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9389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22731.9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破损船舱室气密度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模型实验方法无法实现破损船舱室气密度的系统、全面实验,且传统实验方法中采用的数据采集设备存在体积大、各单元之间相互独立、需实时与电脑连接进行有线传输等不足的问题。包括破损船模型、控制中心、传感器组及摄像机,所述破损船模型包括船体及甲板,所述船体包括一个或多个舱室,每个舱室上均开设有破损口,除待实验舱室外,其余舱室的破损口均通过挡板密封以模拟完好舱,所述待实验舱室上方的甲板上对应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上嵌装有通风盖板,所述通风盖板上开设有气孔。
-
公开(公告)号:CN11784866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1767002.9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一种高温蒸汽超空泡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超空泡实验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超空泡实验装置无法模拟大潜深环境下热效应对于超空泡生成和发展影响的问题。电磁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管路连接至超空泡航行体内部,超空泡航行体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调压系统及调速系统分别与循环水洞连接,通过调压系统控制试验段环境压力,通过调速系统控制试验段水流流速,通过电磁蒸汽发生器控制通入超空泡航行体内部的蒸汽温度和蒸汽通气量;通过计算机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通过高温蒸汽通气生成超空泡,揭示了显著的热效应对于超空泡生成和发展的影响,通过实验手段模拟大潜深环境,为提高深海航行器的水动力学性能研究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1827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17846.1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通气航行体实验模型、实验系统及使用方法,属于海洋工程实验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对于通气航行体的减阻设计中,通气组件及测力装置独立布置在航行体上的不同位置,易产生额外的阻力的问题。支撑翼固装在模型主体的顶部,力传感器通过连接组件固装在支撑翼的顶部,力传感器及连接组件均位于传感器安装孔内且力传感器的上部通过支撑片与盖板固接,连接组件的下表面与盖板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将通气组件与测量航行体在航行过程中所受阻力的测力装置组合布置,将通气和测力两种需求结合在一起,既避免了外接管路对流场的影响,又能更为准确便捷地测量航行体在航行过程中的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4866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67002.9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一种高温蒸汽超空泡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超空泡实验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超空泡实验装置无法模拟大潜深环境下热效应对于超空泡生成和发展影响的问题。电磁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管路连接至超空泡航行体内部,超空泡航行体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调压系统及调速系统分别与循环水洞连接,通过调压系统控制试验段环境压力,通过调速系统控制试验段水流流速,通过电磁蒸汽发生器控制通入超空泡航行体内部的蒸汽温度和蒸汽通气量;通过计算机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通过高温蒸汽通气生成超空泡,揭示了显著的热效应对于超空泡生成和发展的影响,通过实验手段模拟大潜深环境,为提高深海航行器的水动力学性能研究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