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161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10686.0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9K5/14
Abstract: 一种用于土壤源跨季节储热填充的SiC导热材料,涉及新能源利用与热能储存的交叉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土壤源跨季节储热填充的SiC导热材料,以解决SiC导热材料制备过程中存在原料成本高,难以大规模应用等问题。技术要点:将褐煤粉碎筛选褐煤粉末再进行酸洗,将酸洗后的溶液进行过滤得到除杂后的褐煤粉末,用流动的水洗去粉末上残留的盐酸,最后对水洗后的粉末烘干处理;将褐煤粉末、稻壳粉末、煤矸石粉末进行混合,在氩气保护下在石墨坩埚中进行24~30h高温碳化反应,反应温度为1200℃~1300℃,反应完成后冷却48h~50h;将冷却后的反应产物粉碎至4mm~5mm,作为地埋管回填材料的原料。本发明所采用工艺原料成本低,能大规模应用。本发明以低成本的方式制备了适用于提高跨季节储热地埋管回填材料导热性的碳化硅材料,原材料为低品位能源,复合环保要求,促进资源的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975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45481.7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础设施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部署方法及装置,该数据中心,包括:至少一个数据中心单体,所述数据中心单体包括钢框架结构、至少一个电力箱体模块和至少一个IT箱体模块;所述电力箱体模块和所述IT箱体模块分别位于所述钢框架结构的两侧,所述电力箱体模块和所述IT箱体模块分别与所述钢框架结构连接。本发明通过通过预制的标准化的电力箱体模块和IT箱体模块,与钢框架结构共同组成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体系,提升数据中心的整体刚度及稳定性,同时减少了箱体的使用量,减少用钢量,制造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9597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36096.9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L37/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公头、母头以及流体连接器,所述公头包括公头阀体和公头阀芯,所述公头阀体内设有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第一通路,所述公头阀芯活动设于所述第一通路内,所述公头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公头阀体的第一端内壁设有第一抵接面,所述公头阀芯的外壁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有与所述第一抵接面相配合的第二抵接面;其中,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能够贴合以封堵所述第一通路。本发明能够同时兼顾手插和盲插的形式,能够实现液冷机柜和服务器的解耦交付。
-
公开(公告)号:CN1189460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05820.X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机柜供电装置及机柜供电系统,该机柜供电装置包括:保护框、柔性导电构件以及设在所述保护框内的刚性导电构件,所述柔性导电构件的一端与所述刚性导电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柔性导电构件用于连接所述电源装置和所述刚性导电构件,所述刚性导电构件用于与机柜内的电子设备电连接;所述机柜供电装置还包括与机柜连接的导向构件,所述导向构件可拆卸设在所述保护框的外侧壁,所述保护框的外侧壁具有限位结构,所述导向构件具有导向槽,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导向槽的配合,所述导向槽的导向方向与所述刚性导电构件的预设移动方向相同。本公开提供的机柜供电装置用于向机柜内的电子设备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88291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444257.1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柜散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机柜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导风管和若干第二导风管;所述第一导风管的进风口与供冷装置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导风管上设有若干出风口;每一所述第二导风管设置于所述机柜内的服务器附近,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导风管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管的出风口设于所述服务器的发热元件附近。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将冷量引导至服务器的发热元件附件,针对性地对发热源进行散热,实现了冷量的合理分配,提高空调机组的制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164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100339.4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发式冷凝器、空调器和空调器的运行控制方法,所述蒸发式冷凝器中包括壳体;第一换热装置,设于所述壳体中,具有供制冷剂流入的入口端,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用于采用外部冷空气进行冷却降温;第二换热装置,设于所述壳体中,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连通,且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具有供制冷剂流出的出口端,所述第二换热装置用于通过喷淋水进行冷却降温;布水装置,设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的上方,用于向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喷出所述喷淋水;冷凝风机,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用于为所述壳体内的空气流动提供动力。采用本发明,其能够兼容冷凝器的干湿工况运行,提高了换热效率,且节省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8045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34886.3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中心供能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数据中心冷却技术领域,包括:数据中心冷却装置的第一接口与自然冷却空气侧装置的第二接口、冷凝器的第一接口、蒸发器的第一接口、换热器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二接口与自然冷却空气侧装置的第一接口、冷凝器的第二接口、蒸发器的第二接口、换热器的第二接口连接;建筑侧装置的第一接口与冷凝器的第三接口、蒸发器的第三接口、换热器的第三接口和自然冷却水源侧装置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二接口与冷凝器的第四接口、蒸发器的第四接口、换热器的第四接口和自然冷却水源侧装置的第二接口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系统和方法,实现了对热量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了数据中心的综合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0454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458519.X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础设施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液冷系统,包括:循环装置、服务器柜体和至少一个冷板装置。循环装置包括供液管和回液管;供液管与冷板装置连通,用于冷却液流入冷板装置;回液管连通服务器柜体,用于通过回液管将冷却液从服务器柜体流出至循环装置;服务器柜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发热元件;冷板装置固定在服务器柜体内的选定发热元件上方;冷板装置设置有非密封部,冷却液从非密封部流至服务器柜体内,进而冷却其他发热元件。这样,能够使所选定的发热元件的冷却效果更好,且服务器中无需再添加风冷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8643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467522.6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姜宇光 , 徐连 , 牛晓元 , 孙丽玫 , 刘洪 , 罗海亮 , 孙立峰 , 朱丽 , 陈博华 , 李自勇 , 王铁成 , 刘海潮 , 左安琪 , 王泽青 , 周波 , 郝彬 , 景传刚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水利用效率预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该方法通过引入室外动态空气参数、室内空气设计参数、建筑设计信息、冷冻水信息及冷却水信息等多个影响因素的参数数值,考虑了不同地区气象条件下的空气加湿对水资源的消耗要求,因此,水利用效率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可以实现全年时间段内空调新风的用水量和排水量,由此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实际系统全年理想状态下的水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38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03679.7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冷却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介质及产品,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液冷模组、风冷模组以及设置可控开关模组的一次侧管路,第一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与液冷模组连通,第二换热器的二次侧通道与所述风冷模组连通,第一换热器的一次侧通道和第二换热器的一次侧通道色还在一次侧管路上。在一次侧管路的冷却液温度相同的情况下,第一换热器在第一目标冷却模式的换热能力和功耗高于第一换热器在初始冷却模式的换热能力和功耗。所述系统可以实现液冷模组和风冷模组温度解耦,保证电子设备降温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