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蒸汽凝结诱发水锤的非能动安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7733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447564.1

    申请日:2020-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蒸汽凝结诱发水锤的非能动安全系统,通过在热管段管口位置安装孔板隔间,用于抑制蒸汽凝结水锤。本发明采用两类孔板拼接而成的孔板隔间,使换热器产生的蒸汽在孔板隔间内逐级冷凝,从根本上消除了低流量下由于剧烈冷凝导致热管段内出现蒸汽凝结诱发水锤现象。此外,孔板隔间避免蒸汽与低温海水直接接触,减小冷凝换热系数,有效地抑蒸汽在海水侧发生水锤。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能够同时抑制管道和海水侧蒸汽凝结诱发水锤,适用范围广;同时,该发明改进方便易行,便于工程应用。

    充液管道主被动一体化复合消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44014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510657878.7

    申请日:2015-10-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充液管道主被动一体化复合消声装置,包括壳体、上游外管封头、下游外管封头,壳体上设置有通孔,上游外管封头和下游外管封头分别固定在通孔的两端,上游外管封头连接管状传感/作动集成装置,下游外管封头连接穿孔管段,管状传感/作动集成装置与穿孔管段相连,管状传感/作动集成装置包括基层、传感层、作动层,作动层固定在基层外表面,传感层固定在基层内表面,上游外管封头上安装水听器,水听器和传感层产生的信号通过电缆经信号拾取及低头滤波系统进入主动控制器,主动控制器计算出控制信号后通过功率放大系统驱动作动层。本发明在消声频带上互为补充、能够实现全频带的噪声控制。

    一种消除蒸汽冷凝诱发水锤的非能动安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9513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49991.3

    申请日:2020-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蒸汽冷凝诱发水锤的非能动安全系统,过在海水侧安装弯头和消汽装置,用于消除蒸汽冷凝诱发水锤。本发明采用通过卡环将扭带安装在孔管内,使换热器产生的汽水混合物在扭带和孔管形成的流道内螺旋向上流动,并通过孔管侧面和顶面的流孔与海水发生直接接触冷凝。蒸汽在扭带的搅浑作用下逐渐被冷凝,从而起到消除蒸汽冷凝诱发水锤的作用。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能够同时消除管道和海水侧蒸汽凝结诱发水锤,并且提高了非能动安全系统的自然循环能力,适用范围广;同时,该发明改进方便易行,便于工程应用。

    利用超声波强化多级正渗透膜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77531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610815006.3

    申请日:2016-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超声波强化多级正渗透膜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超声波强化系统,多级正渗透膜分离系统和驱动液循环及浓缩系统;超声波强化系统包括发生装置和强化装置;多级正渗透膜分离系统中的正渗透膜为具有拦截作用的半透膜;驱动液循环及浓缩系统的核心为多效蒸发器系统,驱动液是具有高浓度的氯化钠或其它高浓度的易蒸馏的中性无机盐溶液。本发明采用超声波强化多级正渗透膜组件分离的运行方式,即可有效保证生活污水处理出水达标,也可降低膜污染,促进膜通量,保持驱动液浓度稳定和高效循环,从而有效降低能耗。本发明不但可用于船舶生活污水的处理,也可用于日常生活污水的处理。

    利用超声波强化多级正渗透膜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77531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15006.3

    申请日:2016-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超声波强化多级正渗透膜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超声波强化系统,多级正渗透膜分离系统和驱动液循环及浓缩系统;超声波强化系统包括发生装置和强化装置;多级正渗透膜分离系统中的正渗透膜为具有拦截作用的半透膜;驱动液循环及浓缩系统的核心为多效蒸发器系统,驱动液是具有高浓度的氯化钠或其它高浓度的易蒸馏的中性无机盐溶液。本发明采用超声波强化多级正渗透膜组件分离的运行方式,即可有效保证生活污水处理出水达标,也可降低膜污染,促进膜通量,保持驱动液浓度稳定和高效循环,从而有效降低能耗。本发明不但可用于船舶生活污水的处理,也可用于日常生活污水的处理。

    充液管道低频鼓式主被动复合消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09052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62385.5

    申请日:2016-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5/033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充液管道低频鼓式主被动复合消声系统,包括上游外管封头、矩形壳体、下游外管封头、板式膜结构,矩形壳体的两端分别与上游外管封头和下游外管封头相连,板式膜结构位于矩形壳体里并分别与上游外管封头和下游外管封头固定,板式膜结构与矩形壳体、上游外管封头、下游外管封头构成封闭的背腔,下游外管封头连接下游管路,上游外管封头上安装第一水听器,下游外管封头上分别安装水压传感器和以及向背腔填充气体的压力平衡装置,下游管路上安装第二水听器。本发明突破了传统被动消声结构,利用柔性板式膜结构与封闭背腔形成的鼓式构型对入射声波产生反射作用达到抗性降噪。充液流动的管路不存在截面突变结构,降低了阻力损失。

    充液管道低频鼓式主被动复合消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090521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10362385.5

    申请日:2016-05-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充液管道低频鼓式主被动复合消声系统,包括上游外管封头、矩形壳体、下游外管封头、板式膜结构,矩形壳体的两端分别与上游外管封头和下游外管封头相连,板式膜结构位于矩形壳体里并分别与上游外管封头和下游外管封头固定,板式膜结构与矩形壳体、上游外管封头、下游外管封头构成封闭的背腔,下游外管封头连接下游管路,上游外管封头上安装第一水听器,下游外管封头上分别安装水压传感器和以及向背腔填充气体的压力平衡装置,下游管路上安装第二水听器。本发明突破了传统被动消声结构,利用柔性板式膜结构与封闭背腔形成的鼓式构型对入射声波产生反射作用达到抗性降噪。充液流动的管路不存在截面突变结构,降低了阻力损失。

    一种抑制蒸汽凝结诱发水锤的非能动安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77333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47564.1

    申请日:2020-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蒸汽凝结诱发水锤的非能动安全系统,通过在热管段管口位置安装孔板隔间,用于抑制蒸汽凝结水锤。本发明采用两类孔板拼接而成的孔板隔间,使换热器产生的蒸汽在孔板隔间内逐级冷凝,从根本上消除了低流量下由于剧烈冷凝导致热管段内出现蒸汽凝结诱发水锤现象。此外,孔板隔间避免蒸汽与低温海水直接接触,减小冷凝换热系数,有效地抑蒸汽在海水侧发生水锤。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能够同时抑制管道和海水侧蒸汽凝结诱发水锤,适用范围广;同时,该发明改进方便易行,便于工程应用。

    充液管道主被动一体化复合消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44014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57878.7

    申请日:2015-10-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充液管道主被动一体化复合消声装置,包括壳体、上游外管封头、下游外管封头,壳体上设置有通孔,上游外管封头和下游外管封头分别固定在通孔的两端,上游外管封头连接管状传感/作动集成装置,下游外管封头连接穿孔管段,管状传感/作动集成装置与穿孔管段相连,管状传感/作动集成装置包括基层、传感层、作动层,作动层固定在基层外表面,传感层固定在基层内表面,上游外管封头上安装水听器,水听器和传感层产生的信号通过电缆经信号拾取及低头滤波系统进入主动控制器,主动控制器计算出控制信号后通过功率放大系统驱动作动层。本发明在消声频带上互为补充、能够实现全频带的噪声控制。

    单自由度船用激光测距仪稳定平台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942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25164.8

    申请日:2011-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单自由度船用激光测距仪稳定平台及控制方法。包括机械支架、航姿传感器、伺服驱动控制器、伺服电机、光电编码器和激光测距仪;机械支架包括外支架和内支架,外支架与内支架通过传动轴转动连接;外支架安装在船上,航姿传感器固定在外支架上,伺服电机安装在外支架上并通过传动轴与内支架相连,激光测距仪安装在内支架上,光电编码器与伺服电机同轴安装;航姿传感器实时采集来自船舶的航姿信号并输入伺服驱动控制器,光电编码器实时监测伺服电机转动角度信息反馈给伺服控制驱动器;伺服驱动控制器内置PID调节器,接收航姿传感器的信号和光电编码器的反馈信号,通过PID调节器处理的输出信号,控制驱动电机转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