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187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26457.4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1B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整制氢装置,该重整制氢装置包括:重整反应器包括气化室和反应室,气化室设置在反应室的一侧;反应管包括进料口、出料口、位于气化室内的第一管路以及位于反应室内的第二管路,第一管路的第一端与进料口相连通,第二管路的第一端与第一管路的第二端相连通,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与出料口相连通;燃烧室与反应室相邻设置,燃烧室具有燃料进口和空气进口;其中,反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烟气进口,反应室和气化室之间具有烟气连通通道,气化室与燃烧室之间具有烟气循环通道。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重整制氢装置热量损失较多且能源损耗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9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212425.4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新能源直流离网制氢与化石能源制氢耦合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新能源发电制氢技术领域。其中,系统包括:新能源供电模块、直流母线、储能模块、电解槽制氢模块、制氢辅助模块、化石能源制氢模块、氢气储罐和制氢控制模块。本公开从电源端至负荷端均采用直流输送,减少了中间电能变换环节,提高系统效率。此外,本公开通过储能模块为系统提供稳定电压支撑,摆脱传统新能源发电对电网的依赖,在项目配置上更加灵活。将新能源制氢与化石能源制氢两种制氢方式耦合,共同为用氢负荷提供氢气,缓解由于新能源发电波动导致的产氢不稳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1109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1710111721.3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国核华清(北京)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35 , G21C17/02
Abstract: 一种用于监测反应堆堆芯液位和空泡的装置和方法,至少包括:并行连接到电磁波信号收发器的两个同轴导波雷达探头,所述同轴导波雷达探头包括导波杆和同轴套管;一个同轴导波雷达探头仅底部开口从而监测堆芯的真实液位Hl,并且另外的同轴导波雷达探头的同轴套管管壁开孔从而监测堆芯的混合液位Hm,由监测的真实液位Hl和混合液位Hm得到堆芯空泡份额#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76490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210988668.6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综合能源系统中储热罐的至少一个候选位置;候选位置位于综合能源系统供热网络中的两个供热管道之间;确定综合能源系统在预设时间段的目标函数;目标函数包括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的总成本;基于各候选位置、至少一个约束条件以及目标函数确定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方案。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热网和储热设备的互补利用,进而改变热电负荷的匹配曲线,缓解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耦合关系,扩展系统灵活性调节空间、提高风能的消纳水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83416.4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光伏直流供电系统、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户用直流单元,户用直流单元间通过公共互联母线连接;其中,户用直流单元中包含光伏电池组件、升压模块、降压模块、逆变模块、户用直流母线、直流负载及交流负载;光伏电池组件与升压模块的一端连接,升压模块的另一端通过户用直流母线分别与降压模块的一端、逆变模块的一端连接,降压模块的另一端与直流负载连接,逆变模块的另一端与交流负载连接。由此,减少了将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的过程,结构简单,降低了系统复杂度,而且也降低了逆变过程中电能的损耗,提高了电能使用效率,达到了节省成本以及高效灵活配置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41584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0586698.2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国核华清(北京)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临界热流密度增强试验装置,该临界热流密度增强试验装置包括:隔离筒,隔离筒的第一端具有用于安装试验体的安装位和用于敞开试验体的第一端面的下敞口,隔离筒的第二端敞开且具有连接法兰;转接法兰,转接法兰与连接法兰相连;加热体,加热体安装于隔离筒内,且加热体的第一端面用于与试验体的第二端面贴合,加热体具有沿轴向的加热孔;加热器,加热器安装于加热孔;压装法兰,压装法兰压装在加热体的第二端面上,且通过螺纹连接件与隔离筒的第一端可拆卸地相连。本申请的临界热流密度试验装置为分体式结构设计,可实现试验体的方便、快速拆装更换,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加热体,可以极大地降低试验成本,并提高试验效率。(56)对比文件Wei Lu 等.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of 3-D ERVC process for IVR strategy –CHF limits and visualization of boilingphenomena《.Nuclear Engineering andDesign》.2017,第322卷全文.Dawen Zhong 等.Experimental study ofsaturated pool boiling from downwardfacing structured surfaces《.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2016,第108卷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620196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66563.X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16L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套管转接头及其安装方法、套管连接结构。该套管转接头包括:内转接头(1);外转接头(2),套设在内转接头(1)外,包括固定连接的连接段(3)以及套接段(4),套接段(4)能够与内转接头(1)之间形成转接腔(5),套接段(4)具有与转接腔(5)连通的转接口(6);内转接头(1)和外转接头(2)在安装前分体设置,在安装时在连接段(3)与内转接头(1)之间形成密封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套管转接头,能够有效解决输氢套管之间的连接问题,既能够方便实现内管的连接,又能够保证外管与内管之间的保护气的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52411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962376.3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国核华清(北京)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3/028 , G2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及其制备方法。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包括:下封头基体;抗氧化底层,所述抗氧化底层形成在所述下封头基体外壁的至少部分表面;以及多孔金属顶层,所述多孔金属顶层形成在所述抗氧化底层远离所述下封头基体外壁的至少部分表面。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所采用的复合涂层可以显著提高下封头外壁表面的CHF限值,为提高大功率反应堆IVR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8644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1358435.9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14 , H01M8/04007 , H01M8/0612 , H01M8/1011 , H01M8/04082 , H01M8/0432 , H01M8/04701 , H01M8/04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燃烧装置、甲醇燃料电池系统及启动运行方法,所述燃料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烟气管道和多个加热组件,燃烧器具有燃烧腔和回烟腔,回烟腔的一端设有回烟口,烟气管道的一端与烟气出口连接,烟气管道的另一端与回烟口连接,烟气管道上设有驱动器以使烟气管道中的烟气循环流动;多个加热组件串联在烟气管道上、或至少部分加热组件与其他加热组件并联设在烟气管道上,燃料电池中的需热部件与加热组件连接,以通过流经加热组件的烟气加热燃料电池中的需热部件。本发明的燃料燃烧装置能够通过烟气对燃料电池中需热部件进行加热,使得燃料电池启动速度快,不需要依赖于电网或者较大的储能装置,应用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98244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41860.5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云南电投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云南滇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IPC: C25B9/65 , B01J8/02 , B01J19/00 , B01D3/14 , B01D3/32 , H02J3/46 , H02J3/38 , C25B1/04 , C01B3/22 , C01B32/50 , C01C1/04 , F01K11/02 , F02C6/00 , F01D15/10 , C07C29/152 , C07C29/151 , C07C31/04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氢联合循环制备系统,包括:制氢系统,制氢系统用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氢气;甲醇合成系统,甲醇合成系统的工质输入端和制氢系统的氢输出端相连;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燃气联合发电系统的工质输入端和甲醇合成系统的未反应气输出端相连;甲醇裂解系统,甲醇裂解系统的工质输入端和甲醇合成系统的甲醇输出端相连,且甲醇裂解系统的二氧化碳输出端和甲醇合成系统的工质输入端相连。在本公开的一种热电联供的甲醇和氢联合循环制备系统中,利用甲醇在制备过程中的蒸汽和未合成气,以及利用甲醇裂解系统制备氢气,从而实现了系统的能量梯级和充分利用,进而有效提升了系统的综合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