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1081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1193351.4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C23C26/00 , B23K26/362 , B23K2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亲水‑亲水镓基液态金属复合表面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去除铜基底表面的油污、有机溶剂以及氧化物;在CAD软件中设计出不同样品的图案,并以矢量图形式保存;在二氧化碳激光打标机中导入矢量文件,并发出激光穿过铜基底顶部的塑料掩模;进行酸浴,并向裸露的铜表面加入足量的镓基液态金属;得到超亲水‑亲水镓基液态金属复合表面。本发明具有超亲水‑亲水交替区域的对比度润湿性,能够实现在铜表面冷凝生长成核的液滴主动转移至镓基液态金属薄膜表面。并且制作方式简洁,成本很低,有效地实现了冷凝液滴快速生长和有效脱落的冷凝表面的设计,并且相比于纯铜表面,冷凝水收集的效率提升了至少10%。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0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55444.9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凝换热用沟槽微纳米结构油膜浸润表面及制备方法,属于多级结构超疏水表面制备与滴状冷凝传热高性能材料领域。该冷凝换热用沟槽微纳米结构油膜浸润表面为分层微/纳米混合结构表面,在微米级沟槽阵列结构的基础上制备出纳米级的子结构,然后在微/纳米超疏水结构表面上注入油膜。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沟槽微纳米结构阵列油膜表面,在冷凝过程中,微纳米分层结构可以增强悬浮在注入油层顶部的液滴的去除。而且接触角更低,液滴成核速率更大,且在液滴周围生成的润湿脊有利于液滴的合并,缩短了液滴在重力诱导下脱离表面的时间,提高了表面刷新率,显著增强滴状冷凝传热。
-
公开(公告)号:CN11718287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80791.6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体机器人,包括磁性软体可变形结构和温度响应涂层结构;磁性软体可变形结构用于在磁场中进行磁控运动,并可在预设环境温度下产生变形;温度响应涂层结构与磁性软体结构相贴合,用于通过光热转换使得当前温度值达到预设温度来控制磁性软体结构产生变形而展开。本发明中的软体机器人可在匀强磁场中实现定向运动,并能够通过斜坡、狭窄空间以及能够翻越障碍,运动能力极强;同时,利用温度响应涂层结构的光热转换可主动控制磁性软体结构产生变形而展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07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055444.9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凝换热用沟槽微纳米结构油膜浸润表面及制备方法,属于多级结构超疏水表面制备与滴状冷凝传热高性能材料领域。该冷凝换热用沟槽微纳米结构油膜浸润表面为分层微/纳米混合结构表面,在微米级沟槽阵列结构的基础上制备出纳米级的子结构,然后在微/纳米超疏水结构表面上注入油膜。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沟槽微纳米结构阵列油膜表面,在冷凝过程中,微纳米分层结构可以增强悬浮在注入油层顶部的液滴的去除。而且接触角更低,液滴成核速率更大,且在液滴周围生成的润湿脊有利于液滴的合并,缩短了液滴在重力诱导下脱离表面的时间,提高了表面刷新率,显著增强滴状冷凝传热。
-
公开(公告)号:CN1172108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93351.4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C23C26/00 , B23K26/362 , B23K2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亲水‑亲水镓基液态金属复合表面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去除铜基底表面的油污、有机溶剂以及氧化物;在CAD软件中设计出不同样品的图案,并以矢量图形式保存;在二氧化碳激光打标机中导入矢量文件,并发出激光穿过铜基底顶部的塑料掩模;进行酸浴,并向裸露的铜表面加入足量的镓基液态金属;得到超亲水‑亲水镓基液态金属复合表面。本发明具有超亲水‑亲水交替区域的对比度润湿性,能够实现在铜表面冷凝生长成核的液滴主动转移至镓基液态金属薄膜表面。并且制作方式简洁,成本很低,有效地实现了冷凝液滴快速生长和有效脱落的冷凝表面的设计,并且相比于纯铜表面,冷凝水收集的效率提升了至少1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