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发电的液压减震器

    公开(公告)号:CN104675903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54152.4

    申请日:2015-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12 F16F9/320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发电的液压减震器,包括上壳、下壳、转轴、活塞、活塞柱,上壳位于下壳上方并包于下壳外部,活塞柱固定在上壳下方,活塞安装在活塞柱下方,下壳里设置内壳,活塞和活塞柱位于内壳里,内壳和活塞之间设置第一阀体,下壳与内壳之间设置第二阀体,活塞柱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中安装转轴,转轴上设置第一凸肩和第二凸肩,活塞柱和活塞里分别设置与第一凸肩和第二凸肩配合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转轴上设置永磁铁,活塞柱里通过挡圈设置与永磁体相配合的线圈,转轴的端部设置具有扭曲度的叶片,叶片周围充有油液。本发明在减震过程中,油液在运动过程中会冲击叶片,有辅助减震的效果,减轻了活塞的负荷。

    可发电的变阻尼减震器

    公开(公告)号:CN104455142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705575.3

    申请日:201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发电的变阻尼减震器,包括活塞柱、活塞、与活塞配合的活塞工作缸筒、设置在活塞工作缸筒外部的减震器壳体和密封盖,所述活塞沿周向均匀镶嵌有永磁铁,在所述活塞工作缸筒与减震器壳体之间设置阻尼调节工作缸,所述密封盖上对称安装有伸入至阻尼调节工作缸内的两根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底端设置金属导电滚轮,活塞工作缸的外壁上缠绕有高密度线圈,所述金属导电滚轮与高密度线圈接触,金属导电滚轮通过导线与外部电路连接,在阻尼工作缸的外壁与减震器壳体之间设置有阀体。本发明可以在实现变阻尼减震的同时实现电能的回收。

    可发电的变阻尼减震器

    公开(公告)号:CN104455142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05575.3

    申请日:2014-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6/005 H02K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发电的变阻尼减震器,包括活塞柱、活塞、与活塞配合的活塞工作缸筒、设置在活塞工作缸筒外部的减震器壳体和密封盖,所述活塞沿周向均匀镶嵌有永磁铁,在所述活塞工作缸筒与减震器壳体之间设置阻尼调节工作缸,所述密封盖上对称安装有伸入至阻尼调节工作缸内的两根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底端设置金属导电滚轮,活塞工作缸的外壁上缠绕有高密度线圈,所述金属导电滚轮与高密度线圈接触,金属导电滚轮通过导线与外部电路连接,在阻尼工作缸的外壁与减震器壳体之间设置有阀体。本发明可以在实现变阻尼减震的同时实现电能的回收。

    一种可发电的液压减震器

    公开(公告)号:CN204493557U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20073717.9

    申请日:2015-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发电的液压减震器,包括上壳、下壳、转轴、活塞、活塞柱,上壳位于下壳上方并包于下壳外部,活塞柱固定在上壳下方,活塞安装在活塞柱下方,下壳里设置内壳,活塞和活塞柱位于内壳里,内壳和活塞之间设置第一阀体,下壳与内壳之间设置第二阀体,活塞柱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中安装转轴,转轴上设置第一凸肩和第二凸肩,活塞柱和活塞里分别设置与第一凸肩和第二凸肩配合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转轴上设置永磁铁,活塞柱里通过挡圈设置与永磁体相配合的线圈,转轴的端部设置具有扭曲度的叶片,叶片周围充有油液。本实用新型在减震过程中,油液在运动过程中会冲击叶片,有辅助减震的效果,减轻了活塞的负荷。

    可发电的变阻尼减震器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253699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724795.6

    申请日:2014-1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发电的变阻尼减震器,包括活塞柱、活塞、与活塞配合的活塞工作缸筒、设置在活塞工作缸筒外部的减震器壳体和密封盖,所述活塞沿周向均匀镶嵌有永磁铁,在所述活塞工作缸筒与减震器壳体之间设置阻尼调节工作缸,所述密封盖上对称安装有伸入至阻尼调节工作缸内的两根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底端设置金属导电滚轮,活塞工作缸的外壁上缠绕有高密度线圈,所述金属导电滚轮与高密度线圈接触,金属导电滚轮通过导线与外部电路连接,在阻尼工作缸的外壁与减震器壳体之间设置有阀体。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实现变阻尼减震的同时实现电能的回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