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继电器多物理场双向交互耦合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4331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624962.8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多物理场双向交互耦合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以无网格节点柔性体为核心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计算模型;步骤2:建立可自动生成的电磁有限元模型,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完成电磁场边界条件设定,实现多体动力学‑电磁有限元双向交互耦合通道搭建;步骤3:设置仿真时间、并行求解工作核数、最大迭代误差这三个关键耦合解算参数,进入求解过程;步骤4:获取机械特性曲线及云图分布、电磁特性曲线及云图分布。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基于静态数据表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实现了效率与精度的提升,为继电器产品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了技术手段。

    平衡力式密封电磁继电器接触压力免调率提升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8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86296.6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衡力式密封电磁继电器接触压力免调率提升的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如下步:一、采集平衡力式密封电磁继电器历史批次数据;二、建立平衡力式密封电磁继电器数字样机模型;三、仿真求得触点压力,改变输入变量,仿真得到神经网络数据集;四、利用训练集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通过验证集验证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五、实时监测每一只电磁系统组件的关键工艺参数;六、利用神经网络对与之组装的接触系统组件的静触点高度调整量进行预测;七、在总装前利用整形设备对每一只接触系统组件进行静触点高度预调,以在总装后得到理想的触点压力值,提高产品免调率。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实现触点压力免调且造成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的问题。

    基于线圈参数变化的高压直流接触器PWM自适应调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072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62719.8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圈参数变化的高压直流接触器PWM自适应调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高压直流接触器、stm32控制芯片、电源模块、放大电路和采样电阻,其中:电源模块包括28V转3.3V电源单元;放大电路包括mos管和电阻R1、R2,stm32控制芯片的PWM输出端经电阻R1与mos管的栅极相连,mos管的漏极经过采样电阻R3接地,mos管的源极与高压直流接触器的线圈负极相连;采样电阻与线圈中间连接的节点与stm32控制芯片的ad输入端相连。本发明优化了高压直流接触器的起动控制方法,达到减小回弹和节能的目的,还可以在接触器寿命周期内监测线圈电流的变化以调整控制方法,保证寿命周期内接触器动作的稳定性。

    一种电磁继电器多物理场双向交互耦合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43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24962.8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多物理场双向交互耦合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以无网格节点柔性体为核心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计算模型;步骤2:建立可自动生成的电磁有限元模型,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完成电磁场边界条件设定,实现多体动力学‑电磁有限元双向交互耦合通道搭建;步骤3:设置仿真时间、并行求解工作核数、最大迭代误差这三个关键耦合解算参数,进入求解过程;步骤4:获取机械特性曲线及云图分布、电磁特性曲线及云图分布。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基于静态数据表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实现了效率与精度的提升,为继电器产品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了技术手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