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耗的火力发电用添加剂吹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36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02193.0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能耗的火力发电用添加剂吹入装置,属于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包括主风管,还包括:吹入组件,设有两组且对称安装在主风管两侧,包括风管,所述风管的另一端与罗茨风机的输出端连接;物料供应机构,用于提供添加剂并配合两组吹入组件吹入主风管内与主风管内流动的粉煤灰相撞进而混合;其中,所述物料供应机构包括物料筒以及承载板,所述物料筒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将物料筒划分为物料筒以及物料筒的隔板,还包括:驱动组件,安装在物料筒上,用于驱动承载板沿着物料筒长度方向进行线性运动或进行振动;弹性支撑组件,安装在物料筒上,用于对驱动组件中的丝杆进行弹性支撑;本发明能够将添加剂快速吹入主风管中与粉煤灰进行混合。

    基于三维模型的电厂锅炉受热面金属运行数据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76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25993.7

    申请日:2024-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维模型的电厂锅炉受热面金属运行数据分析方法,属于火电领域。基于三维模型的电厂锅炉受热面金属运行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生成电厂锅炉的三维模型;步骤二:对电厂锅炉的运行状态进行三维模拟;步骤三:对温度分布和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可视化展示;步骤四:分析受热面金属的运行数据;步骤五:异常情况时发出灯光闪烁并报警异常区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根据受热面的运行数据分析受热面金属的运行情况,进而不能对受热面金属的故障进行提前预警的问题,本发明可以直观地展示电厂锅炉的结构和运行数据,全面提升电厂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避免电厂锅炉受热面金属磨损腐蚀严重,发生故障。

    一种适用于锅炉高温再热器的支吊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95866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0385286.8

    申请日:2018-0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锅炉高温再热器的支吊架装置,包括竖直的支吊管夹和多个水平的支架板,支吊管夹与高温再热器管排之间采用免焊接连接,在支吊管夹沿高度方向上均匀开孔,作为安装支架板的支架孔,每个支架板插入高温再热器管排的相邻管子间隙中,并与其上方管子紧靠,用于支撑其上方管子的重量。支吊管夹焊接在支吊耳板上,同时,支吊管夹与顶棚管鳍片焊接,起到密封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支吊装置受力合理,对于消除应力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避免出现由于耳板与高温再热器管排之间全部焊接引起的高再最外圈管子承担整个管排大部分重量,最终导致焊接缺陷区域在长期应力作用下发生疲劳开裂的现象。

    一种间距自适应的弯管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828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425190.7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距自适应的弯管机,涉及弯管机领域,包括弯管机机体、操作平台和弯管电机,所述弯管机机体上侧设置有操作平台,所述弯管机机体内部安装有弯管电机,所述弯管电机底部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弯管机机体上侧通过电动伸缩杆安装有安装板和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和操作平台内侧均开设有第一调节槽。该间距自适应的弯管机,动电动调节杆,电动调节杆将调节柱向管道所在的一侧推动,直至电动调节杆无法推动管道,且电动调节杆顶部的压力传感器感知到稳定的压力信号后,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组件处控制关停电动调节杆,使得该间距自适应的弯管机解决了采用人工调节折弯间距,反复更换折弯用器具操作繁琐,导致使用不便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锅炉高温再热器的支吊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170361U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20608454.0

    申请日:2018-04-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锅炉高温再热器的支吊架装置,包括竖直的支吊管夹和多个水平的支架板,支吊管夹与高温再热器管排之间采用免焊接连接,在支吊管夹沿高度方向上均匀开孔,作为安装支架板的支架孔,每个支架板插入高温再热器管排的相邻管子间隙中,并与其上方管子紧靠,用于支撑其上方管子的重量。支吊管夹焊接在支吊耳板上,同时,支吊管夹与顶棚管鳍片焊接,起到密封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支吊装置受力合理,对于消除应力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避免出现由于耳板与高温再热器管排之间全部焊接引起的高再最外圈管子承担整个管排大部分重量,最终导致焊接缺陷区域在长期应力作用下发生疲劳开裂的现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