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非光滑表面减阻效果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12724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66972.5

    申请日:2013-10-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评估非光滑表面减阻效果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平板模型、应变式天平支撑传力杆、测力元件、激光测振仪,平板模型通过钢丝绳吊于由水洞侧壁和水洞底壁组成的水洞内,所有钢丝绳的长度相等、顶部位于同一高度上,应变式天平支撑传力杆竖直设置在水洞里,水洞里装有液体,平板模型前端与应变式天平支撑传力杆相接触,测力元件安装在应变式天平支撑传力杆上,液体静止时,测力元件的示数为0,激光测振仪面向钢丝绳布置,激光测振仪产生的激光光路与平板模型相平行,所述的平板模型包括光滑表面平板或待评估非光滑表面平板。本发明测试原理简单、评价方法直观、测试结果可靠,操作方便。

    一种管道内壁减阻结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4804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230008.8

    申请日:2012-07-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内壁减阻结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包括行走部分、行走部分电机、加工部分、加工部分电机,行走部分包括引导行走部分、前段行走部分、后段行走部分,前段行走部分下半部分与上半部分结构相同;行走部分电机安装在前段行走部分和后段行走部分之间,行走部分电机包括可伸缩的杆,杆连接后段行走部分,后段行走部分与前段行走部分结构相同、对称布置;引导行走部分、加工部分与加工部分电机组成的机构、前段行走部分、行走部分电机、后段行走部分依次相连。本发明作业管径范围大,具有很好定心和定位功能,结构布局简单,易于实现。

    评估仿生非光滑表面减阻效果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43541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27018.0

    申请日:2014-01-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评估仿生非光滑表面减阻效果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水箱、泵、测试管道、压差计,水箱里充有液体,水箱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泵,泵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测试管道的入口,测试管道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连通水箱,测试管道里设置槽道,测试管道的下壁设置槽道盖板,槽道盖板上沿测试管道内流体流动方向设置两个测压孔,压差计连接两个测压孔。本发明结构紧凑、体积小、日常维护方便、噪声低;试验装置能够实现对仿生非光滑表面减阻效果的测试,亦能进行常规流体力学试验;供水部分通过协调离心泵、阀、流量计等元器件,可以精确的控制矩形测试管道的入口速度,模拟多种主流环境;试验过程中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环保节能,无污染。

    一种管道内壁减阻结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4804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30008.8

    申请日:2012-07-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内壁减阻结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包括行走部分、行走部分电机、加工部分、加工部分电机,行走部分包括引导行走部分、前段行走部分、后段行走部分,前段行走部分下半部分与上半部分结构相同;行走部分电机安装在前段行走部分和后段行走部分之间,行走部分电机包括可伸缩的杆,杆连接后段行走部分,后段行走部分与前段行走部分结构相同、对称布置;引导行走部分、加工部分与加工部分电机组成的机构、前段行走部分、行走部分电机、后段行走部分依次相连。本发明作业管径范围大,具有很好定心和定位功能,结构布局简单,易于实现。

    非光滑表面流体摩擦阻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74479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697576.3

    申请日:2013-12-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非光滑表面流体摩擦阻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水池、浮力材、支架、定滑轮、砝码、拉线,待测平板与浮力材固定在一起,水池里充有流体,待测平板和浮力材共同浮在流体上,支架固定在水池旁,定滑轮安装在支架上,拉线绕过定滑轮,且拉线的一端连接浮力材、另一端连接砝码,拉线在定滑轮与浮力材之间保持水平且高于水池的壁面,即浮力材所受到的拉力与砝码的重力相等,砝码的重力大于平板的摩擦阻力,即面平板在砝码的重力作用下可向前运动。本发明测试原理简单、直观,不同于其它评估非光滑表面减阻效果的装置,可以直接给出非光滑表面的摩擦阻力,测试结果可靠。

    一种针对IPMC人工肌肉材料综合性能测试的实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3439191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94780.8

    申请日:2013-09-0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IPMC人工肌肉材料综合性能测试的实验平台,主要由试样夹持模块、试样拉力测试模块、试样位移测试模块、进给模块等几部分构成,进给模块主要由水平进给机构与垂直进给机构组成,试样夹持模块固定在垂直进给机构的支撑座上,垂直进给机构的垂直底座固定在水平进给机构的滑块上,滑块与驱动丝杠配合可实现水平移动,试样拉力测试模块、试样位移测试模块固定在进给模块的平台底座上。本发明实验过程采用非接触测量的方法,避免测量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实验平台总体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制作成本低廉,体积小,日常维护方便,噪声低,不受实验条件限制且无污染等诸多特点。

    一种适应于烟囱的余热回收节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23759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94852.9

    申请日:2013-09-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6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于烟囱的余热回收节能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上导通环和下导通环,上导通环和下导通环之间安装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与上导通环、下导通环均连通,上导通环和下导通环分别通过连接片固定在烟囱内壁上,上导通环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发明将烟气热量回收,回收的热量根据需要可用作锅炉补水和生活用水,其使用自动清洁装置对吸附在热交换管表面的灰尘和凝结在热交换管表面的酸性冷凝水及时清理,提高了热交换管的热传递效率,不但实现了对烟气中余热的高效回收,还避免了酸性冷凝水对热交换管和锅炉的腐蚀,提高锅炉和余热回收装置的热交换管的使用寿命。

    评估仿生非光滑表面减阻效果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4354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027018.0

    申请日:2014-01-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评估仿生非光滑表面减阻效果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水箱、泵、测试管道、压差计,水箱里充有液体,水箱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泵,泵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测试管道的入口,测试管道的出口通过第三管路连通水箱,测试管道里设置槽道,测试管道的下壁设置槽道盖板,槽道盖板上沿测试管道内流体流动方向设置两个测压孔,压差计连接两个测压孔。本发明结构紧凑、体积小、日常维护方便、噪声低;试验装置能够实现对仿生非光滑表面减阻效果的测试,亦能进行常规流体力学试验;供水部分通过协调离心泵、阀、流量计等元器件,可以精确的控制矩形测试管道的入口速度,模拟多种主流环境;试验过程中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环保节能,无污染。

    一种适应于烟囱的余热回收节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23759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394852.9

    申请日:2013-09-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6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于烟囱的余热回收节能装置,包括中空结构的上导通环和下导通环,上导通环和下导通环之间安装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与上导通环、下导通环均连通,上导通环和下导通环分别通过连接片固定在烟囱内壁上,上导通环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本发明将烟气热量回收,回收的热量根据需要可用作锅炉补水和生活用水,其使用自动清洁装置对吸附在热交换管表面的灰尘和凝结在热交换管表面的酸性冷凝水及时清理,提高了热交换管的热传递效率,不但实现了对烟气中余热的高效回收,还避免了酸性冷凝水对热交换管和锅炉的腐蚀,提高锅炉和余热回收装置的热交换管的使用寿命。

    评估多孔仿生射流表面减阻效果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43542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27019.5

    申请日:2014-01-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评估多孔仿生射流表面减阻效果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水箱、离心泵、可拆卸矩形测试管道、多孔射流器、高精度差压计、电磁流量计、调速阀、溢流阀和必要的回路连结件组成。多孔射流器内部装有整流板,可以提供稳定的射流,在射流入口两端各开设一个测压孔,将该两点的压力引入高精度差压计,以测取该两点间的差压。通过对比射流前后压差的大小来评估多孔仿生射流表面的减阻效果。本发明试验装置能够实现对多孔仿生射流表面及表面涂层结构减阻效果的测试,亦能进行常规流体力学试验;供水部分通过协调离心泵、阀、流量计等元器件,可以精确的控制试验模型的射流速度和主流速度,模拟多种射流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