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炭粉在熔融碳酸盐电解质中分散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37062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810063948.6

    申请日:2008-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提高炭粉在熔融碳酸盐电解质中分散性能的方法。用水溶解K2CO3和Li2CO3,其比例为32∶68,加入炭粉,使K2CO3和Li2CO3溶液完全浸没炭粉,搅拌成糊状,蒸发结晶,得到炭粉和熔融碳酸盐的混合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结晶法混合MCDCFC的炭和碳酸盐,结晶法能使碳酸盐进入到炭的微孔中,与炭充分接触,碳酸盐熔融后,降低了炭的表面张力,有利于吸引溶液中的阴离子,减小了炭的疏水性。因而能显著提高以炭粉为燃料的MCDCFC的性能。

    一种提高炭粉在熔融碳酸盐电解质中分散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37062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63948.6

    申请日:2008-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提高炭粉在熔融碳酸盐电解质中分散性能的方法。用水溶解K2CO3和Li2CO3,其比例为32∶68,加入炭粉,使K2CO3和Li2CO3溶液完全浸没炭粉,搅拌成糊状,蒸发结晶,得到炭粉和熔融碳酸盐的混合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结晶法混合MCDCFC的炭和碳酸盐,结晶法能使碳酸盐进入到炭的微孔中,与炭充分接触,碳酸盐熔融后,降低了炭的表面张力,有利于吸引溶液中的阴离子,减小了炭的疏水性。因而能显著提高以炭粉为燃料的MCDCFC的性能。

    一种提高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炭阳极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08258C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10072466.2

    申请日:2007-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炭阳极性能的方法。它是用“炭粉-导电粉-金属板”构成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阳极的基础上,在炭粉中混合导电粉,炭粉与导电粉的体积比为3∶1,炭粉与导电粉的颗粒为100~200目。导电粉一方面可起到增大炭与集流体的接触面积,增大单位体积有效的电极反应面积的作用;另一方面能降低电极内阻,对远离金属板的区域的电流起到很好的作用;因而能显著提高以炭粉为燃料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性能。

    一种提高直接炭燃料电池炭活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37047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63949.0

    申请日:2008-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提高直接炭燃料电池炭活性的方法。按照酸与炭的比例为2∶1将二者混合,酸的浓度为1~5M,浸泡时间1小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酸处理MCDCFC的阳极炭,酸处理首先能清除(至少部分地)活性炭的杂质,减少炭中的灰分,进而增大炭的比表面积和总的孔体积;第二可以使炭的表面暴露出更多的不饱和碳原子、缺陷、位错和断层,这些位置有很多的未成对电子,有很强的吸附作用;第三酸处理可能分解炭表面的碱性和中性基团,产生更多的酸性基团,而酸性基团将有利于吸引溶液中的阴离子,可以降低炭的疏水性。因而能显著提高以炭粉为燃料的MCDCFC的性能。

    固体炭阳极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090159A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710072467.7

    申请日:2007-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炭阳极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它是一种以Ni1-xLixO为阴极、Li2CO3+K2CO3为电解质、γLiAlO2为电解质载体隔膜,以固体炭作为阳极制备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其中Li2CO3∶K2CO3摩尔比为56%-68%∶44-32%。本发明采用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阴极、电解质、隔膜和金属极板等结构,以固体炭取代氢气、煤气和天然气等做为阳极和燃料,构成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固体炭直接为阳极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其电效率高,实际效率可达~80%,无需对煤等固体炭进行重整气化;可有效的避免阴极NiO溶解导致两极短路的问题;炭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炭的化学性质稳定,没有爆炸的危险。

    一种提高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炭阳极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90156A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710072466.2

    申请日:2007-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炭阳极性能的方法。它是用“炭粉-导电粉-金属板”构成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阳极的基础上,在炭粉中混合导电粉,炭粉与导电粉的体积比为3∶1,炭粉与导电粉的颗粒为100~200目。导电粉一方面可起到增大炭与集流体的接触面积,增大单位体积有效的电极反应面积的作用;另一方面能降低电极内阻,对远离金属板的区域的电流起到很好的作用;因而能显著提高以炭粉为燃料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性能。

    一种掺杂二氧化锰的氧化石墨烯电极膜的制备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7134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35022.2

    申请日:2021-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掺杂二氧化锰的氧化石墨烯电极膜的制备工艺方法,打开磁力搅拌器,先设置温度到合适范围,将海藻酸钠倒入盛有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烧杯放在水浴环境下;然后放置在磁力搅拌器上不断进行搅拌,待其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掺杂二氧化锰的氧化石墨烯粉末,继续加热搅拌,待其溶解后加入丙三醇起到润滑作用;将充分溶解的混合溶液放置在超声波清洗机中进行超声处理;除去多余的气泡,然后把处理的溶液通过玻璃棒均匀流延到玻璃模具上,放到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加热处理得到非金属电极膜。本发明通过液相化学沉淀法使氧化石墨烯中掺杂二氧化锰形成复合材料,使氧化石墨烯的团聚现象有很好的改善,同时导电性跟电容性能得到改善。

    一种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致动膜的制备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2960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97451.5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致动膜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经过逐次交联的海藻酸钠与羧甲基纤维素按照一定的质量比进行掺杂反应后加入甘油作为柔顺剂,产生的溶液经过超声除泡与真空干燥后生成海藻酸钠与羧甲基纤维素致动膜,包括液相交联反应、超声除泡与真空干燥三个步骤。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制备过程绿色环保,对环境友好。适合大规模生产。从而使制备得到的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致动膜在人工肌肉、智能柔性材料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提高直接炭燃料电池炭活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37047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810063949.0

    申请日:2008-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提高直接炭燃料电池炭活性的方法。按照酸与炭的比例为2∶1将二者混合,酸的浓度为1~5M,浸泡时间1小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酸处理MCDCFC的阳极炭,酸处理首先能清除(至少部分地)活性炭的杂质,减少炭中的灰分,进而增大炭的比表面积和总的孔体积;第二可以使炭的表面暴露出更多的不饱和碳原子、缺陷、位错和断层,这些位置有很多的未成对电子,有很强的吸附作用;第三酸处理可能分解炭表面的碱性和中性基团,产生更多的酸性基团,而酸性基团将有利于吸引溶液中的阴离子,可以降低炭的疏水性。因而能显著提高以炭粉为燃料的MCDCFC的性能。

    固体炭阳极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0580989C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710072467.7

    申请日:2007-0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炭阳极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它是一种以Ni1-xLixO为阴极、Li2CO3+K2CO3为电解质、γLiAlO2为电解质载体隔膜,以固体炭作为阳极制备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其中Li2CO3∶K2CO3摩尔比为56%-68%∶44-32%。本发明采用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阴极、电解质、隔膜和金属极板等结构,以固体炭取代氢气、煤气和天然气等做为阳极和燃料,构成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固体炭直接为阳极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其电效率高,实际效率可达80%,无需对煤等固体炭进行重整气化;可有效的避免阴极NiO溶解导致两极短路的问题;炭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炭的化学性质稳定,没有爆炸的危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