电密文中查询得到位于所述查询区间的密文数据集;根据所述密钥分片对所述密文数据集进行联合解密得到查询结果。本发明通过基于门限秘密共享算法的保序密钥进行加解密,能够保证密钥以及数据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489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62658.X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面向电网的数据中台告警源定位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电网数据中台的告警特征信息;在预先构建的关键告警特征信息关联规则库中获取包含所述告警特征信息的关键告警特征信息关联规则;将关键告警特征信息关联规则中的起始告警特征信息作为告警源。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针对电网数据中台场景的告警源定位技术,具有适用、实用和高效的技术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451331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161056.7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与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身份的匿名认证方法、服务器及用户终端设备,旨在解决在服务器被挟持的情况下攻击者能够窃取用户信息的技术问题,具体包括:根据注册请求中的用户ID生成完整私钥和完整公钥;用户终端设备根据完整私钥和完整公钥生成知识签名;根据知识签名及相应的发送时间戳对用户终端设备进行认证,若认证成功,则计算认证参量并向用户终端设备发送认证参量,以使用户终端设备根据认证参量对服务器进行认证,否则,中断与用户终端设备的通信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信双方在安全认证的同时,即使服务器是恶意的,攻击者也无法获得用户任何敏感信息,从而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
公开(公告)号:CN118228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1635537.6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F21/62 , G06F21/64 , G06F18/23213 , G06F18/214 , G06N3/044 , G06N3/094 , G06N3/088
Abstract: 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电力敏感数据保护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获取的原始敏感电力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敏感数据集;将所述敏感数据集输入预先训练好的CDP‑WGAN模型中,输出合成数据;其中,所述CDP‑WGAN模型是以生成对抗网络为核心并结合#imgabs0#差分隐私技术训练得到的;本发明在整个敏感数据的保密过程中,利用对抗生成网络的优势来生成相似数据集进行发布,在模型训练中加入差分隐私技术来防止信息攻击者造成的敏感数据泄露,通过加入动态隐私预算分配与自适应梯度裁剪阈值选取,来实现更好的模型性能与保密性,使生成数据可靠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07124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0303805.3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IPC: G06Q10/0639 , G06Q50/30 , G06N3/044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链路异常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异常评测需求,确定异常评测指标,并获取与异常评测指标对应的异常评测数据;对异常评测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异常评测数据的客观评分和主观评分;将客观评分和主观评分输入至预设深度学习模型,得到综合评分,并根据综合评分确定异常评测结果。该方法可以根据客观评分与主观评分确定异常评测结果,得到兼顾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结果,避免结果的片面性与主观性,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083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83650.8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1 , G06F18/2415 , G06F18/15 , G06F18/22 , G06F2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敏感数据分类分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业务数据;结合电力业务场景描述和数据流转暴露风险信息,构建电力业务敏感数据属性特征空间;采用改进的注意力机制,根据电力业务敏感数据属性特征空间计算电力业务数据的综合敏感度;进行敏感等级量化,得到电力业务数据的分类分级结果。通过实施本发明,结合电力业务场景描述和数据流转暴露风险信息,构建了属性特征空间,结合该特征空间进行敏感度计算以及分类分级,解决了静态存储存在敏感数据识别策略依赖人工、准确率不高的问题。采用改进的注意力机制,使其能够关联属性特征空间中的动态属性特征,进一步提高敏感数据的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083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383650.8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1 , G06F18/2415 , G06F18/15 , G06F18/22 , G06F2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敏感数据分类分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业务数据;结合电力业务场景描述和数据流转暴露风险信息,构建电力业务敏感数据属性特征空间;采用改进的注意力机制,根据电力业务敏感数据属性特征空间计算电力业务数据的综合敏感度;进行敏感等级量化,得到电力业务数据的分类分级结果。通过实施本发明,结合电力业务场景描述和数据流转暴露风险信息,构建了属性特征空间,结合该特征空间进行敏感度计算以及分类分级,解决了静态存储存在敏感数据识别策略依赖人工、准确率不高的问题。采用改进的注意力机制,使其能够关联属性特征空间中的动态属性特征,进一步提高敏感数据的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9507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911298496.4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散数据频率估计方法、用户端、数据中心及系统,包括:用户端根据向数据中心发送的离散数据的种类生成离散数据编码;用户端获取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并将该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发送至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接收各用户端的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数据中心根据所述各用户端的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确定各类离散数据的发生频率。该方案中用户终端根据松散本地差分隐私的定义,在原始数据上减少噪声的注入,在满足本地差分隐私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数据的失真度,提高扰乱后数据的可用性,进而提高统计结果的准确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