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541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41672.8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原位生长TiAl3骨架的织构Ti3AlC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低温、高效率地在Ti3AlC2/Al复合材料中同时获得定向排布的Ti3AlC2和原位自生的TiAl3的问题。方法:以大粒径的Ti3AlC2粉体和铝金属粉体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制备出厚度/长度比非常小的Ti3AlC2片和铝金属片;然后通过低能球磨对两种片状粉体进行混合,最后结合冷压和放电等离子烧结,使复合材料中的片状Ti3AlC2颗粒织构化排布。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室温和高温强度,可以调控TiAl3的生成量,因此可以实现对复合材料组织的有效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19684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35231.9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C4余粉再利用制备钛基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TC4余粉和二硼化钛粉进行球磨处理,得到混合粉体;(2)将所述混合粉体进行真空热压烧结处理,得到所述钛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再利用3D打印技术和粉末冶金技术无法利用的钛合金余粉,制备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钛基复合材料,同时实现了低成本制备钛基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84371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88870.2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二级放大气缸驱动微夹钳,属于微夹钳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微夹钳存在的输出位移无法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引入小型气缸驱动,通过汽缸活塞杆伸缩特性使微夹钳钳口实现张开和闭合,进一步提升了其输出位移;另一方面,针对现有驱动器存在的非线性特性、输出力小、寿命短、热膨胀量很难控制等问题,小型气缸作为驱动器不存在以上缺点;它包含气泵通过电磁阀来连接气缸,在气泵与电磁阀之间设置有精密减压阀,精密减压阀还与数字压力传感器连接,气缸的活塞杆与桥式放大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桥式放大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支杆来与对应的夹臂连接,形成一整套调压系统,通过调节压力值,精确控制钳口咬合力大小;本发明用于微米级尺度零件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62938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37479.1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充气展开式Z形折叠模块化平面天线及其有序展开机构,属于星载天线技术领域,进一步优化现有Z形折叠的平面天线,其天线包含由多块平面信号收发模块依次首尾铰接构成的Z形折叠天线面板,在Z形折叠天线面板的每个折缝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段充气支撑臂,位于全部折缝同侧一端的全部充气支撑臂通过充气导管依次连通;每段充气支撑臂与对应的两块平面信号收发模块固定连接;每段充气支撑臂的出气口与对应充气支撑臂的进气口通过所述充气导管连接,在每段充气支撑臂内部均设置有一根弹性导管,弹性导管的一端与出气口连接;充气支撑臂随天线折叠时,内部的弹性导管也被折叠,使弹性导管自身封闭;本发明用于星载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1368484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136868.9
申请日:2008-08-01
IPC: E2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嵌入式矿井避难硐室双气路集中供氧救生系统,它为在矿井硐室内部安设有嵌入式矿井避难硐室救生舱体,舱体为阻燃密封双层结构充气式救生舱体,在舱体上设置有穿过舱体的压风管路接口和通讯数据线接口,其内部设有双气路集中供氧救生系统、二氧化碳吸收器、电力载波通讯机、UPS电源、RFID人员身份识别系统、视频安全监控系统和有毒有害气体自动检测仪、密封生理排泄器和生存食品储备柜,双气路集中供氧救生系统连接有空气、氧气集中供氧面罩,并连接压风管路接口,电力载波通讯机连接通讯数据线接口。本发明能够在矿井发生矿难时能为矿工提供避难、供氧生存的空间,在无电、无氧的环境下能正常发挥其救生、避难功能,且设有双路供氧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20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08926.3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3/14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垂直‑倾斜组合锚索系泊下实尺度悬浮隧道柔性管体动力响应数值预报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属于悬浮隧道柔性管体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目前基于悬浮隧道两端自由的模型存在忽略了实际工程中端部约束对隧道力学行为的显著影响,而且是针对小尺度实验模型展开相关研究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建立波流耦合激励数值环境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然后建立悬浮隧道柔性管体CFD数值分析模型,波浪力作为外部激励,通过求解NS方程,计算管体表面的波浪压力和剪切力分布,引发管体的位移变化,进而影响锚索的拉伸状态,引发锚索张力的动态调整;管体振动和锚索张力之间形成动态联系,锚索张力根据管体的相对位移和速度变化实时更新,响应数值预报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67203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06110.9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一种水下悬浮隧道锚索参激振动稳定性预测方法,属于水下悬浮隧道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针对锚索参激振动稳定性的预报方法与真实情况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引入等效弹性模量确定锚索的垂度效应,基于D’Alembert原理建立参数激励作用下悬浮隧道锚索振动数值预报模型;然后通过引入线性化阻尼模型考虑了流体对结构的阻尼效应,基于Galerkin法,将随时间和空间共同变化的高阶偏微分方程降阶得到一系列仅含时间项的常微分方程组;最后基于Floquet理论,建立矩阵特征值问题,通过求解特征值判定锚索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7557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0982511.8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由充气桁架支撑的Z形折叠平面天线,属于星载天线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Z形折叠的平面天线以充气桁架支撑,折叠会受桁架影响的问题,它包含由多块平面信号收发模块依次首尾铰接的构成的Z形折叠天线面板,在天线面板的背面设置有充气桁架;充气桁架至少有两根纵梁与天线面板连接,位于天线面板背面的各组铰接件中,仅奇数的每组铰接件对应的每一对平面信号收发模块与所述纵梁通过柔性材料的套箍来连接,并且套箍与所述纵梁滑动配合,或者仅偶数的每组铰接件对应的每一对平面信号收发模块与所述纵梁通过芳纶布等柔性材料的套箍来连接,并且套箍与所述纵梁滑动配合;其余的平面信号收发模块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本发明用于星载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367557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82511.8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由充气桁架支撑的Z形折叠平面天线,属于星载天线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Z形折叠的平面天线以充气桁架支撑,折叠会受桁架影响的问题,它包含由多块平面信号收发模块依次首尾铰接的构成的Z形折叠天线面板,在天线面板的背面设置有充气桁架;充气桁架至少有两根纵梁与天线面板连接,位于天线面板背面的各组铰接件中,仅奇数的每组铰接件对应的每一对平面信号收发模块与所述纵梁通过柔性材料的套箍来连接,并且套箍与所述纵梁滑动配合,或者仅偶数的每组铰接件对应的每一对平面信号收发模块与所述纵梁通过芳纶布等柔性材料的套箍来连接,并且套箍与所述纵梁滑动配合;其余的平面信号收发模块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本发明用于星载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4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99646.9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波流联合激励下悬浮隧道管体三维运动响应预测方法,属于水下悬浮隧道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将悬浮隧道管体三维真实模型简化为二维平面模型的悬浮隧道管体运动响应预测存在预测准确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基于边界造波法建立波流联合激励三维数值水池;然后基于STAR CCM+进行重叠网格、波浪网格划分,并建立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通过张紧式悬链线建立悬浮隧道管体与海底之间联系,进而建立波流联合激励下三维悬浮隧道数值模型,基于此数值模拟,对悬浮隧道的重要非线性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分析敏感性参数影响悬浮隧道管体振动响应特征规律,以实现波流联合激励下悬浮隧道管体三维运动响应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