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7511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50444.0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0F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两栖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底陆上两栖机器人。本发明在作业车遇到海沟,岩石堆等极端地形时,利用大功率涵道推进器将机器人主体应急推起,实现“跳跃”机动,越过此地形。本发明采用抗海岸泥沙及海底沉积物型履带,并在履带上加装正弦曲线型履刺,底部负重轮采取坦克常用的扭杆悬挂减震,每个负重轮可以单独利用弹性轮轴的扭力吸收压力。同时本发明预留了通用平台,可加装机械手、摄像头、焊枪等各种功能模块,实现功能的模块化与通用化,保证了水陆两栖转场作业能力。本发明具有强的地形适配能力,并可以根据作业模式切换作业模块,增强了机器人使用的适应性,减少了机器人的总体开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07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051094.X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效翼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串列翼地效翼船。本发明将高速滑行艇、地效翼以及侧板等机构联合使用,使得三栖航行成为可能。本发明充分利用了船体的结构特性,对气层减阻技术合理布置利用,配以断阶以及相对封闭的艇底,使得气层稳定存在,大大减小水面阻力;通过使涵道式螺旋桨推进器的风道正对串列翼的前翼,利用推力以及涵道所生成的尾流,产生动力垫升,提高了串列翼地效翼船的动升力;通过将串列翼的前翼上置、后翼下置,形成高度差,使前翼的下洗气流为后翼上表面的气流加速,增强后翼的升力,前翼、后翼都产生正升力,且中心位于两翼中间,在产生升力的同时维持飞行时的平衡,避免了配平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1149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57524.7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T3/40 , G06T5/00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港口船用六自由度多视频拼接去雾识别系统,主要包括视频流实时拼接模块、港航环境下光学透雾模块、改进轻量化的船舶识别模块。本发明克服现有航运吊装码头实时大场景监控视野范围缺失,或无法同时将大范围视频展示在同一画面中,同时能进行去雾以及识别船载实时视频智能监控的实际应用问题,本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拼接为一个宽视野的图像的装置并采用一系列智能拼接,去雾,识别,并使用多种框架来降低程序计算量的同时提升算法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081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63767.3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整流罩的水下机器人。本发明采用螺旋桨推进器作为动力来源,利用垂直螺旋桨推进器控制升沉,利用水平螺旋桨推进器控制进退和转弯,同时水平螺旋桨推进器设置于尾部涵道,能减少叶尖的诱导阻力,进而提升水平推进器的推力,同时由于涵道的环括作用,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本发明通过水下机器人自身两侧的整流罩有效的减少来流阻力和行进停止时产生的兴波阻力,与普通不带整流罩的水下机器人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操作性,同时两侧伸长的整流罩也能起到水翼作用,为水下机器人提供升力,减少了垂直螺旋桨推进器的负载,提高了水下机器人的机动性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