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射导弹出水过程三维动态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7656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310601464.3

    申请日:2013-11-25

    Abstract: 潜射导弹出水过程三维动态仿真方法,涉及一种三维动态仿真方法。该方法是要解决地面模拟仿真试验所需试验设备复杂、试验成本极高、可重复性差的问题。潜射导弹出水过程三维动态仿真方法是基于CPU-GPU异构的多线程开发环境来实现的,所述方法包含以下内容:一、搭建人机交互平台;二、潜基导弹出水过程三维虚拟建模与显示;三、基于粒子系统的潜基导弹出水可视化建模;四、基于着色语言的潜基导弹出筒空泡可视化建模;五、海洋深度标尺动态显示;六、潜基导弹出水过程的多视角交互式三维漫游;七、潜基导弹出水过程的关键参数可视化。本发明具有安全、经济、可控、无破坏性、允许多次重复等优点。可应用于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技术领域。

    潜射导弹出水过程三维动态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7656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601464.3

    申请日:2013-11-25

    Abstract: 潜射导弹出水过程三维动态仿真方法,涉及一种三维动态仿真方法。该方法是要解决地面模拟仿真试验所需试验设备复杂、试验成本极高、可重复性差的问题。潜射导弹出水过程三维动态仿真方法是基于CPU-GPU异构的多线程开发环境来实现的,所述方法包含以下内容:一、搭建人机交互平台;二、潜基导弹出水过程三维虚拟建模与显示;三、基于粒子系统的潜基导弹出水可视化建模;四、基于着色语言的潜基导弹出筒空泡可视化建模;五、海洋深度标尺动态显示;六、潜基导弹出水过程的多视角交互式三维漫游;七、潜基导弹出水过程的关键参数可视化。本发明具有安全、经济、可控、无破坏性、允许多次重复等优点。可应用于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技术领域。

    一种可连续调节炮筒距离的多弹齐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166235U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22063997.1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一种可连续调节炮筒距离的多弹齐射装置,它涉及炮弹发射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尚未出现能改变发射速度、发射时序和发射间距的齐射装置,来分析和研究齐射装置弹道的稳定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蓄压气室、进气室、软管、进气室控制装置、炮筒调节装置和多个炮筒;炮筒调节装置包括变螺距螺杆、滑道壳体和多个滑块;变螺距螺杆转动设置在滑道壳体上,滑道壳体上设有滑道,每个滑块设置在滑道壳体的滑道上,每个滑块上加工有通孔和第一螺纹孔,每个炮筒与每个滑块上通孔的一端固接,变螺距螺杆旋拧在多个滑块的第一螺纹孔上并能使每个滑块沿着变螺距螺杆轴线移动。本实用新型用于分析多弹齐射炮弹弹道稳定性的研究。

    一种实现多弹体间距连续可调的并联入水轻气炮发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246803U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22181456.9

    申请日:2018-12-24

    Abstract: 一种实现多弹体间距连续可调的并联入水轻气炮发射装置,涉及一种水下并联发射装置。现有的高速射弹发射系统只满足单发弹体的速度加载,还没有多发弹体的并联发射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动力加载机构、炮筒、分流导气机构和适配器,所述的动力加载机构包括高压气瓶、通气管路、小型轻气炮和高压电磁阀;所述的小型轻气炮的出气端连接分流导气机构的进气端,分流导气机构的每个出气端分别连接一根炮筒的进气端,且多根炮筒并排插在适配器中。本实用新型用于多弹体的并联入水。

    一种两用途水洞系统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891689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911797.X

    申请日:2017-07-25

    Abstract: 一种两用途水洞系统,它涉及一种水洞系统。现有水洞实验装置中,往往只有水平的工作段或垂直的工作段,二者因实验目的和效果不同需要独立建造,耗费高、功能单一且占地面积大。本实用新型包括尾水罐、进水管、主水管、竖直工作段管、水平工作段管和回水管,尾水罐通过进水管与主水管的进水端相连通,主水管的出水端与竖直工作段管的进水口相连通,竖直工作段管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与尾水罐的第一入水口相连通,竖直工作段管内设置有第一实验模型;主水管上设置有三通阀,水平工作段管的进水口与主水管上的三通阀相连接,水平工作段管的出水口与尾水罐的第二入水口相连通,水平工作段管内设置有第二实验模型。本实用新型用于水洞实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