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8917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1247946.4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周疲劳复合试验装置,包括:第一夹头、支架、升降装置、旋转装置、水平移动装置、第二夹头、载荷施加装置。水平移动装置固定在旋转装置上,并可相对于支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本申请提供的载荷施加装置,通过水平移动装置向叶片施加水平的推力或拉力,升降装置能够向叶片施加垂直的拉力及压力,旋转装置能够向叶片施加不同方向的旋转力,能够对叶片的多个方向施压外力,便可实现叶片的弯曲、扭转、多种角度组合疲劳加载形式,通过疲劳载荷和应变分布,可评估叶片在疲劳载荷下的结构性能。从而充分地对叶片进行疲劳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9903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763173.8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声发射损伤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声发射损伤识别方法。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多个标准试件一一对应产生的多个第一声发射信号;获取测试试件产生的第二声发射信号;基于单一损伤模式对应的第一声发射信号,获取该种单一损伤模式对应的目标频率区间;对第二声发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多个频谱图;基于多种单一损伤模式分别对应的目标频率区间和多个频谱图,确定测试试件所具有的若干种损伤模式;对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后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待测声发射信号所对应的损伤模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声发射损伤识别方法,能够提供一种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结构完整性评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1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1247946.4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周疲劳复合试验装置,包括:第一夹头、支架、升降装置、旋转装置、水平移动装置、第二夹头、载荷施加装置。水平移动装置固定在旋转装置上,并可相对于支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本申请提供的载荷施加装置,通过水平移动装置向叶片施加水平的推力或拉力,升降装置能够向叶片施加垂直的拉力及压力,旋转装置能够向叶片施加不同方向的旋转力,能够对叶片的多个方向施压外力,便可实现叶片的弯曲、扭转、多种角度组合疲劳加载形式,通过疲劳载荷和应变分布,可评估叶片在疲劳载荷下的结构性能。从而充分地对叶片进行疲劳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59795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720048.X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CN) , 哈尔滨工业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弯耦合的实验装置,包括:拉伸夹具模块,支承模块,所述拉伸夹具模块与所述支承模块相连接;所述拉伸夹具模块包括榫头夹具、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榫头夹具的两侧,所述榫头夹具内侧设有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头夹具和旋转轴一体成型,所述卡槽沿所述旋转轴方向延伸至至少其中一个旋转轴的端部位置。该装置中的拉伸夹具模块结构简单,能够使待试验件直接滑入卡槽中,方便装卸,提高实验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所述装置的实验方法,通过连接外部加载装置进行实验,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该实验装置的结构,以适用于不同的试验机和外部加载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7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65568.0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电耦合的多线圈水下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属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发射端与接收端,所述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发生磁电耦合;所述发射端由直流电源、功率放大电路以及发射线圈构成,所述接收端由磁电换能器、驱动电路以及水下设备构成,所述发射端与接收端相对放置。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磁电耦合的多线圈水下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可以有效地应对系统在高电导率介质中的涡流与传输距离问题,解决了在水下尤其是高电导率介质中能量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让装置体积、重量不至于过大,更适合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19068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0157016.7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62
Abstract: 一种高温环境下DIC标定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DIC标定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在室温环境下进行标定操作,标定结果应用于高温测试无法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试验单元、标定单元、旋转单元和滑动单元,所述试验单元包括试验机和环境箱,环境箱安装在试验机的中部,所述标定单元悬浮于环境箱内,所述标定单元通过所述旋转单元与所述滑动单元连接。本发明是在试验温度下进行标定,解决了当前室温标定结果在高温测试应用而导致的测试精度较低的问题,有效的避免了因温度变化对标定结果产生的影响。所有操作都通过机器(计算机)进行控制,标定结果更加精确。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09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156592.X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静态拉伸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低温静态拉伸载荷测试试验箱,包括试验机底座;横梁;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辅助均匀受热测试装置,所述辅助均匀受热测试装置内设置有测试板,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监测装置。本发明通过辅助均匀受热测试装置实现对测试板进行均匀加热、防热泄露和未检测区降温隔离的工作,通过启动防泄漏进给装置,在常态下利用密封卡座对测试板进行夹持,在夹持时达到防热泄露、热阻断的效果,在实现自动化对测试板进行向上的自动进给工作前脱离两个密封卡座对测试板的限制,继而便于进给工作,对准测试板的两面进行吹动降温,继而避免因热传递导致底部未测试的测试板受高温影响受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157335.8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27 , G01N21/88 , G01N3/08 , G01N3/06 , G06F113/26 , G06F113/12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显微观测的复合材料层内仿真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层内仿真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仿真方法无法精确地模拟实际中出现的多种损伤类型,导致对材料性能的误解和不准确的预测问题,本发明步骤如下:一:对0°单向带进行拉伸实验;二:对90°单向带进行拉伸实验;三:建立织物复合材料基于纤维束、基体的细观尺度单胞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提取层内纤维束三个方向的损伤单元数量,基体的损伤单元数量;四:根据步骤一、二计算得到的损伤占比,将仿真中的层内损伤归类为基体损伤、界面损伤和纤维损伤;五:对织物复合材料的损伤断面进行显微观察,并计算三种损伤模式的占比。本发明属于仿真测量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26037.2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疲劳刚度退化规律测定方法,属于试验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直接在疲劳测试过程中使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测量刚度退化存在误差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试件表面处理,在试件表面制作散斑;步骤二:加载,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对试件进行准静态加载,同时对静态加载过程中的试件表面图像进行采集;得到准静态加载的试件刚度;步骤2.2:对试件进行疲劳加载;步骤2.3:判断“是”或“否”,“是”则结束加载,“否”则进行步骤二。本发明不需要使用高性能的DIC相机,仅需普通配置的DIC相机就可以得到材料的真实刚度退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5056509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210664831.3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真空导入工艺制造复合材料的方法。采用真空导入工艺制造复合材料的方法,通过铺覆、检漏、利用真空袋反复挤压增加材料、注料、脱泡、固化等步骤,使用单向透气膜和透气毡,使增强材料受压均匀,在注料前通过真空袋反复挤压增加材料,使之更密实,在注料过程中仍能持续对树脂混合液进行脱泡,能够有效提高复合材料制品成型后的纤维体积含量,制品孔隙率大幅下降,且不受形状和尺寸的限制。由此制得的复合材料制品相较于传统真空导入工艺明显提高,通过纤维灼烧法测定的纤维体积含量提高8%‑12%。制品孔隙率大幅下降,显微镜图像分析法测定的孔隙率下降50%左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