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周疲劳复合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891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1247946.4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周疲劳复合试验装置,包括:第一夹头、支架、升降装置、旋转装置、水平移动装置、第二夹头、载荷施加装置。水平移动装置固定在旋转装置上,并可相对于支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本申请提供的载荷施加装置,通过水平移动装置向叶片施加水平的推力或拉力,升降装置能够向叶片施加垂直的拉力及压力,旋转装置能够向叶片施加不同方向的旋转力,能够对叶片的多个方向施压外力,便可实现叶片的弯曲、扭转、多种角度组合疲劳加载形式,通过疲劳载荷和应变分布,可评估叶片在疲劳载荷下的结构性能。从而充分地对叶片进行疲劳试验。

    一种低周疲劳复合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8917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1247946.4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周疲劳复合试验装置,包括:第一夹头、支架、升降装置、旋转装置、水平移动装置、第二夹头、载荷施加装置。水平移动装置固定在旋转装置上,并可相对于支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本申请提供的载荷施加装置,通过水平移动装置向叶片施加水平的推力或拉力,升降装置能够向叶片施加垂直的拉力及压力,旋转装置能够向叶片施加不同方向的旋转力,能够对叶片的多个方向施压外力,便可实现叶片的弯曲、扭转、多种角度组合疲劳加载形式,通过疲劳载荷和应变分布,可评估叶片在疲劳载荷下的结构性能。从而充分地对叶片进行疲劳试验。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声发射损伤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903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763173.8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声发射损伤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声发射损伤识别方法。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多个标准试件一一对应产生的多个第一声发射信号;获取测试试件产生的第二声发射信号;基于单一损伤模式对应的第一声发射信号,获取该种单一损伤模式对应的目标频率区间;对第二声发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得到多个频谱图;基于多种单一损伤模式分别对应的目标频率区间和多个频谱图,确定测试试件所具有的若干种损伤模式;对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后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待测声发射信号所对应的损伤模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声发射损伤识别方法,能够提供一种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结构完整性评估的方法。

    一种剪切原位CT试验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371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21305.0

    申请日:2024-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剪切原位CT试验装置,涉及材料力学试验技术领域,剪切原位CT试验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工业CT的转台中心上的下剪切板、扫描筒及上剪切板,下夹具连接在下剪切板上,下端设有上夹具的上连接板穿设于上剪切板,上夹具和下夹具夹持试件的两端,上剪切板上依次设有滑轨、滑块、固定板,轴承座连接在固定板上,丝杆穿设于轴承座,丝杆螺母套设在丝杆上,并与上连接板连接,电机与丝杆驱动连接,力传感器设置在上剪切板上,丝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与力传感器抵接。本发明使用丝杆驱动上夹具移动,对试件施加剪切力,并通过力传感器检测试件受到的剪切力,检测更为精准,实现原位CT试验,试验结果更准确,提升试验精度。

    一种应用于疲劳断裂实验的显微观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8871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553735.3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疲劳断裂实验的显微观测装置。包括卡箍、移动平台以及显微观测机构,卡箍用于套设在立柱上,移动平台设置在卡箍上,显微观测机构设置在移动平台上,且用于观测试件上的裂纹。由于卡箍套设在立柱上,卡箍在立柱上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由于移动平台设置在卡箍上,在调节卡箍在立柱上的高度时,可以同时带动移动平台运动,对移动平台和实验平台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由此,通过调节卡箍在立柱上的高度,使移动平台和实验平台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即能保证设置在移动平台上的显微观测机构可以对实验平台上的试件进行观测,又能防止移动平台和其它机构发生干涉。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疲劳刚度退化规律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90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26037.2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疲劳刚度退化规律测定方法,属于试验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直接在疲劳测试过程中使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测量刚度退化存在误差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试件表面处理,在试件表面制作散斑;步骤二:加载,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对试件进行准静态加载,同时对静态加载过程中的试件表面图像进行采集;得到准静态加载的试件刚度;步骤2.2:对试件进行疲劳加载;步骤2.3:判断“是”或“否”,“是”则结束加载,“否”则进行步骤二。本发明不需要使用高性能的DIC相机,仅需普通配置的DIC相机就可以得到材料的真实刚度退化规律。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损伤模式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5452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60014.8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损伤模式识别方法,属于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损伤监测领域。本发明基于声发射技术和特殊的试件结构设计,能够通过简单的分析步骤获得三位机织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纤维丝断裂、树脂富集区断裂以及纤维丝/树脂界面开裂的声发射信号的峰值频率。该方法能能得到成型后材料的原位声信号特征,更能代表材料的真实属性,且不需要额外制备纯树脂试件或其他形式的试件辅助分析声发射信号。具有实施简便,结果准确且具有代表性能优点。

    适用于板状复合材料拉压疲劳损伤演化试验的防屈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5717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69647.8

    申请日:2020-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板状复合材料拉压疲劳损伤演化试验的防屈曲装置,所述防屈曲装置包括防屈曲钢板、连接螺栓、背侧支撑弹簧、耐磨光滑薄膜、观测窗口、连接螺栓孔,其中:所述防屈曲钢板包括上防屈曲钢板和下防屈曲钢板;所述上防屈曲钢板和下防屈曲钢板的中心开有观测窗口,上防屈曲钢板和下防屈曲钢板的左右两侧开有贯穿防屈曲钢板的连接螺栓孔;所述上防屈曲钢板和下防屈曲钢板之间夹持试样件;所述连接螺栓沿厚度方向穿过连接螺栓孔、背侧支撑弹簧以及垫片,将上防屈曲钢板、试样件和下防屈曲钢板连接起来。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调节夹持力、可重复利用、使用寿命长且无需与特定试验机配套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