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9686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110918.1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燧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4F11/46 , F24F11/61 , F24F11/63 , F24F11/64 , G06F18/213 , G06N3/084 , F24F110/10 , F24F120/10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央空调负荷资源激励‑响应特性量化方法,属于电力负荷调控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量化评估方法用于评估中央空调负荷的激励响应特性时偏差大、准确度低的问题。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对中央空调运行信息进行采集,然后,构建中央空调开机和停机运行约束模型,其次,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央空调启停损耗模型,最后,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央空调激励‑响应特性模型,本发明更加精准的量化评估了中央空调的激励响应特性,进而提升了对中央空调调控的有效性,同时提升了对中央空调负荷资源的挖掘能力,最终提升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整体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7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04120.6
申请日:2024-08-13
IPC: G06Q10/0639 , H02J3/14 , G06Q50/06 , G06Q50/40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换电模式下电动公交车负荷资源快速及可持续参调能力评估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评估方法其应对快速功率波动的能力评估不准确,参调能力不足的问题,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对电动公交车负荷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对电动公交车负荷快速上调能力进行评估和对电动公交车负荷快速下调能力进行评估。其次,对电动公交车聚合单元快速参调能力进行评估。最后,对电动公交车聚合单元可持续参调能力进行评估,用于有效评估电动公交车负荷响应某一功率的可持续响应时长,从而有效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持续功率波动。本发明具有量化评估电动公交车负荷的快速参调能力、可持续参调能力,进而具备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1968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10918.1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燧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4F11/46 , F24F11/61 , F24F11/63 , F24F11/64 , G06F18/213 , G06N3/084 , F24F110/10 , F24F120/10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央空调负荷资源激励‑响应特性量化方法,属于电力负荷调控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量化评估方法用于评估中央空调负荷的激励响应特性时偏差大、准确度低的问题。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对中央空调运行信息进行采集,然后,构建中央空调开机和停机运行约束模型,其次,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央空调启停损耗模型,最后,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央空调激励‑响应特性模型,本发明更加精准的量化评估了中央空调的激励响应特性,进而提升了对中央空调调控的有效性,同时提升了对中央空调负荷资源的挖掘能力,最终提升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整体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801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104430.8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燧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4F11/46 , F24F11/61 , F24F11/64 , F24F11/65 , F24F11/70 , F24F11/88 , F24F110/10 , F24F110/12 , F24F1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体感温度的中央空调负荷资源运行特征修正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领域,解决现有分析方法对中央空调运行特性调控分析精确性不足的问题。方法步骤如下,首先构建中央空调负荷体感温度模型,然后,构建基于体感温度的中央空调控制运行模式,最后,构建考虑客流量和室外温度的中央空调负荷运行特性修正模型。本发明综合考虑体感温度,室外温度、客流量、天气因素修正中央空调的运行特性,提高了中央空调运行特性分析的准确性,进一步能够提升中央空调负荷响应能力评估的准确性,进而提升对中央空调资源响应能力的挖掘程度,最终提升新型城市电网的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361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18232.X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异介质模块化高性能储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设备包括:内层高温蓄热介质,用于存储目标体积热量;外层中低温蓄热介质,用于与内层高温蓄热介质热交换;温度梯度控制夹层,设置在内层、外层蓄热介质之间,用于控制内外两层蓄热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效率;隔热保温层,设置在外层中低温蓄热介质的外侧,用于隔绝外部环境温度;至少两个传热设备,用于对内层高温蓄热介质和外层中低温蓄热介质进行加热,对目标外部供热管道进行供热,实现目标储热供热需求。由此,解决了现有储热装置以单一物质进行储热,对外层绝热材料的性能要求高,且建造成本高,且不利于直接向低温工况的热负载供热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1754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17096.5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虚拟电厂运行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虚拟电厂的动态自编程运行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虚拟电厂运行过程中的典型变化需求,以编写云侧大语言模型的系统提示词;将典型变化需求输入云侧大语言模型中,以构造虚拟电厂运行控制的自编程微调数据集;利用自编程微调数据集对预先构建的端侧大语言模型进行监督微调,以得到微调后的端侧大语言模型;将目标自然语言变化需求输入至微调后的端侧大语言模型中,以生成虚拟电厂运行控制的优化代码,并对优化代码进行动态编程与自校正。由此,解决了现有优化控制方法难以适应虚拟电厂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拓扑结构变化和灵活性资源参数变化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9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95595.4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8/2411 , G06F18/27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型‑数据联合驱动的电力系统实时运行风险评估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领域。该方法首先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抽样形成考虑多源不确定性的大量电网实时运行场景;利用最优切负荷、弃风弃光最优潮流方法对每一个实时运行场景进行风险计算并累计风险指标;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各个风险场景样本进行训练学习,提取原始数据中有意义且相关的特征,将提取特征输入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回归训练,从而大幅提升实时运行风险评估效率,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实时运行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0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07178.0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8 ,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06 , H02J3/24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考虑节点频率调节能力的储能电站优化配置方法,本发明涉及储能电站优化配置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储能电站的规划建设方法大多考虑输电线路的功率输送以及常规的储能电站功率出力约束,并未充分考虑在新能源场站大规模并网后所产生的惯量水平显著降低且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系统机组参数和潮流分布情况;确定系统的频率安全约束条件;设计储能规划模型;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形成储能电站选址定容配置方案。本发明的优化配置方法最大化利用电化学储能电站的频率快速响应能力,实现储能电站输出功率的精准输送,综合考虑储能电站的功率输送能力和规划建设成本,进行储能电站的选址定容优化配置策略。本发明属于储能电站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13453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463221.6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30/0202 , H02J3/00 , H02J3/38 , G06Q30/0201 , G06Q10/1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区域备用市场出清与省级安全校核协同运作方法,提出一种新型区域备用市场的备用共享模型,整个模型分为两部分:首先,在日前电能市场出清后开展区域备用市场,确定备用市场的出清方案;其次,校验各省在不确定运行工况下共享备用的跨省调度方案的可行性,若没有联络线过载,则跨省调度方案可行;否则,调整出清计划重新校验,直到调度方案可行,出清模型结束;本发明提出在区域电网范围内进行跨省备用共享,建立区域级备用出清模型和省网级备用安全调度校核迭代优化模型,能够降低区域备用市场的出清成本,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纳与增强电力保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4633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65909.5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长周期模块化高热密固体蓄热电池及其能量转换模型,属于电力系统领域。所述电热交换装置为高热密介质存储热量提供热功率,所述高热密介质用于存储电热交换装置产生的热能;所述热电转换装置将存储于高热密介质中的热能转换为电能,所述绝热保温层用于隔绝高热密介质与外界空气间的热量传递。本发明基于LSTM算法,分别提出了基于LSTM的电‑热转换效率模型、电‑热转换效率模型,分别用于提升电‑热转换效率、热‑电转换效率计算的准确性。本发明具有制作难度小、成本低的优点,可根据不同场景(新能源容量差异、区域负荷差异、供热需求差异等)需求进行模块化组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