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2215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1584878.5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核电焊接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动力装置堆内构件用焊条的药皮、焊条及制备方法;药皮的原料包括:大理石,萤石,金红石,硅灰石,微碳铬铁,金属镍,电解锰,钼铁,铌铁,铝锆合金,稀土,纯碱,海藻酸钠;所述方法包括:混合第一方面所述的药皮的原料,得到药皮粉料;向所述药皮粉料中加入粘结剂,得到混合粉料;向所述焊芯的表面包裹所述混合粉料,并进行分步烘焙,得到焊条;通过控制药皮中的大理石、萤石、金红石、微碳铬铁、钼铁、铌铁、纯碱、海藻酸钠的含量,并引入稀土元素、铝锆合金,利用稀土元素和铝锆合金之间作用,通过设计的药皮成分,能综合的得到符合核动力装置堆内构件所需的高强度和高韧性的焊接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31003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1496309.0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焊接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钼低合金的核级设备用焊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焊条包括焊芯盘条和药皮,所述药皮裹覆于所述焊芯表面;所述药皮的化学组分包括:药粉和水玻璃,所述药粉和所述水玻璃的质量比为10∶2.1‑2.3;以重量份数计,所述药粉的化学组分包括:钼铁:2.0‑2.4份、碳酸盐:40‑46份、氟化物:16‑20份、金红石:4‑7.5份、二氧化硅:6‑8份、电解锰:3‑6份、硅铁:4‑7份、镍粉:2.4‑2.6份、铁粉:8‑12份、纯碱:0.6‑0.8份、海藻酸钠:0.6‑0.8份和石墨:0.1‑0.2份。在高钼合金条件下,制得的焊接头在同等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下,低温冲击韧性优良,‑20℃低温冲击功的均值可达150J,且焊接时电弧稳定,飞溅小,脱渣好,成型美观,全位置操作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92215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84878.5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核电焊接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动力装置堆内构件用焊条的药皮、焊条及制备方法;药皮的原料包括:大理石,萤石,金红石,硅灰石,微碳铬铁,金属镍,电解锰,钼铁,铌铁,铝锆合金,稀土,纯碱,海藻酸钠;所述方法包括:混合第一方面所述的药皮的原料,得到药皮粉料;向所述药皮粉料中加入粘结剂,得到混合粉料;向所述焊芯的表面包裹所述混合粉料,并进行分步烘焙,得到焊条;通过控制药皮中的大理石、萤石、金红石、微碳铬铁、钼铁、铌铁、纯碱、海藻酸钠的含量,并引入稀土元素、铝锆合金,利用稀土元素和铝锆合金之间作用,通过设计的药皮成分,能综合的得到符合核动力装置堆内构件所需的高强度和高韧性的焊接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404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700822.4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大西洋焊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用ERCoCr‑A钴基氧乙炔焊丝、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焊丝化学成分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 0.9%‑1.4%,Cr 26%‑32%,W 3.0%‑6.0%,Ni≤3.0%,Mo≤1.0%,Si≤2.0%,Mn≤1.0%,Fe≤3.0%,余量为Co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逐步调整Mn、Ni、Fe元素的含量,使焊缝金属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此外本发明的焊丝采用了高频感应+真空脱气+挤铸的制造工艺,使焊丝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性能。通过严格控制堆焊过程中的预热、道间温度、后热温度与时间、冷却方式,使得堆焊金属缺陷大大降低,堆焊金属的性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92215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00368.2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3K35/362 , B23K9/18 , B23K35/4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辐照区和非强辐照区埋弧焊的焊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焊剂的原料包括:CaF2,MgO,Li2CO3,Al2O3,SiO2,TiO2,MnO,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方法包括:依次混合所述CaF2、所述MgO、所述MnO、所述Al2O3、所述SiO2和所述Li2CO3,并加入粘结剂进行第一造粒,得到混合粗粒;对所述混合粗粒进行第二造粒,并进行预烘干,后进行烘焙和烧结,得到烧结产物;对所述烧结产物进行筛分,得到焊剂;通过上述的原料,能综合提高焊缝的机械性能和低温冲击韧性,进而实现焊剂焊接形成的焊缝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较高的低温冲击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9168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26484.2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李国勇 , 李梦书 , 郑杲 , 于天达 , 黄可东 , 刘宏春 , 周继翔 , 崔怀明 , 曹锐 , 彭航 , 何正熙 , 许明周 , 陈帅君 , 王春蕾 , 彭子恒 , 唐诗涵
IPC: G01R3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驱动机构线圈极性的测试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压水堆核电站领域,通过从核电站反应堆驱动机构对应的所有线圈中随机确定一个目标线圈,并向目标线圈施加脉冲电流进行激励,同时获取目标线圈的电流曲线以及其他线圈的感应电压曲线;根据目标线圈的电流曲线以及其他线圈的感应电压曲线,确定目标线圈对应的极性测试结果;可基于核电站现有设备实现,无需硬件改造,通过极性测量可确认驱动机构线圈极性正确,识别由于在核电站建造、调试、维修期间由于误接线导致的极性错误,为驱动机构的正确运行提供保障;适用于国内绝大部分核电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97691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247258.8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王庆田 , 刘正武 , 李燕 , 罗英 , 何培峰 , 李浩 , 郝云波 , 杨洋 , 于天达 , 赵凯 , 钟元章 , 王仲辉 , 胡雪飞 , 邓朝俊 , 胡朝威 , 张翼 , 曹奇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整体式不锈钢堆芯围筒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建立核电站整体式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的三维模型,并将该模型在轴向上进行分段、分块和分层;采用激光熔覆成形技术逐层加工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完成一块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加工;逐块加工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完成一段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加工;逐段加工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完成一侧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加工;在形成一侧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的基板的对称面加工第二侧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最终形成核电站整体式不锈钢堆芯围筒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激光熔覆成形技术整体成形力学性能优良的堆芯围筒结构,材料利用率高,加工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1218560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068947.8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罗英 , 张显均 , 李娜 , 于天达 , 王仲辉 , 李燕 , 刘卢果 , 李浩 , 何培峰 , 胡雪飞 , 王东辉 , 颜达鹏 , 王庆田 , 舒翔 , 胡朝威 , 张翼 , 郭超 , 陈忻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双板均流式流量分配装置及分流结构,分配装置包括压力容器、吊篮和堆芯下支承板,吊篮的外壁与压力容器内壁之间形成下降腔,堆芯下支承板设置在吊篮的底部,压力容器的底部形成下腔室,堆芯下支承板上设置有通孔,还包括二次均流板和流量分配筒,流量分配筒安装在下腔室内,流量分配筒一端为开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流量分配筒的开端与堆芯下支承板底部连接,流量分配筒的封闭端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流水孔,二次均流板安装在流量分配筒内,二次均流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流水孔,所述第一流水孔和第二流水孔交错布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流量分配结构导致流量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且具有构紧凑简单的优点,便于更换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1218559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058376.X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王仲辉 , 于天达 , 王留兵 , 张渝 , 李燕 , 方才顺 , 李浩 , 沈才芬 , 赵伟 , 曹阳 , 邓朝俊 , 何培峰 , 王庆田 , 鲁文斌 , 张宏亮 , 刘晓 , 徐良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叠型流量分配装置及分配结构,分配装置包括压力容器、堆芯下支承板和吊篮组件,吊篮组件安装在堆芯下支承板上,吊篮组件和压力容器之间形成下降腔,所述压力容器内在堆芯下支承板下方形成下腔室,还包括堆叠型流量分配板,堆叠型流量分配板上设置有若干流量分配孔,流量分配孔在竖直方向贯穿堆叠型流量分配板,流量分配孔包括上部的直孔和下部的锥孔,锥孔的上锥圆直径直接大于下锥圆直径,堆叠型流量分配板中心的锥孔沿着径向向外至堆叠型流量分配板外侧的锥孔的上锥圆直径和下锥圆直径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反应堆堆内构件导致堆芯入口流量分配不均且结构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8559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63704.5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李燕 , 张渝 , 何培峰 , 钟元章 , 于天达 , 李浩 , 赵伟 , 王仲辉 , 杜华 , 黄慧剑 , 胡雪飞 , 王留兵 , 饶琦琦 , 邓朝俊 , 刘晓 , 张宏亮 , 张翼 , 辛素芳 , 吴冰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帽形引流的核反应堆堆内流量分配装置及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和第三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和第三引导部均为环形板且在竖直方向的截面均为圆弧结构,所述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和第三引导部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各个引导部的表面垂直,第二引导部设置在第一引导部内侧,所述第二引导部和第一引导部之间通过第二筋板连接,所述第三引导部设置在第二引导部内侧,所述第三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之间通过第三筋板连接。本发明所述分流板能改变冷却剂在下腔室的运动路径,预防冷却液在下腔室产生涡流,并使最终进入堆芯支承板时流量均匀,且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