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836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811331074.8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62 , H01M10/052 , H01M4/38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固态锂硫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制备模具。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a,制备固态电解质:将Li2S、P2S5、纳米硅、LiF经过高能球磨,高压压片以及高温烧结的过程后制成硫化物玻璃陶瓷固态电解质;步骤b,制备正极材料:将S、活性物质、步骤a制得的固态电解质经过高温热处理以及多次高能球磨的过程后制成正极材料;步骤c,制备负极材料:将金属锂片经过表面处理后制成负极材料;步骤d,将制备好的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负极材料放入到全固态锂硫电池模具中,采用层压法制成全固态锂硫电池。本发明使用固态电解质代替电解液,使锂离子电池更安全,可以对锂枝晶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抑制穿梭效应以及活性物质的溶解。
-
公开(公告)号:CN106848394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710031044.4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改性石墨烯量子点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所述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组分包括锂盐、改性石墨烯量子点和固态聚氧化乙烯,其中,所述锂盐和改性石墨烯量子点分散在所述固态聚氧化乙烯的基体内,所述锂盐的用量为固态聚氧化乙烯质量的8~40%,所述改性石墨烯量子点的用量为固态聚氧化乙烯质量的1~80%。本发明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简单,室温电导率高,电化学和界面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048170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421457.2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10/05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固态锂硫扣式电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全固态锂硫扣式电池可以有效阻止锂硫电池中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进而大幅度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具体的来说,本发明采用一种全新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并应用在锂硫电池中,有效增加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倍率性能以及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36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331074.8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62 , H01M10/052 , H01M4/38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固态锂硫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制备模具。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a,制备固态电解质:将Li2S、P2S5、纳米硅、LiF经过高能球磨,高压压片以及高温烧结的过程后制成硫化物玻璃陶瓷固态电解质;步骤b,制备正极材料:将S、活性物质、步骤a制得的固态电解质经过高温热处理以及多次高能球磨的过程后制成正极材料;步骤c,制备负极材料:将金属锂片经过表面处理后制成负极材料;步骤d,将制备好的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负极材料放入到全固态锂硫电池模具中,采用层压法制成全固态锂硫电池。本发明使用固态电解质代替电解液,使锂离子电池更安全,可以对锂枝晶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抑制穿梭效应以及活性物质的溶解。
-
公开(公告)号:CN105907212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0463247.6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9D133/02 , C09D7/61 , C08J7/04 , C08F220/06 , C08F222/14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学BOPET膜用增透防雾涂层材料,包括以下原料:反应单体、无机纳米粒子、硅烷偶联剂和引发剂,其中,所述反应单体由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组成。涂布了本发明涂层材料的光学BOPET薄膜,总透光率≥96%,雾度≤1%,与BOPET基膜相比透光率有近7%的提高,雾度也有微小的下降,且涂布干燥时无VOC排放,对环境友好,与此同时,涂层对BOPET基膜的粘附力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492680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618554.1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 ,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C08G6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亚乙烯酯及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基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解质,其特征在于,锂盐分散在固态聚合物基体内,所述固态聚合物基体中锂盐的含量为5~50wt%;所述固态聚合物基体为聚碳酸亚乙烯酯与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或者聚碳酸亚乙烯酯及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与骨架单体的共聚物。本发明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简单,室温电导率高,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236130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364488.X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G77/24 , C08G77/08 , C08G77/44 , C09D183/08 , C09D183/10 , C09D5/20 , C08J7/04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V光固化氟硅离型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UV光固化氟硅离型剂结构如下所示,其中,R1为CnH2n+1,n=1~9;R2为或中的一种;R3为C2H4CnF2nC2H4,n=1~9;R4为C2H4Rf,Rf为氟醚基团或者氟烷基;x=1~5000、y=1~5000、z=0~5000、w=1~5000;本发明的UV光固化氟硅离型剂,其制备方法简单,可以解决高温固化、催化剂昂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19595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249899.4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2300/0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硫化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无机硫化物电解质为Li9.54Si1.74P1.44S11.7Cl0.3,其以Si、S、Li2S、P2S5以及LiCl为原料,经混合、球磨、烧结制成。本发明制得的电解质为固态,安全性好,且具有与液态电解液相当的离子电导率,并且本发明的电解质所用原料价格低廉,可期待大规模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7219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49898.X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锡新材料研究院 ,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硫化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为Li11Al3x‑11P2S8+x/2Clx,其中3.67≤X≤4,且所述电解质的常温电导率为1.1×10‑3S/cm以上。本发明所述硫化物电解质的常温电导率高,其制备方法简单、所用原料更为低价、样品烧结温度低、保温时间短,节省了烧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05011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63063.8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高频段频谱占用的Volterra预测方法,涉及高频段频谱监测技术领域。实现了对变化剧烈的非平稳高频频谱占用因子序列的预测。本发明利用状态空间理论对高频段频谱占用因子序列进行状态空间重构,获得频谱占用因子序列状态空间的重构序列;利用频谱占用因子序列状态空间的重构序列,建立高频段频谱占用因子序列的Volterra预测模型;采用递归最小二乘算法,对Volterra预测模型的核系数进行动态调整,实现高频段频谱占用的Volterra预测。本发明适用于对变化剧烈的非平稳高频频谱占用因子序列进行预测。
-
-
-
-
-
-
-
-
-