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450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60932.2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鹏城实验室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2B27/28 , H04B10/11 , H04B10/1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间光传输分光比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空间光传输分光比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控制器生成目标控制指令,目标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电控相位延迟器调整相位延迟量;通过电控相位延迟器基于目标控制指令对入射偏振光对应的偏振状态进行调整,获得目标偏振光;将目标偏振光输入至偏振分束器,获得第一偏振光束和第二偏振光束,第一偏振光束用于进行瞄准、捕获和跟踪,第二偏振光束用于进行光通信。应用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无独立信标光的瞄捕跟系统接收光束通过分光装置分束进行光通信时,由于分光装置的分光比固定,导致建链速度较慢且稳定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44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60932.2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鹏城实验室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2B27/28 , H04B10/11 , H04B10/1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间光传输分光比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空间光传输分光比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控制器生成目标控制指令,目标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电控相位延迟器调整相位延迟量;通过电控相位延迟器基于目标控制指令对入射偏振光对应的偏振状态进行调整,获得目标偏振光;将目标偏振光输入至偏振分束器,获得第一偏振光束和第二偏振光束,第一偏振光束用于进行瞄准、捕获和跟踪,第二偏振光束用于进行光通信。应用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无独立信标光的瞄捕跟系统接收光束通过分光装置分束进行光通信时,由于分光装置的分光比固定,导致建链速度较慢且稳定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543518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572037.7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13/06
Abstract: 应用于LED照明光通信系统的广角镜头,本发明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应用于工业、安防、医疗等行业,也可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用于探测器大角度接收LED照明光通信系统的信号光。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聚焦系统无法收集较大面积范围内的信号光的问题,而提供了应用于LED照明光通信系统的广角镜头。应用于LED照明光通信系统的广角镜头包括三个正弯月形透镜与一个负弯月形透镜(4);所述三个正弯月形透镜分别为凹面在右侧、通光口径73mm的正弯月形透镜(1),凹面在右侧、通光孔径29mm的正弯月形透镜(2)与凹面在右侧、通光孔径10mm的正弯月形透镜(3)。本发明应用于光通信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560832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72040.9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B10/116
Abstract: 白光通信中反馈式光源对准控制方法,本发明涉及的是白光通信中的光源对准技术领域。本发明是要解决因接收端相对通信光源的移动无法对准通信光源而导致通信误码率增大的问题。(1)根据接收端与通信光源的相对位置设定二维摆镜的二维摆角度值;(2)打开通信光源,面阵探测器接收信号光束;(3)处理器计算出信号光在面阵探测器上的二维坐标值;(4)处理器根据二维坐标值,计算出通信光源的二维偏差角度;(5)处理器将通信光源的二维偏差角与设定的二维摆角度值进行比较后,对二维摆镜中的压电陶瓷的二维偏转驱动电压进行反馈误差修正;(6)循环重复步骤(3)(4)(5)。本发明应用于白光通信的光源对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399407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51281.0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27/09 , H04B10/118
Abstract: 一种用于实现圆形光束整形为点环形光束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非成像光学领域。本发明是要降低卫星光通信终端接收系统的装调复杂度,简化终端光学系统结构。(1)确定入射光束的直径D0;(2)确定通信光束的口径D;(3)建立通信光束的一一对应关系;(4)计算通信光束的光线偏角;(5)确定复合功能元件通信部分的径向相位分布表达式;(6)确定复合功能元件通信部分的径向轮廓;(7)建立跟踪光束的一一对应关系;(8)计算通信光束的光线偏角;(9)确定复合功能元件跟踪部分的径向相位分布表达式;(10)确定复合功能元件跟踪部分的径向轮廓。本发明应用于成像光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399408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351282.5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27/09
Abstract: 一种用于实现高斯光束整形为平顶光束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非成像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高斯光束整形为平顶光束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全局算法计算时间长,局部算法初始相位的设定对结果影响很大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高斯光束整形为平顶光束的方法。(1)确定高斯光束的直径D1,平顶光束的直径D2,以及两个光学元件的间距L;(2)根据能量守恒计算平顶光束的光强;(3)根据光线追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4)计算光线偏角;(5)确定整形元件的初始相位分布;(6)确定相位校正元件的初始相位分布;(7)局部算法优化计算相位分布。本发明应用于非成像光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74505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205167.6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鹏城实验室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共形阵列的激光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多元共形阵列的激光通信装置包括:光场控制模块和收发透镜模块;光场控制模块和收发透镜模块连接;光场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多束不同方向的入射光后,对多束入射光的反射角度分别进行调整,并将经过调整反射角度后的入射光发送至收发透镜模块,收发透镜模块用于对经过调整反射角度后的入射光进行耦合,并将经过耦合后的多束所述入射光转换为多束光纤光。本发明通过光场控制模块分别对多束不同方向的入射光的反射角度进行自动调整,并通过收发透镜模块对入射光依次进行耦合和转换得到多束光纤光,能够高效地实现灵活收发多束光,还能够各自形成多个共形阵列,有效地增加天线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54351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72037.7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13/06
Abstract: 应用于LED照明光通信系统的广角镜头,本发明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应用于工业、安防、医疗等行业,也可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用于探测器大角度接收LED照明光通信系统的信号光。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聚焦系统无法收集较大面积范围内的信号光的问题,而提供了应用于LED照明光通信系统的广角镜头。应用于LED照明光通信系统的广角镜头包括三个正弯月形透镜与一个负弯月形透镜(4);所述三个正弯月形透镜分别为凹面在右侧、通光口径73mm的正弯月形透镜(1),凹面在右侧、通光孔径29mm的正弯月形透镜(2)与凹面在右侧、通光孔径10mm的正弯月形透镜(3)。本发明应用于光通信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74505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05167.6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鹏城实验室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共形阵列的激光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多元共形阵列的激光通信装置包括:光场控制模块和收发透镜模块;光场控制模块和收发透镜模块连接;光场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多束不同方向的入射光后,对多束入射光的反射角度分别进行调整,并将经过调整反射角度后的入射光发送至收发透镜模块,收发透镜模块用于对经过调整反射角度后的入射光进行耦合,并将经过耦合后的多束所述入射光转换为多束光纤光。本发明通过光场控制模块分别对多束不同方向的入射光的反射角度进行自动调整,并通过收发透镜模块对入射光依次进行耦合和转换得到多束光纤光,能够高效地实现灵活收发多束光,还能够各自形成多个共形阵列,有效地增加天线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399407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351281.0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27/09 , H04B10/118
Abstract: 一种用于实现圆形光束整形为点环形光束的方法,本发明涉及非成像光学领域。本发明是要降低卫星光通信终端接收系统的装调复杂度,简化终端光学系统结构。(1)确定入射光束的直径D0;(2)确定通信光束的口径D;(3)建立通信光束的一一对应关系;(4)计算通信光束的光线偏角;(5)确定复合功能元件通信部分的径向相位分布表达式;(6)确定复合功能元件通信部分的径向轮廓;(7)建立跟踪光束的一一对应关系;(8)计算通信光束的光线偏角;(9)确定复合功能元件跟踪部分的径向相位分布表达式;(10)确定复合功能元件跟踪部分的径向轮廓。本发明应用于成像光学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