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蓄能器原理的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00746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331322.0

    申请日:2011-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蓄能器原理的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双循环特殊蓄能器、恒压蓄能器;双循环特殊储能器分别连接增压器的涡轮和压气机,在双循环特殊储能器与涡轮之间安装排气阀,在双循环特殊储能器与压气机之间安装进气阀,发动机的排气管穿过双循环特殊储能器;双循环特殊储能器连接恒压储能器,恒压储能器连接汽车抱闸制动功能单元,液压油箱分别连接发动机、双循环特殊储能器、恒压储能器,液压马达安装在发动机、恒压储能器、液压油箱之间。本发明将热能直接转化为利用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较大等优点的液压油储存的液压能,使汽车尾气余热的回收与利用方式更加多元化。

    基于蓄能器原理的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00746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331322.0

    申请日:2011-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蓄能器原理的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双循环特殊蓄能器、恒压蓄能器;双循环特殊储能器分别连接增压器的涡轮和压气机,在双循环特殊储能器与涡轮之间安装排气阀,在双循环特殊储能器与压气机之间安装进气阀,发动机的排气管穿过双循环特殊储能器;双循环特殊储能器连接恒压储能器,恒压储能器连接汽车抱闸制动功能单元,液压油箱分别连接发动机、双循环特殊储能器、恒压储能器,液压马达安装在发动机、恒压储能器、液压油箱之间。本发明将热能直接转化为利用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较大等优点的液压油储存的液压能,使汽车尾气余热的回收与利用方式更加多元化。

    燃气轮机的压气机加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96761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16225.0

    申请日:2014-05-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燃气轮机的压气机加湿结构,压气机包括动叶、静叶、蜗壳,动叶和静叶安装在蜗壳里,动叶之间周向布置形成动叶叶轮,静叶之间周向布置形成静叶叶栅,动叶叶轮与连接轴相连,静叶叶栅与蜗壳固连,一组动叶叶轮和一组静叶叶栅组成一级增压结构,在一级增压结构中,动叶叶轮位于静叶叶栅的前方,静叶包括喷水叶片和普通叶片,喷水叶片包括叶片体,叶片体里设置内腔,内腔里安装水管,叶片体尾缘加工劈缝,叶片体尾缘处设置喷嘴,喷嘴分别与内腔和水管相连通,水泵连通喷水叶片的水管,压气机设置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连通燃烧室,第二出口连通喷水叶片的内腔。本发明能够简化现有的雾化喷嘴结构,实现更好的雾化效果。

    一种带有多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

    公开(公告)号:CN10393914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74607.1

    申请日:2014-04-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多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包括蜗壳、静子叶片、转子叶片,静子叶片、转子叶片设置在蜗壳里,静子叶片和转子叶片均成圆周布置,一圈静子叶片构成静叶叶栅,一圈转子叶片构成动叶叶轮,静子叶片之间形成静叶叶栅流道,转子叶片之间形成动叶叶轮流道,每对相邻的两个转子叶片之间至少设置两个分流叶片,从蜗壳的入口进入的气体经静叶叶栅流道后,进入动叶叶轮流道,经过分流叶片的扰流后推动动叶叶轮旋转做功。本发明在动叶叶轮的长叶片间加入两个或者多个尺寸较小的短叶片,可以有效的降低叶片的出口稠度,使其在工况变动的情况下,出口气流不易阻塞;减小了叶轮的余速损失。

    燃气轮机的压气机加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96761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216225.0

    申请日:2014-05-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燃气轮机的压气机加湿结构,压气机包括动叶、静叶、蜗壳,动叶和静叶安装在蜗壳里,动叶之间周向布置形成动叶叶轮,静叶之间周向布置形成静叶叶栅,动叶叶轮与连接轴相连,静叶叶栅与蜗壳固连,一组动叶叶轮和一组静叶叶栅组成一级增压结构,在一级增压结构中,动叶叶轮位于静叶叶栅的前方,静叶包括喷水叶片和普通叶片,喷水叶片包括叶片体,叶片体里设置内腔,内腔里安装水管,叶片体尾缘加工劈缝,叶片体尾缘处设置喷嘴,喷嘴分别与内腔和水管相连通,水泵连通喷水叶片的水管,压气机设置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连通燃烧室,第二出口连通喷水叶片的内腔。本发明能够简化现有的雾化喷嘴结构,实现更好的雾化效果。

    一种带有多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

    公开(公告)号:CN103939148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10174607.1

    申请日:2014-04-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多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包括蜗壳、静子叶片、转子叶片,静子叶片、转子叶片设置在蜗壳里,静子叶片和转子叶片均成圆周布置,一圈静子叶片构成静叶叶栅,一圈转子叶片构成动叶叶轮,静子叶片之间形成静叶叶栅流道,转子叶片之间形成动叶叶轮流道,每对相邻的两个转子叶片之间至少设置两个分流叶片,从蜗壳的入口进入的气体经静叶叶栅流道后,进入动叶叶轮流道,经过分流叶片的扰流后推动动叶叶轮旋转做功。本发明在动叶叶轮的长叶片间加入两个或者多个尺寸较小的短叶片,可以有效的降低叶片的出口稠度,使其在工况变动的情况下,出口气流不易阻塞;减小了叶轮的余速损失。

    燃气轮机的压气机加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835538U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20261928.0

    申请日:2014-05-21

    Inventor: 姜斌 郑群 谭春来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燃气轮机的压气机加湿结构,压气机包括动叶、静叶、蜗壳,动叶和静叶安装在蜗壳里,动叶之间周向布置形成动叶叶轮,静叶之间周向布置形成静叶叶栅,动叶叶轮与连接轴相连,静叶叶栅与蜗壳固连,一组动叶叶轮和一组静叶叶栅组成一级增压结构,一级增压结构中,动叶叶轮位于静叶叶栅的前方,静叶包括喷水叶片和普通叶片,喷水叶片包括叶片体,叶片体里设置内腔,内腔里安装水管,叶片体尾缘加工劈缝,叶片体尾缘处设置喷嘴,喷嘴分别与内腔和水管相连通,水泵连通喷水叶片的水管,压气机设置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连通燃烧室,第二出口连通喷水叶片的内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更好的雾化效果。

    基于蓄能器原理的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325776U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20415893.8

    申请日:2011-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蓄能器原理的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双循环蓄能器、恒压蓄能器;双循环储能器分别连接增压器的涡轮和压气机,在双循环储能器与涡轮之间安装排气阀,在双循环储能器与压气机之间安装进气阀,发动机的排气管穿过双循环储能器;双循环储能器连接恒压储能器,恒压储能器连接汽车抱闸制动功能单元,液压油箱分别连接发动机、双循环储能器、恒压储能器,液压马达安装在发动机、恒压储能器、液压油箱之间。本实用新型将热能直接转化为利用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较大等优点的液压油储存的液压能,使汽车尾气余热的回收与利用方式更加多元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