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6635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89062.3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局地百米分钟级气温湿度风降水实况分析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包括局地百米温度湿度风实况分析子系统和局地百米降水实况分析子系统;实况分析系统构建方法包括局地百米温度湿度风实况分析子系统的构建方法和局地百米降水实况分析子系统的构建方法。在局地百米温度湿度风实况分析子系统中,利用STMAS技术对全国1km、1h实况分析产品进行融合,并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站点误差反演模型进行时空降尺度融合实况分析技术研究;在局地百米降水实况分析子系统的构建以地面观测为基准,针对10分钟的雷达降水,应用PDF匹配法偏差订正、OI融合分析和降尺度技术,研制形成适用于局地100m/10分钟降水分析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95137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0935840.0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IPC: G06F18/25 , G06F18/2431 , G01W1/1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诊断分析和地面天气现象仪观测数据的降水相态融合分析算法,包括步骤P1、三维大气网格实况数据的收集与预处理;步骤P2、通过地面观测数据提取降水类天气现象信息;步骤P3、通过地面观测数据计算地面站点的湿球温度;步骤P4、通过三维和地面气象网格实况数据为降水相态判识的诊断分析方法来提供背景场信息;步骤P5、利用地面观测数据对降水相态分析的背景场信息进行订正融合。本申请充分考虑地面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温、压、湿等气象要素信息和局地地形的影响,引入观测信息,依据分析网格周边站点观测的温湿条件与真实降水相态间的物理约束关系进行订正融合,雪相态的判识准确性较中国气象局降水相态的业务产品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4358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73636.6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静止卫星反演分钟降水QPE数据处理及效果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数据下载:下载分钟降水QPE数据文件;步骤(2)、制作匹配表:根据分钟降水QPE产品的经纬度信息和降水融合产品的经纬度信息制作位置信息匹配表;步骤(3)、进行重采样处理;步骤(4)、生成数据文件;步骤(5)、数据处理效果的定性检验;步骤(6)、基于排序结构吻合度Gof指标的处理效果定量检验。本发明可以解决已有的卫星反演降水产品时空分辨率不高,与其它降水数据融合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025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62925.3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IPC: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静止卫星联网观测的全球小时级海表温度日变化分析方法,包括利用当前时次t0的全球静止卫星联网观测资料,获得直接的日变化观测信息#imgabs0#采用过去半个日变化周期的邻近日变化观测,通过空间转置,获得当前时次t0日变化的间接估计量#imgabs1#采用最近一个日变化周期的两个分析产品的差值进行估计,得到#imgabs2#利用在全球范围的格点上#imgabs3#的优先级别,获得全球分布的日变化分布场#imgabs4#本申请获得了对全球范围内有效覆盖的海表温度日变化分布场#imgabs5#
-
公开(公告)号:CN116541391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819445.1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 天津市气象信息中心(天津市气象档案馆)
Inventor: 张雷 , 徐宾 , 徐梅 , 廖志宏 , 师春香 , 谷军霞 , 周自江 , 王锐 , 史得道 , 梁冬坡 , 司鹏 , 左涛 , 陈凯华 , 姜罕盛 , 郭阳 , 黄纯玺 , 年飞翔 , 金津
IPC: G06F16/215 , G06F16/22 , G06F16/23 , G01J5/00 , G01J5/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北半球海冰密集度数据实时快速生成方法,通过使用MWRI卫星轨道数据实时滚动生成指定时间段内的MWRI等经纬度海冰密集度数据;将MWRI等经纬度海冰密集度数据与OSISAF、VIRR、IMS海冰数据合成,得到海冰密集度的观测场;将ECMWF的海冰密集度预报场资料作为背景场,通过STMAS方法将观测场和背景场有效融合,生成北半球海冰密集度融合数据产品。本发明有益效果:利用高时效卫星轨道数据,快速滚动生成MWRI等经纬度海冰密集度产品,提高了融合数据源时效。同时,背景场采用了高时效模式预报场资料。观测场和预报场时效的提高,保障了北半球海冰密集度融合产品的快速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3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981750.0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天津市气象信息中心(天津市气象档案馆) ,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源数据融合海雾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用于数据融合的多源数据;S2:对S1中获得的多源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空间插值和偏差订正处理,获取海雾范围数据;S3:检查海雾范围数据,判识海雾范围数据的一致性,并修正海雾范围数据;S4:计算海雾范围数据的海雾检出率,以海雾检出率作为融合权重,生成海雾范围融合数据;S5:使用S4处理后的数据,为海雾范围融合数据划分雾等级,生成指定时空分辨率的多源海雾融合实况数据。本发明有益效果:解决现有海雾检测技术在空间覆盖范围、数据准确性和多层云雾条件适用性等方面无法兼顾的不足,为海雾的监测预警、预报检验、海洋防灾减灾提供高质量的实况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54139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819445.1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 天津市气象信息中心(天津市气象档案馆)
Inventor: 张雷 , 徐宾 , 徐梅 , 廖志宏 , 师春香 , 谷军霞 , 周自江 , 王锐 , 史得道 , 梁冬坡 , 司鹏 , 左涛 , 陈凯华 , 姜罕盛 , 郭阳 , 黄纯玺 , 年飞翔 , 金津
IPC: G06F16/215 , G06F16/22 , G06F16/23 , G01J5/00 , G01J5/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北半球海冰密集度数据实时快速生成方法,通过使用MWRI卫星轨道数据实时滚动生成指定时间段内的MWRI等经纬度海冰密集度数据;将MWRI等经纬度海冰密集度数据与OSISAF、VIRR、IMS海冰数据合成,得到海冰密集度的观测场;将ECMWF的海冰密集度预报场资料作为背景场,通过STMAS方法将观测场和背景场有效融合,生成北半球海冰密集度融合数据产品。本发明有益效果:利用高时效卫星轨道数据,快速滚动生成MWRI等经纬度海冰密集度产品,提高了融合数据源时效。同时,背景场采用了高时效模式预报场资料。观测场和预报场时效的提高,保障了北半球海冰密集度融合产品的快速生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