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76859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0896082.6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G8/14 , B63G8/001 , B63G2008/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AUV大潜深运动浮力补偿控制方法。检测出AUV在深海区域进行定深航行时的深度;通过AUV剩余浮力辨识算法,辨识AUV在当前深海区域进行定深航行时受到的剩余浮力;辨识的结果为稳定时,通过油囊式浮力均衡系统对AUV进行浮力补偿;否则继续对AUV在深海区域定深航行时受到的剩余浮力进行辨识;当AUV的浮力补偿值等于通过AUV剩余浮力辨识算法辨识的剩余浮力值时,则完成了对AUV的浮力补偿;否则,继续通对AUV进行浮力补偿。本发明可有效的均衡剩余浮力的影响并消除AUV的纵倾角偏差,提高AUV的操纵性及控制精度,减小AUV定深航行时所受的阻力,在携带同等能源条件下增加AUV的航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00263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810869546.9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一种水下无人潜航器低耦合分层架构逐级优化方法涉及无人潜航器总体设计优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无人潜航器低耦合分层架构逐级优化方法。一种水下无人潜航器低耦合分层架构逐级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整个整个水下无人航行器分解为开放式的分模块;(2)设计分系统的数学模型;(3)设计优化目标;(4)列出对应的约束条件;(5)对每一个相对独立的分系统分别进行优化,分别得到每一个分系统的优化结果,并将其目标函数传递给顶层控制层;(6)顶层控制层通过反复迭代计算进行优化,解决各个分系统间状态变量不协调的问题,得到最终的优化结果。通过优化,使水下无人航行器置空率高,外形尺寸相对合理、总重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987091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194198.4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浮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动浮标在随机海浪干扰下的自守卫控制方法。包括机动浮标自守卫航行时的海浪方向估计、考虑波浪增阻问题的能量最优航路规划。海浪方向估计是在线实时预测机动浮标在自守卫区域内的浪向角,进而得到机动浮标自守卫航行时与海浪的遭遇角;在机动浮标自守卫区域内设置虚拟节点,采用A*算法对机动浮标进行能量最优航路规划;根据机动浮标所受到的波浪增阻与遭遇角之间的函数关系,将机动浮标在规划的航路上航行时的能量损耗作为目标函数,使得机动浮标在规划的航路上航行时的能量损耗最低。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降低机动浮标在波浪增阻干扰下自守卫航行时的能量损耗,提高机动浮标的航行效率,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882016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10979.5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生型水下机器人的操纵系统及区域控位控制方法,基于区域控位控制要求提出“双仿生鳍+艉部矢量主推进器”的操控系统配置方案,其特征在于仿生型水下机器人艉部配置矢量式主推进器,仿生型水下机器人平行中体前部两舷配置类似鲸类胸鳍结构的仿生鳍;主推进器由水平、垂直2个自由度的摆动机构组成,仿生鳍由3自由度摆动执行机构组成。仿生型水下机器人区域控位控制方法采用两步主从式控制规律,解决仿生胸鳍操纵装置复杂生力机理带来的非线性输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7091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910194198.4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浮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动浮标在随机海浪干扰下的自守卫控制方法。包括机动浮标自守卫航行时的海浪方向估计、考虑波浪增阻问题的能量最优航路规划。海浪方向估计是在线实时预测机动浮标在自守卫区域内的浪向角,进而得到机动浮标自守卫航行时与海浪的遭遇角;在机动浮标自守卫区域内设置虚拟节点,采用A*算法对机动浮标进行能量最优航路规划;根据机动浮标所受到的波浪增阻与遭遇角之间的函数关系,将机动浮标在规划的航路上航行时的能量损耗作为目标函数,使得机动浮标在规划的航路上航行时的能量损耗最低。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降低机动浮标在波浪增阻干扰下自守卫航行时的能量损耗,提高机动浮标的航行效率,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7776859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896082.6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AUV大潜深运动浮力补偿控制方法。检测出AUV在深海区域进行定深航行时的深度;通过AUV剩余浮力辨识算法,辨识AUV在当前深海区域进行定深航行时受到的剩余浮力;辨识的结果为稳定时,通过油囊式浮力均衡系统对AUV进行浮力补偿;否则继续对AUV在深海区域定深航行时受到的剩余浮力进行辨识;当AUV的浮力补偿值等于通过AUV剩余浮力辨识算法辨识的剩余浮力值时,则完成了对AUV的浮力补偿;否则,继续通对AUV进行浮力补偿。本发明可有效的均衡剩余浮力的影响并消除AUV的纵倾角偏差,提高AUV的操纵性及控制精度,减小AUV定深航行时所受的阻力,在携带同等能源条件下增加AUV的航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00263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869546.9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水下无人潜航器低耦合分层架构逐级优化方法涉及无人潜航器总体设计优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无人潜航器低耦合分层架构逐级优化方法。一种水下无人潜航器低耦合分层架构逐级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整个整个水下无人航行器分解为开放式的分模块;(2)设计分系统的数学模型;(3)设计优化目标;(4)列出对应的约束条件;(5)对每一个相对独立的分系统分别进行优化,分别得到每一个分系统的优化结果,并将其目标函数传递给顶层控制层;(6)顶层控制层通过反复迭代计算进行优化,解决各个分系统间状态变量不协调的问题,得到最终的优化结果。通过优化,使水下无人航行器置空率高,外形尺寸相对合理、总重量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