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43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08089.X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18/15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N3/044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电站锅炉末级过热器蠕变损伤智能预测方法,涉及特种设备安全防控领域。解决了传统的蠕变预测方法是采用温度应力数据对材料进行损伤评估,无法实现对材料未来的损伤进行预测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电站锅炉末级过热器的历史运行数据等;对历史运行数据中的异常数据进行处理并保存标准化参数,采用预测模型的训练需求创建数据集;根据选择的时序预测算法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将数据集传入神经网络模型中,将达到预测精度要求的末级过热器温度预测模型、压力预测模型和标准化参数进行存储并编写成代码,进行封装调用,调用预测的末级过热器温度数据等进行蠕变损伤计算,实现末级过热器的蠕变损伤预测。适用于所述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方法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49000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710752198.2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站锅炉异种钢接头部位的壁温监测方法和系统,包括:实时采集电站锅炉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运行参数计算出任一异种钢接头部位的最大热负荷、任一微元段的焓增、导热系数和内壁氧化皮的厚度;根据所述最大热负荷、所述任一微元段的焓增、所述导热系数和所述内壁氧化皮的厚度计算出所述异种钢接头的壁温;判断所述壁温是否超过预警壁温,若是,则发出超温警报。由于本发明结合异种钢接头部位的导热系数和内壁氧化层的厚度等计算出了异种钢接头部位的壁温,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计算出的异种钢接头部位的壁温数据的准确度更高,从而能够更加精确地对异种钢接头的安全状况和剩余寿命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12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2710.0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N3/045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站锅炉再热蒸汽管道冷段疲劳损伤智能预测方法,涉及电站锅炉安全防控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再热蒸汽管道冷段的运行工况数据;对运行工况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数据;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运行工况预测模型;将预处理数据输入运行工况预测模型,得到运行工况预测结果;获取再热蒸汽管道冷段的材料数据、规格数据和历史检测数据;基于运行工况预测结果以及再热蒸汽管道冷段的材料数据、规格数据和历史检测数据实现再热蒸汽管道冷段的疲劳损伤预测。本申请能够提高再热蒸汽管道冷段疲劳损伤的预测精度和效率,进而可以有效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54743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54805.X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材料老化损伤分级模型的构建方法、分级方法及相关装置,首先获取显微镜在预设分辨率下采集的材料的微观组织图片,并获取该微观组织图片的老化级别以及损伤级别。接着对以上微观组织图片进行预处理,并将进行预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图片与其对应的老化级别以及损伤级别进行绑定,以此作为目标数据集。将目标数据集的一部分作为训练数据集另一部分作为验证数据,同时基于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来构建MobileNetV3‑MC模型,MobileNetV3‑MC模型为具有马氏体分级的移动设备神经网络。以此构建的模型的响应速度更快,同时可以增强模型对不同老化损伤级别的辨识,在多级别测试集的辨识准确率最高可达到60%。
-
公开(公告)号:CN11554159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54820.4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1N21/88 , G06T7/00 , G06T7/11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材料老化损伤的分级方法、装置及设备,在本申请首先通过同一移动网络下的显微镜数据传输接口来获取显微镜扫描的实时材料组织图片。将该实时材料组织图片由三通道灰度图转化为单通道灰度图,并获取经过对比度饱和与锐度饱和处理后的单通道灰度图作为第一待分类图片。再获取经过预设裁剪的第一待分类图片,以此作为第二待分类图片,从该第二待分类图片中裁剪出预设数量图片,并送入到完成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分类得到预设数量的分类结果。根据上述分类结果来确定材料的老化级别与损伤级别,可以增强模型对不同老化损伤级别的辨识,并在多级别测试集的辨识准确率最高可达到60%。
-
公开(公告)号:CN10884507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542722.8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站锅炉高温部件蠕变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微取样设备,利用电火花切割方法,在电站锅炉高温部件的表面沿环向或轴向切取样品;测量样品中的第二相总量的质量百分含量,第二相包括M23C6相、Laves相和MX相;将第二相总量的质量百分含量带入公式I中,计算得出的tr-t的值即为电站锅炉高温部件的蠕变剩余寿命。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寿命预测方法,无需进行长时的持久试验,实效性好、对部件破坏性小、安全高效、经济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429779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35388.9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6F30/17 , G06F111/10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站锅炉异种钢焊接接头寿命预测方法,其步骤为:实际服役高温高压变工况条件下的异种钢焊接接头通过微观损伤机理研究;其损伤是由两个因素累积的结果,即蠕变损伤和疲劳损伤;结合实际的复杂运行工况,通过公式可以计算蠕变损伤和疲劳损伤。当电站锅炉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累积损伤DAll达到1时,该焊接接头失效,可计算异种钢焊接接头的剩余寿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针对当前电站锅炉异种钢焊接接头的实际服役条件,可以对复杂工况下异种钢焊接接头的剩余寿命进行精准预测;基于实际服役的异种钢焊接接头微观损伤机理的研究,引入碳化物尺寸的定量化参量,具有较严密的物理和理论依据,故其寿命预测的准确性较传统方法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11245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986096.3
申请日:2021-08-22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为燃油燃气燃烧器性能评价方法,包括对燃油燃气燃烧器的安全性能评价、运行性能评价、环保性能评价、节能性能评价与外观质量评价,最后根据上述获得的评价结果对燃油燃气燃烧器性能进行评价,本发明在原燃油燃气燃烧器型式试验测试项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外观质量、节能性能等评价内容,并且对安全性能和运行性能也增加了一定的评价指标,旨在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价燃烧器的综合性能,能够更好的规范我国燃气燃烧器市场,促进我国燃气燃烧器制造水平的提升,并使我国国产燃烧器更加安全、节能与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25050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44002.7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1N23/2202 , G01N3/40 , G01N3/08 , G01N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站锅炉P91管道和集箱安全性评估方法,步骤如下:针对电站锅炉高温部件,采用电火花切割方法,在部件表面沿环向或轴向切取样品;采用水冷的方式对取样部位表面进行冷却。对取下来的样品进行金相组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及第二相能谱分析;对取下来的样品进行试验室硬度测量,取平均值作为评定材料的硬度值。采用微试样设备对切取材料进行微样品的力学标准样品加工,采用微样品进行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对材料的微观组织、硬度、以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对比标准中的数据,判断当前P91管道和集箱的安全状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需进行P91管道和集箱部件的破坏性试验,实效性好、对部件破坏性小、安全高效、经济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8845078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810542722.8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站锅炉高温部件蠕变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微取样设备,利用电火花切割方法,在电站锅炉高温部件的表面沿环向或轴向切取样品;测量样品中的第二相总量的质量百分含量,第二相包括M23C6相、Laves相和MX相;将第二相总量的质量百分含量带入公式I中,计算得出的tr‑t的值即为电站锅炉高温部件的蠕变剩余寿命。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寿命预测方法,无需进行长时的持久试验,实效性好、对部件破坏性小、安全高效、经济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