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5600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35514.4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IPC: G06F30/23
Abstract: 一种针对固支边界条件的分步模型修正方法,涉及模型修正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基于模态的参数型模型修正方法在修正过程中会遇到欠定问题,进而导致修正结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添加了对自由边界条件下试验件的模型修正,增加了可用于模型修正的试验响应数量。由于自由边界条件对于试验件没有附加的影响,引入自由边界这一步并不会引入新的待修正参数。因此,在自由边界条件下进行模型修正之后,在固支边界条件下的待修正参数就减少了,从而使欠定问题变成适定或者超定问题,令模型修正的结果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095600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911235514.4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IPC: G06F30/23
Abstract: 一种针对固支边界条件的分步模型修正方法,涉及模型修正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基于模态的参数型模型修正方法在修正过程中会遇到欠定问题,进而导致修正结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添加了对自由边界条件下试验件的模型修正,增加了可用于模型修正的试验响应数量。由于自由边界条件对于试验件没有附加的影响,引入自由边界这一步并不会引入新的待修正参数。因此,在自由边界条件下进行模型修正之后,在固支边界条件下的待修正参数就减少了,从而使欠定问题变成适定或者超定问题,令模型修正的结果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181429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316892.1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仿真模型的验证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该验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获取的输入参数设定所述输入参数的不确定度并进行第一次热仿真,以及根据第一次热仿真结果进行对每一个输入参数对应于每一个输出参数的敏感度等级的分析;S2、基于所述敏感度等级确定输入参数的抽样集合,并进行下一次热仿真以确定所述抽样集合对应的下一次热仿真结果中的最优输入参数Xn1;S3、将最优输入参数Xn1带入预设的所述输入参数与所述输出参数的函数关系,并求解所述函数关系下的所述输入参数的最优解Xn2;S4、比较所述最优解Xn2与实际数据以进行所述最优解Xn2的评估,若评估合格,则输出合格的最优解Xn2,若评估不合格,则转入步骤S2。
-
公开(公告)号:CN11188321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70298.5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IPC: G16C6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材料属性优化的仿真网格划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结构产品的热环境以及热输入特性;根据热环境以及热输入特性确定结构产品的一维热传导特定方向;获取结构产品的密度、比热容以及导热率;定义结构产品发生尺寸变化的区域为非基准尺寸区域;将非基准尺寸的区域沿尺寸变化方向进行体积切割,得到多个特征区域;对各个特征区域的尺寸设置为与基准尺寸区域的尺寸大小相同;根据非基准尺寸区域的尺寸变化方向与一维热传导方向的相对关系来对各个特征区域的材料属性进行优化;按照上述特征区域的材料属性优化后的结构产品的几何体进行网格划分,有效避免了小尺寸结构特征导致的网格数量激增与网格质量畸变。
-
公开(公告)号:CN11188321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010570298.5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IPC: G16C6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材料属性优化的仿真网格划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结构产品的热环境以及热输入特性;根据热环境以及热输入特性确定结构产品的一维热传导特定方向;获取结构产品的密度、比热容以及导热率;定义结构产品发生尺寸变化的区域为非基准尺寸区域;将非基准尺寸的区域沿尺寸变化方向进行体积切割,得到多个特征区域;对各个特征区域的尺寸设置为与基准尺寸区域的尺寸大小相同;根据非基准尺寸区域的尺寸变化方向与一维热传导方向的相对关系来对各个特征区域的材料属性进行优化;按照上述特征区域的材料属性优化后的结构产品的几何体进行网格划分,有效避免了小尺寸结构特征导致的网格数量激增与网格质量畸变。
-
公开(公告)号:CN11000661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35231.0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一种非接触式热模态试验系统及方法,涉及热模态试验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热模态试验技术中,无法做到在不对试验件施加附加影响(附加质量、附加刚度)的情况下,获得频率响应函数或模态振型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激振器、力传感器、两个平板型的红外加热阵列、温度传感器、夹具、激光测振仪和数据分析装置;试件平行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平板型的红外加热阵列之间,激振器,用于对试件进行激振;力传感器设置在激振杆与激振器本体的连接处,并用于采集激振杆的激振力,并上传至数据分析装置;激光测振仪用于对试件上测量点的振动速度进行采集,并上传至数据分析装置。本发明主要为了获取模态参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