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411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04192.1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地运输登陆艇,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包括船体、支架、第一舵叶、第二舵叶、连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传动机构;支架安装于船体的尾部,第一舵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支架上,第二舵叶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支架上;第一舵叶包括第一展片和第二展片,两个展片交替安装在第一转轴上;连杆分别与第一展片和第二舵叶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第一展片和第二展片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具有可切换的第一传动状态和第二传动状态;第一展片与第二展片在第一传动状态下同向转动,在第二传动状态下反向转动。第二展片旋转至第一舵叶和第二舵叶之间的风道处,减小滑行距离,提升有效避险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3198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74171.7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艇底结构及水陆两栖艇,涉及水陆两栖艇的技术领域。减振艇底结构包括:减振气囊和高分子耐磨板;减振气囊和高分子耐磨板位于主船体的底部,减振气囊位于高分子耐磨板与主船体之间;减振气囊为圆筒形结构,其延伸方向为从主船体的艉至艏;减振气囊的数量为多个,且沿主船体的左右方向排列;减振气囊的形状跟随主船体的艇底型线;高分子耐磨板的数量为多个,通过交叉叠放的方式进行铺设,并且形状跟随主船体的艇底型线;高分子耐磨板的左右两侧与主船体的左右两侧相固定。本发明能够解决了传统耐磨层上设置的减震系统存在减振效果差、维修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8411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04192.1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地运输登陆艇,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包括船体、支架、第一舵叶、第二舵叶、连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传动机构;支架安装于船体的尾部,第一舵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支架上,第二舵叶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支架上;第一舵叶包括第一展片和第二展片,两个展片交替安装在第一转轴上;连杆分别与第一展片和第二舵叶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第一展片和第二展片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具有可切换的第一传动状态和第二传动状态;第一展片与第二展片在第一传动状态下同向转动,在第二传动状态下反向转动。第二展片旋转至第一舵叶和第二舵叶之间的风道处,减小滑行距离,提升有效避险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31989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74171.7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艇底结构及水陆两栖艇,涉及水陆两栖艇的技术领域。减振艇底结构包括:减振气囊和高分子耐磨板;减振气囊和高分子耐磨板位于主船体的底部,减振气囊位于高分子耐磨板与主船体之间;减振气囊为圆筒形结构,其延伸方向为从主船体的艉至艏;减振气囊的数量为多个,且沿主船体的左右方向排列;减振气囊的形状跟随主船体的艇底型线;高分子耐磨板的数量为多个,通过交叉叠放的方式进行铺设,并且形状跟随主船体的艇底型线;高分子耐磨板的左右两侧与主船体的左右两侧相固定。本发明能够解决了传统耐磨层上设置的减震系统存在减振效果差、维修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7089586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0689418.7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救助船上的无障碍通道,包括墙体,墙体数量为两个,两个墙体内侧均开有卡槽,两个墙体上端安装有顶板,顶板下端安装有照明装置,两个墙体内前后两端底部安装有底板,前端底板上开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开有第二凹槽,前端底板上端安装有拦挡装置,通过声控灯安装于顶板下端,使无障碍通道内有人通过时声控灯会自动工作,通过警报灯和警报灯开关安装于两个墙体内侧,使无障碍通道内有救助病人通过时打开警报灯开关,使警报灯工作,通过挡板下端安装于第一凹槽内,挡板下端安装有第三转轴,使挡板能够绕第三转轴平铺在第一凹槽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