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7997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0684264.6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大熊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科技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nventor: 熊学军 , 冒家友 , 王红 , 胡筱敏 , 闫枫 , 陈亮 , 于龙 , 孙佳 , 云升军 , 郭延良 , 杨光兵 , 宫庆龙 , 回贞立 , 徐智优 , 吴凡 , 滕建斌 , 高皜 , 徐珂 , 郑鹏 , 李阳
IPC: H01M50/204 , H01M50/231 , H01M50/24 , H01M50/26 , H01M10/42 , H01M10/44 , H01M10/615 , H01M10/6571 , H01M10/6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观测深海低温供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海低温逆控式海洋观测电池舱。基于深海低温观测环境,以及电池放电能力随温度下降而下降的特性,利用电池放电过程生热和观测过程周期性的特点,通过隔温、保温、积温设计,收集、保护、积累这些本是副作用的热量,结合具体观测的最佳放电周期控制,应用到电池工作放电温度的深海低温逆向保持;为保持稳定,设置初温控制增温舱;为保证安全,设置极限温控和高压通孔;同时集成了深海抗压技术、水密技术和全填充抗摇晃疲劳技术。使常规电池组在深海低温条件下以接近最佳放电温度工作,将放电能力提高30%,显著提升深海观测效率和降低观测成本,保障向海图强之深海战略。
-
公开(公告)号:CN101718558B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0910073239.0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可复用IP核的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输出转换装置。激光陀螺输出的导航信息输入由输出转换模块和FIR IP核滤波模块组成的一片经过电源电路进行供电和配置电路对其进行配置FPGA中,最后从FPGA出来的信息输入导航解算模块进行解算,本发明的装置大大简化了系统装置的复杂度并且提高了系统配置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6225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86201.4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大熊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科技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nventor: 熊学军 , 王红 , 原庆东 , 刘浩 , 闫枫 , 陈亮 , 胡筱敏 , 于龙 , 宫庆龙 , 云升军 , 郭延良 , 杨光兵 , 孙佳 , 回贞立 , 徐智优 , 吴凡 , 滕建斌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观测平台型技术装备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海洋观测的自扶正海床基,主要创造包括:(1)具有稳定转移功能的椭圆曲面设计;(2)具有杠杆控制功能的“凸转点”设置;(3)具有严格比例的“三层式结构”;(4)比例控制的“等比递转”控制法;(5)顶部比例的调节法;(6)表观倾倒函数的构建;(7)整体结构制造的严格数学控制;其中,定比值确定为 该海床基可由非专业人员、非专业船只、非专业装备简易布放,具备受扰翻转后能够全方位向最佳观测位自扶正的特殊功能,克服了传统海床基布放困难、布放成本高、拖翻不能自复置等缺陷,为大陆架海流和陆坡底流观测提供了更适用的观测装备。
-
公开(公告)号:CN101666651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073041.2
申请日:2009-10-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激光陀螺捷联系统的导航计算机。是由FPGA主芯片内的数据采集模块、导航解算模块、包括串口和USB的接口通信模块和SD卡数据存储模块,辅以电源电路、配置电路组成的;电源模块提供工作电源,激光陀螺的输出信号经过FPGA内部的数据采集模块进行采集,送至FPGA内部的导航解算模块,在导航解算模块中运行导航解算程序,解算后的导航信息通过接口通信模块上传给PC和其他外设,导航信息通过SD卡进行实时存储。该发明使得导航计算机的各项功能得以在一片FPGA上实现,这样不但提高了导航计算机的灵活性,缩短了开发周期,而且减少了芯片数目,使得导航计算机的体积、功耗和成本显著减小,为实现导航系统的小型化、单芯片化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262258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686201.4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大熊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科技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nventor: 熊学军 , 王红 , 原庆东 , 刘浩 , 闫枫 , 陈亮 , 胡筱敏 , 于龙 , 宫庆龙 , 云升军 , 郭延良 , 杨光兵 , 孙佳 , 回贞立 , 徐智优 , 吴凡 , 滕建斌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观测平台型技术装备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海洋观测的自扶正海床基,主要创造包括:(1)具有稳定转移功能的椭圆曲面设计;(2)具有杠杆控制功能的“凸转点”设置;(3)具有严格比例的“三层式结构”;(4)比例控制的“等比递转”控制法;(5)顶部比例的调节法;(6)表观倾倒函数的构建;(7)整体结构制造的严格数学控制;其中,定比值确定为该海床基可由非专业人员、非专业船只、非专业装备简易布放,具备受扰翻转后能够全方位向最佳观测位自扶正的特殊功能,克服了传统海床基布放困难、布放成本高、拖翻不能自复置等缺陷,为大陆架海流和陆坡底流观测提供了更适用的观测装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37997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84264.6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大熊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科技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nventor: 熊学军 , 冒家友 , 王红 , 胡筱敏 , 闫枫 , 陈亮 , 于龙 , 孙佳 , 云升军 , 郭延良 , 杨光兵 , 宫庆龙 , 回贞立 , 徐智优 , 吴凡 , 滕建斌 , 高皜 , 徐珂 , 郑鹏 , 李阳
IPC: H01M2/10 , H01M10/42 , H01M10/44 , H01M10/615 , H01M10/6571 , H01M10/6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观测深海低温供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海低温逆控式海洋观测电池舱。基于深海低温观测环境,以及电池放电能力随温度下降而下降的特性,利用电池放电过程生热和观测过程周期性的特点,通过隔温、保温、积温设计,收集、保护、积累这些本是副作用的热量,结合具体观测的最佳放电周期控制,应用到电池工作放电温度的深海低温逆向保持;为保持稳定,设置初温控制增温舱;为保证安全,设置极限温控和高压通孔;同时集成了深海抗压技术、水密技术和全填充抗摇晃疲劳技术。使常规电池组在深海低温条件下以接近最佳放电温度工作,将放电能力提高30%,显著提升深海观测效率和降低观测成本,保障向海图强之深海战略。
-
公开(公告)号:CN11589234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08176.4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 , 青岛大熊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nventor: 任翔宇 , 熊学军 , 朱正涛 , 胡筱敏 , 杨爱民 , 解志军 , 黄景帅 , 陈亮 , 于龙 , 郭延良 , 鞠霞 , 孙佳 , 云升军 , 杨光兵 , 回贞立 , 崔欣梅 , 王颖杰 , 高皜 , 张超 , 郑棒信 , 荣林泰 , 王宇 , 崔虎山 , 李峂玥 , 高健男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内孤立波结构海洋学观测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海洋内孤立波观测的自消浪浮标,主要创造包括:(1)内孤立波观测浮标整体尺寸的可滤波化设计;(2)对内孤立波观测浮标的浮标体与观测系统进行物理隔断和计算隔离的分体化模块式设计;(3)为内孤立波观测浮标的浮体设制波浪减摇器;(4)为内孤立波观测浮标的观测系统设制波浪减震器;(5)内孤立波观测浮标的垂向三级运动学维稳设计。该内孤立波观测浮标能够有效缓解表面波对的浮标的剧烈摇晃和标体对观测仪器的剧烈震荡,实现对内孤立波的准确预报,为水下活动和海洋工程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1718558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073239.0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可复用IP核的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输出转换装置。激光陀螺输出的导航信息输入由输出转换模块和FIR IP核滤波模块组成的一片经过电源电路进行供电和配置电路对其进行配置FPGA中,最后从FPGA出来的信息输入导航解算模块进行解算,本发明的装置大大简化了系统装置的复杂度并且提高了系统配置的灵活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