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0488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1526651.X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7D471/04 , C09K11/06 , H10K50/16 , H10K85/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C‑H活化‑环化方法高效构筑2,6‑萘啶类电子传输材料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方面的应用。该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合成步骤简单高效,底物普适性好,易于对骨架进行后修饰,原子经济性好等优点;基于2,6‑萘啶的电子传输材料具有高的热稳定性,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的迁移率等优点,基于此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制备的红、绿和蓝色磷光OLED器件均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证明了其在商业价值方面的巨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683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022226.2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7D519/00 , C09K11/06 , H10K50/11 , H10K85/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s)领域,尤其涉及一类以三嗪并三氮唑为核心的新型主体材料结构以及该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的应用。所述的以三嗪并三氮唑为核心的新型主体材料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imgabs0#本发明提供了一个三嗪并三氮唑类有机电致发光主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主体材料制作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938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76883.X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7C45/78 , C07C45/85 , C07C45/79 , C07C45/81 , C07C45/80 , C07C49/665 , C07C49/753 , C07C319/28 , C07C323/22 , C07C221/00 , C07C225/22 , C07B57/00 , G01N30/02 , G01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茚二酮类化合物的手性化学拆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手性的1,2‑二苯基乙二醇为拆分试剂,与消旋体(I)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缩酮,然后经柱层析和重结晶分离得到单一异构体的缩酮,再经酸性条件下水解和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R构型的螺茚二酮类化合物(II)或S构型的螺茚二酮类化合物(III)。本发明较不对成催化合成及手性柱分离制备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便,光学纯度高,制备成本低,绿色环保,易于工业化规模制备。消旋体化合物(I)、R构型化合物(II)和S构型化合物(III)的结构通式如下:#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79862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38102.5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包括由至少一个式(I)所示的第一结构单元与至少一个式(II)所示的第二结构单元键结而成的多环结构;#imgabs0#其中,A环至G环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环、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杂环;W为C(R1)、N、P、P=O或Al;X为B、N、P、P=O或Al;Y、Z选自C=O、N‑R2、O、S、Se、P、P=O或P=S;L1、L2独立地选自单键或N‑R3;R1、R2、R3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氚原子、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等基团;R1、R2、R3可与邻近的基团连接成环。该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可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提高器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8960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253192.1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7D237/28 , H10K85/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基于苯并[c]噌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方面的应用。本专利实现了苯并[c]噌啉类电子传输材料的高效合成,这类材料具有结构简单易修饰,原料廉价易得的特点。经测试证明了其具有高于BPhen的电子迁移率和远高于大部分电子传输材料的玻璃态转化温度,利用该苯并[c]噌啉类电子传输材料值得了具有高外量子效率和功率效率的超敏荧光OLED器件,证明了其存在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185516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0037066.3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7D487/04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缺电子受体材料及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该种受体具有通式(I)、(II)所示的结构:X、Y可分别为C原子或N原子;R1、R2、R3、B1、B2、B3各自独立地为烷基、氨基、亚胺基、氘代物、未取代或取代的五元芳香环、六元芳香环、稠环、苯胺、苯胺衍生物、二苯胺、二苯胺衍生物。其中,B1、B2、B3可具有如下通式结构: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氘原子、烷基、氘代物、芳香环、稠环、苯胺、苯胺衍生物、二苯胺及二苯胺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1645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10581845.9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7D233/58 , C07B5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氘代咪唑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氘代咪唑衍生物结构式及合成方法如式1: 本发明提供一个新型氘代咪唑类衍生物合成的实例。该方案提供了一种从易于获得的起始材料合成,探索了多种取代的氘代咪唑衍生物的合成步骤。本发明提供的氘代咪唑类衍生物在食品检测,细胞标记以及反应进程检测中均有着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82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513741.6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7D209/86 , C07D219/02 , C09K11/06 , H10K85/60 , H10K5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二苯并环庚(烯)酮为核心的新型主体分子结构以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的应用。所述的二苯并环庚(烯)酮类主体分子结构如式(1)、式(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个二苯并环庚(烯)酮类有机电致发光主体材料分子的制备方法以及其作为主体材料制作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4554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1362391.0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7D401/14 , C07D413/14 , C07D403/14 , C07D401/04 , C07D403/04 , C07D413/04 , C07D417/04 , C07D223/18 , C07D417/14 , C07D401/10 , C07D403/10 , C07D413/10 , C07D417/10 , C09K11/06 , H01L51/50 , H01L5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七元环二酰亚胺受体的热活化延迟荧光OLED材料及其应用,属于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其具有式Ⅰ与式Ⅱ所示的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OLED材料的应用。本发明的OLED材料是一类以七元环二酰亚胺为显著特征,并通过芳香基团连接供电基团构成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具有合适的分子能级,较高的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具有明显的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特性和聚集引起荧光增强(AIE)特性,可以作为TADF材料,用于制备非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9305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516510.3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s)领域,尤其涉及一类以氟硼荧(BODIPY)为核心的窄光谱红光发光材料的结构以及该材料在窄光谱OLEDs中的应用。所述以BODIPY为核心的发光材料具有式(1)所示结构:#imgabs0#本发明提供了一类以氟硼荧(BODIPY)为核心的窄光谱红光发光材料,及其作为发光材料在窄光谱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中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