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12159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381308.5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金属电路原位一体化增材制造装置,该制造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纳米金属的增材送料模块、原位加热、原位激光烧结、原位辐照还原、气体保护进行高度集成并协同控制。不仅能实现二维平面电路制备,还可以实现具有复杂曲面曲率以及曲率变化的三维电路制备。本发明将纳米金属电路的成型、原位还原、原位烧结进行一体化制备,解决了纳米金属氧化问题,提高了效率,制件形状和尺寸也无须受烧结炉的限制,扩大了增材制造方法的适用范围,改善了传统纳米金属电路制备过程中纳米金属颗粒分布不匀或者烧结后残留孔隙问题,提高了电路致密性和一致性,最终获得性能优良的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5562709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610003150.7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不互溶液‑液两相界面反应制备超细铜纳米颗粒的方法,首先将铜盐溶于非极性溶剂或与极性溶剂乳化制成含铜的源液,并将还原剂溶于极性溶剂制成还原液;将还原液与含铜的源液形成不互溶两相体系,获得稳定的液-液界面;一定温度下,上述液-液界面位置处反应生成超细铜纳米颗粒。该方法可制备粒径10 nm以下的超细铜纳米颗粒,杂质少、成分纯、结晶质量好、尺寸和形貌均匀,无需表面修饰和包覆即可稳定地分散在反应制备后得到的不互溶两相体系中,并可在常温空气中长时间放置而不氧化。该方法简单、能耗小、成本低、易控制,实用性强,还可连续制备和搜集超细铜纳米颗粒。优选水和油酸为溶剂,可保证无毒、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5598464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003052.3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不互溶液‑液两相界面反应在微通道中原为制备铜纳米线的方法,包括:配制不互溶的油相溶液和水相溶液,其中一相含铜盐,另一相含还原剂;对微通道壁面进行处理,使反应生成物容易生长附着;控制两相的流动参数使其在微通道中形成低速平行流;控制两相液‑液界面在微通道中的位置;保持界面位置和形态稳定,界面处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铜,并在界面位置处的通道壁面上沉积形成铜纳米线。所得纳米线横向尺寸均匀,长度与形成平行流的通道长度相同,所生成的铜线在微通道中所处的位置由所述两相界面的位置确定,可灵活调节。该制备方法可在微通道中直接制备图形化的微纳结构,温度低、简单、兼容性好、成本低、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8112159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11381308.5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金属电路原位一体化增材制造装置,该制造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纳米金属的增材送料模块、原位加热、原位激光烧结、原位辐照还原、气体保护进行高度集成并协同控制。不仅能实现二维平面电路制备,还可以实现具有复杂曲面曲率以及曲率变化的三维电路制备。本发明将纳米金属电路的成型、原位还原、原位烧结进行一体化制备,解决了纳米金属氧化问题,提高了效率,制件形状和尺寸也无须受烧结炉的限制,扩大了增材制造方法的适用范围,改善了传统纳米金属电路制备过程中纳米金属颗粒分布不匀或者烧结后残留孔隙问题,提高了电路致密性和一致性,最终获得性能优良的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5598464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03052.3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24 , B22F1/0025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不互溶液-液两相界面反应在微通道中原为制备铜纳米线的方法,包括:配制不互溶的油相溶液和水相溶液,其中一相含铜盐,另一相含还原剂;对微通道壁面进行处理,使反应生成物容易生长附着;控制两相的流动参数使其在微通道中形成低速平行流;控制两相液-液界面在微通道中的位置;保持界面位置和形态稳定,界面处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铜,并在界面位置处的通道壁面上沉积形成铜纳米线。所得纳米线横向尺寸均匀,长度与形成平行流的通道长度相同,所生成的铜线在微通道中所处的位置由所述两相界面的位置确定,可灵活调节。该制备方法可在微通道中直接制备图形化的微纳结构,温度低、简单、兼容性好、成本低、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56270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03150.7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不互溶液-液两相界面反应制备超细铜纳米颗粒的方法,首先将铜盐溶于非极性溶剂或与极性溶剂乳化制成含铜的源液,并将还原剂溶于极性溶剂制成还原液;将还原液与含铜的源液形成不互溶两相体系,获得稳定的液-液界面;一定温度下,上述液-液界面位置处反应生成超细铜纳米颗粒。该方法可制备粒径10nm以下的超细铜纳米颗粒,杂质少、成分纯、结晶质量好、尺寸和形貌均匀,无需表面修饰和包覆即可稳定地分散在反应制备后得到的不互溶两相体系中,并可在常温空气中长时间放置而不氧化。该方法简单、能耗小、成本低、易控制,实用性强,还可连续制备和搜集超细铜纳米颗粒。优选水和油酸为溶剂,可保证无毒、环保。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